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旧版回顾 | 王氏网论坛

世界王氏宗亲联谊交流寻根恳亲繁荣文化发展商企唯一官方门户网站

中航首席钳工王然:精度0.005毫米手动加工完成

2013-04-18 09:21:45来源:中国航空报

打印 字号: T|T
 

中航首席钳工王然:精度0.005毫米手动加工完成

  中航首席钳工专家王然

  高大的厂房,一盏孤灯格外耀眼。用力,慢慢用力。铅笔般粗细的钻头高速旋转,摩擦着一枚鸡蛋的外壳,发出轻微的“嗤嗤”声。一个瘦高的年轻人正屏住呼吸盯着鸡蛋。刹那间,一小块豆粒儿般大小的蛋壳应声而破,鸡蛋的内膜却安然无恙。上演这惊险一幕的正是中航工业东安钳工高级技师王然。因擅长在蛋壳上钻孔,他有“蛋壳上的舞者”之美誉。

  王然是个“80后”,获得的荣誉却有一打,技术头衔也足以让同龄人艳羡——黑龙江省青年岗位能手、中航工业发动机钳工首席技能专家、中航工业钳工特级技能专家,哈尔滨市知识性职工先进个人、中航工业东安3届劳动模范。

  他的父母都是“老东安”,或许是受父母的影响,东安技校实习室五花八门的锤子、电钻强烈吸引着他。从此,摆弄这些“铁家伙”成了他每日必做的一件“大事”。

  每天工作结束后,王然却还要再呆会儿,苦练技术。偌大一个厂房,他一人伴着机器,数不清的刀、夹、量具和产品摆放在一旁。“干就干好,不比别人差”,抱着朴素的工作追求,王然痴迷般钻研起技能。

  2001年,正当王然在铣工岗位上干得风声水起时,车间有意培养他当钳工。他欣然接受了。从铣工到钳工的转变,是“推小车上台阶——一步一个坎”。论苦练,王然在年轻人中首屈一指。每天下班,他总要抱着书“啃”上一番,孜孜不倦汲取“营养”。挑急活、干难活、选险活、担重活,王然自我加压,有人形容他的举动是“主动讨药——自找苦吃”。他养成了勤动脑、多动手的工作习惯,拿到任务后总是先消化图纸,构思最佳的加工方法,然后与工艺员制定的工艺路线。各类技术比武也为他提供了成长的舞台,哈尔滨市钳工比赛第七名、第四名、第二名,黑龙江省钳工比赛第五名……一番“劳其筋骨、苦其心志”,“本事”在磨砺中潜滋暗长。

  王然从事的是夹具和航空科研产品加工。众所周知,夹具公差是所制造零件公差的三分之一到五分之一。科研产品属于摸索加工,不确定因素多,因此他常常要求自己做到胆大心细、精益求精。一次,某重点型号产品在加工过程中产生凸起,原因不明。他主动请缨,提出手动加工。这一零件精度要求仅0.005毫米,手动加工?职工们心里捏了一把冷汗:“万一不慎,产品可就彻底废了!”他信心满满,凭借过硬的本领在两天后漂亮地交活。像这样勇当攻坚先锋,早已经成为家常便饭了。

  作为航空发动机企业中的一员,王然有着很深的动力情结。有人问,你的梦想是什么?他答道:“刻苦钻研技术,为航空发动机铸就‘中国梦’贡献一份力量”。说话间,他胸前的党徽格外鲜红。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