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旧版回顾 | 王氏网论坛

世界王氏宗亲联谊交流寻根恳亲繁荣文化发展商企唯一官方门户网站

南琵琶是唐代琵琶的“遗孤”

2013-03-15 09:36:41来源:

打印 字号: T|T

      2002-08-05东南早报 泉州南音与“世遗”有缘系列之十一
  □早报记者王宇静
  南曲好听,可乐器不好求。南琵琶是南音的主乐之一。“要制作一把音准、形态各方面都上乘的南琶实在不易。”被人誉为“琵琶王”的泉州民间艺术家王慷慨老先生感叹地说。
  民间制造南琵琶的多为泉州民间艺人,他们在互相较劲的同时也互相取长补短。为保持南琵琶古色古香的艺术传统出了力。
  南琵琶是唐代琵琶后裔
  据南音界的研究者介绍,南琵琶在形状上与日本奈良所藏的唐代琵琶很相似,与现代通用的琵琶差异则较大。
  南琵琶与唐代琵琶相似之处有:面板中部两侧各有一个风眼;曲项与背板几乎成直角;颈部较窄而细;音箱腹部较扁较薄;复手的总面积较大,上口与面板之间的距离较大。演奏者作横抱姿势。
  如果你细心一点的话,还可以在开元寺的“百柱殿”斗拱上看到横抱南琵琶的“飞天乐伎”。
  “百柱殿”上附着的“飞天乐伎”,手里所持的各种不同的乐器都可以在今日的南音艺人手中看到。开元寺始建于唐代,明初洪武年间重建,明末重修,这些“飞天”起码已有六百余年的历史了,其所持曲项琵琶当时已增加到十三个音位,而且在南音中被长期因袭沿用。这些都可以说明,南琵琶与唐代琵琶有着直接有血缘关系。
  南琵琶不但是一种艺术品,南音的主乐,而且还是研究唐代以来乐器沿变的活载体。
  棺材板是南琵琶最好原料
  民间艺人都晓得,南琵琶琴桶的制作原料最好是能采用旧棺材板。
  棺材板经过水土渗透后,木板本身经过脱脂,较不容易变音,且制成的南琵琶音色更加具有穿透力。民间还传言,以处子的棺材板作琵琶的效果更好,但缺少科学论证。不过,现在已少有人用棺材板当南琵琶的原料了,但一有机会,民间艺人仍不会放过到手的旧棺材木。
  现在的南琵琶不像其兄弟———北琵琶那样,每条弦都有定号,定音起来较为简易。现在仍以钓鱼线为弦的南琵琶有时受气候影响,会膨胀或收缩,影响整个南琵琶的音色。所以,个别民间艺人制作南琵琶时都要先挂上半年后再定音。
  为了追求整体的美观,南琵琶上的装饰品一般采用珠贝和玳瑁。王老先生拿出几个用珠贝雕刻的琵琶说,别看这寥寥数笔,每一字只要稍有意外,就会前功尽弃。
  王老先生今年已65岁了,自学研究了30余年的南琵琶,却只制作出了三四十把精品琵琶。
  泉州琵琶远走他乡
  南琵琶至今仍以手工制作为主,实为难得,泉州制造的好琵琶早已享誉海内外。大部分销往港、澳、菲等地区,一些音乐行家都慕名寻到艺人的住处,为的就是得到一把好琵琶。
  但好琵琶必须配行家,并非所有来买琵琶的人都能如愿。王老先生回忆说,记得有一回,一位前来买琵琶的人为了杀价,竟然嫌王老先生的琵琶音不准,王老先生立即请他回去请能人过来一试,结果行家一上手,便爱不释手。
  材料:
  南琵琶,即南音琵琶,它的前身是波斯、印度及中亚诸佛教国家的乐器,随着佛教于南北朝时期传入中国。南琵琶由10个零部件组成。民间叫法为凤尾、鳌山(凤咀)、绞子、琶桶(共鸣箱)、桐面(发音板)、天尺、朴掌、四象、九宫、天地人。
  南琵琶的主要特征是:弹奏时是横抱的,曲颈、四相、四弦,在古画《唐人按乐图》、《韩熙载夜宴图》、《宋人奏乐图》等,和敦煌石窟里的舞乐、伎乐壁画以至唐朝李神通墓刻里,都可以看到这种琵琶。
 
王刚推荐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