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旧版回顾 | 王氏网论坛

世界王氏宗亲联谊交流寻根恳亲繁荣文化发展商企唯一官方门户网站

王氏澄泥砚和人马寨民俗史传奇

2013-04-16 18:22:16来源:

打印 字号: T|T

 澄泥砚美在质地、光泽和色彩

 
 
 地坑院婚俗表演

    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孕育了灿烂的华夏文明,她流经三门峡境内时,咆哮奔腾的河水却突然平缓下来,显得那么宁静、慈祥。在河之南的黄土塬上,坐落着一个以地坑院而闻名遐迩的古村落——人马寨。
 
    人马寨村地处陕县西张村镇中部,距离三门峡市区15公里。近年来,淳朴憨厚的人马寨村群众靠发展林果业、养殖业,过上了富裕的生活,家家户户安居乐业,他们在神奇的地坑院里演绎着人生的精彩。
 
    追寻人马寨的历史
 
    塬,是指我国黄土高原地区因流水冲刷形成的一种地貌,这种地貌在豫西地区也十分常见,在陕县就有著名的三道塬:张汴塬、张村塬、东凡塬,它们共同构成黄土地上的奇观。人马寨就位于张村塬的中部。
 
    人马寨村民居住的地坑院起源于人类早期穴居,距今已有约4000年的历史,一度是我国黄土丘陵地区较普遍的一种民居形式,特别在陕县尤为集中。人马寨遗存丰富,有新石器时代的仰韶、龙山文化遗址,还有极具特色的民居地坑院,多项豫西特色历史文化遗存会聚于此,颇为罕见。
 
    人马寨村有着悠久的历史,最初这个村名与寨墙是紧密联系着的。据说在距今500多年前的明朝中期,当时的寨墙东西长150米,高25米,顶宽3米,寨墙上可行走马车,寨墙内面积20多亩,三面被火烧羊沟包围,寨门在南寨墙的正中,东西两角建有炮台。今天,我们站在这里,依稀还可以看到历史的印痕。
 
    抗日战争时期,村里的自卫队曾驻守寨内与日寇交战。每逢战乱,寨墙保护了村里百姓人身和牲畜安全,人马寨这个名字一直被沿用至今。抬头望寨墙,它昔日雄风已不复存在,仅留下黄土堆上斑驳的记忆,向人们诉说着曾经的辉煌。
 
    改革开放以来,富裕后的村民组织成立了人马寨村艺术团,大家利用空闲时间,自编自演了许多节目,唱老百姓自创的歌,跳庄稼人自编的舞,演自己导演的戏。农家地坑院既是他们的排练场,又是他们演出的舞台,经常吸引着众多村民前来观看。
 
    人马寨澄泥砚的光芒
 
    澄泥砚为中国四大名砚之一,是古陕州的名产,唐宋时期澄泥砚被列为贡品,非官方名士不得用之。据上海辞书出版社最新版的《辞海》解释:“虢州,隋朝开皇三年(公元583年)置,唐贞观中移治弘农,辖境相当于现今河南西部:灵宝市、栾川以西、伏牛山以北地。元朝至元八年(1271年)废入陕州。产澄泥砚,唐时以为第一。”“昔清乾隆皇帝宫内宝藏数方,足证其有价值云”。开封图书馆收藏的1914年巴拿马博览会中国展出商品目录记载,陕县当时展出的商品就有澄泥砚瓦。
 
    清末以后的澄泥砚主要产自人马寨村的王氏家族。在人马寨村,有一座名为砚山草堂的宅子,是人马寨澄泥砚制作者后人修建的展览馆。王氏一门数代曾以制砚为生,有一套完整的制作工艺和装饰风格。   
 
    人马寨澄泥砚美在质地、光泽和色彩。这主要得益于山川、河流之神韵,这里的山川佳泥,逢雨水流入火烧羊沟,沉积下来,泥质佳,密度高,所制之砚发墨性能好,并能泛出和田玉般的珠宝光泽。
 
    王跃泽是陕州古砚清代名家王玉瑞的第六代传人。他生于盛产澄泥砚的陕州古村人马寨,幼年即随族中长辈学习澄泥制砚技艺。10多年来,他多方寻访购藏泥陶古砚,足迹遍布我国多个产砚地,或于古玩市场,或于古砚拍卖会,到处都能看到他辛苦奔波的身影。如今,王跃泽的古代泥陶砚藏品日益丰富,他便倾其财力把自家老宅改建成“砚山草堂泥陶砚艺术馆”,虽规模不大,却陈列了他多年来的苦心收藏,从汉代至民国的各类泥陶古砚200余方。
 
    在去年三门峡举办的首届特博会上,王跃泽携澄泥砚参展。在参展现场,他制作的金蟾砚、伏虎砚,纹饰古朴而有神韵,充满了民俗意味,深受参观者的青睐。
 
    王跃泽说:“我把澄泥砚带到首届特博会上,就是想让更多的人认识澄泥砚。作为制砚传人,我会不遗余力地保护澄泥砚,并将它的制作技艺传承下去。”
 
    民居史上的活化石
 
    地坑院蕴藏着丰富的文化,记载着厚重的历史,彰显着多彩的个性,它是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被中外专家学者称为“穴居文明的活化石”。
 
    在陕县塬上,人马寨村地坑院是最古老的,人马寨村民祖祖辈辈居住的就是这种地坑院。目前,这里成片的地坑院保存完好,不断有专家学者来此考察,省内外数十家媒体多次报道,吸引了中外游客来此观光旅游。
 
    地坑院与地面交会处的四周,有一圈青砖瓦沿,村里人叫它女儿墙,也叫拦马墙。拦马墙大多用土坯或砖砌成花墙,简朴中蕴涵着灵秀之美。拦马墙不仅使院落看起来更加美观协调,更主要的是可以防止地面雨水灌入院内,同时保护人畜在地面活动的安全。
 
    2009年4月,地坑院营造技艺相继被三门峡市、河南省政府批准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建造天井窑院,当地很有讲究,就是窑要带“五”、炕要有“七”。一般情况,主窑为九五窑,即宽9尺、高9尺5寸,其他窑系八五窑,即宽8尺、高8尺5寸。厨窑就是主人的卧室,灶与炕相通,饭熟炕热,可谓一举两得。而盘炕时择日要有“七”,长宽中也要有“七”,如炕长为6尺7寸、宽为4尺7寸。因为“七”与“妻”谐音,寓意“与妻同床,白头偕老”。大多数天井窑院通往地面的过道都很普通,也有的人家利用青砖铺道、砖砌门脑,俗称“穷院子,富门楼”。窑洞一般高三四米、深10米。有的窑洞内还开挖了拐窑,作储藏室用。主窑一般为3窗1门,其他的窑多为2窗1门,高度要低于主窑。
 
    随着时代的发展,人马寨村的地坑院正在悄然发生变化,许多“现代元素”也相继走进了地坑院:地坑院内通上了自来水,弥补了用水不方便的问题;为做好窑洞内通风和防潮处理,窑洞内被安装了排气扇,在粉刷窑壁时用上了白石灰,增加墙体的黏合度和防潮性,粉刷到墙上后泥土不易脱落,使整个窑洞美观大方;用水泥砌成台阶,过道的牢固性大大提高;在室内铺上雕花纹的方砖和彩砖,使古典和现代完美结合;电话、电视机、空调、煤气灶、沙发、太阳能等一大批现代化的生活用品也走进了地坑院内,大大方便了人们的生活。
 
    人马寨村人物质生活富裕了,精神追求也越来越高。他们还邀请县内相关专家详细论证,在全国率先将剪纸、布艺、花馍、舞狮、锣鼓队、秧歌队、腰鼓队、民间戏剧、民间婚俗表演等文化活动和传统民间艺术与地坑院文化相结合,大力发展地坑院文化旅游业。游客闻名而至,纷至沓来,在西张村镇塬上形成一道独特的风景。
 
    锣鼓铿锵,粉墨登场。唱戏的季节,也正是收获的季节。人马寨村淳朴憨厚的村民用双手在黄土地上辛勤耕耘着,这个古老的村落,醉在了梆子腔那古老悠扬的乐声中……
 
来源:西部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