王鼎钧 平民视角记述历史
晨报讯(记者 刘婷)被誉为“一代中国人的眼睛”、已进入耄耋之年的台湾散文大家王鼎钧的《王鼎钧回忆录四部曲》日前由三联书店出版。他以抗战、流亡、内战、台湾白色恐怖的亲历者视角,书写20世纪中国人的因果纠结、生死流转。著名学者张鸣、王奇生、章立凡近日在该书读书会上畅谈对该书的阅读感受。
据出版方介绍,王鼎钧一生流亡,阅历丰富,经历过学潮,当过国民党宪兵,做过解放军俘虏,到台湾后曾任台湾广播公司节目组组长、《中国时报》主笔,后又旅居美国。在台湾,王鼎钧和余光中齐名,是十大散文家评选中从不落下的中选人,被誉为“一代中国人的眼睛”。此次回忆录四部曲,无论是《昨天的云》里游击队与地主之争,唱歌挑水的八路军,夹缝生存的保安大队长和翻译官,国民党“模范县长”;还是《怒目少年》里的学运英雄和学潮、国民党兵痞、宛西别廷芳的乡村自治、青年军;再到《关山夺路》里国共拉锯战中一面挂蒋公照片,一面挂毛公照片的村公所,沈阳城外天寒地冻出来挖铁路的解放军,国军俘虏和曲折逃亡,都丰富了原有的历史图景。而对于大陆读者来讲,四部曲的第四部《文学江湖》,可能令其颇感兴趣,它记录的是作者1949年到1978年在台湾近三十年的亲历亲闻,着重描述了这三十年间台湾知识分子的生存状态。在那个白色恐怖时代,王鼎钧用了“禁忌”、“匪谍”等几个关键词。
在读书会上,王奇生表示,这四卷的重心,是王鼎钧成名成家之前以平民小百姓、国民党底层宪兵的人生体验写就,体现出草根的眼光看历史。抗战、国共对战,很多的回忆录以精英视角写就,而王鼎钧的很多东西是我们在其他资料、档案里面,其他的官方文书、私人文书时常看不到的一些细节,一些底层视角。


最新推荐

江西王家大祠堂:规模
祠堂,很多人都知道,在南方是很常见的,它主要用于祭祀祖先 [详细内容]
- · 江西王家大祠堂:规模之大在全国极为罕见,
- · 他是湖北“王姓”最长寿的开国将军,打仗不
- ·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的开创者王永志院士逝世,
- · 恭祝全世界王氏宗亲网友端午节安康
- · 金门第十一届世界王氏恳亲联谊大会散记
- · 浙江百姓家谱研究会考察梅溪状元故里
- · 太子晋·王子乔与中华王氏始祖寻根
- · 余王共脉:一段坚守与回归的传奇
- · 贺泰国海南王氏宗亲会四十五周年庆典
- · 新城王氏溯源·“诸城之初家庄”确有其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