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重庆王氏商会第一任会长王国金
2013-03-08 05:56:00 来源: 重庆晨报(重庆) 原标题:谁是“王氏”首富并不重要 我们看重的是传承商德
作为“文革”前的大学生,今年已经70岁的王国金气质内敛而含蓄。如今,他是重庆王氏商会第一任会长。
王国金的职业生涯清晰地分为两段,第一段是在国有企业和机关工作。在改革开放初期,他从日本引进了著名的泰尔森收录机,这款重庆生产的收录机不仅救活了一个厂,势头一度超过三洋,在那个年代与天府可乐、将军冰箱成为了重庆品牌的代言人。
随后王国金又征战无线电话市场,成为重庆最早一批“手机”的网络技术负责人。
从市经委退休之后,王国金选择了创业。他并没有干过去分管的行业,而是创办了一家消防设备企业重庆金威智能控制工程有限公司。
我们问王国金,谁是重庆王姓的首富?王国金转而说起王氏的家训:“忠恕仁厚”,“这个社会最缺的肯定不是钱,是道德、诚信和担当,我们商会希望把这些传承下去。”
山西省晋中王家大院。
3月4日,王氏商会会长王国金向记者介绍商会情况。重庆晨报记者 李斌 摄
传承王氏精神
2011年5月4日,重庆市商业贸易投资协会王氏商贸发展委员会、重庆市百家姓文化交流协会王氏分会,以上两个单位合并的重庆市王氏商会第一次会员代表大会在渝中区上清寺五斗米集团会议室正式举行。通过选举,王国金全票当选为重庆市王氏商会会长。
本周,在接受重庆晨报采访时,谈起王氏商会成立的初衷,王国金并没有直接回答,而是聊到了最近在社会上很火的一个调查。调查的内容是大众缺什么。
“但我认为更缺的是道义,需要的是感恩。缺的是孝心、爱心、道德、亲情;缺的是诚信、责任,担当与奉献。”王国金说,在他20多岁的时候,正是雷锋精神随处可见的时候,那个时候的社会风气让他至今难忘。全社会的关心人,帮助人,做好事,助人为乐成社会风尚。诚实、守信、担当、责任已经成为了人们在当时遵循的基本道德底线。
王氏商会的宗旨就是:传承与发展。传承祖德、弘扬宗功、激励子孙、积极向上。共谋宗亲福祉、促进社会和谐与经济发展。“大道行也、天下为公;善行天下、王道自存。”王氏商会就是要团结带领王氏族人为实现这一宗旨而努力。
王国金说,自王氏商会成立以来,去年清明节,商会参加了合川“王”家在合川的祭祖活动,当时到场的“王”姓族员就有2000多人。
而目前,商会正在筹备在渝北茨竹建立王家大院的项目。
轨迹>
1
上世纪70年代末
从一名普通工人
走上副厂长岗位
1943年,王国金出生在四川南部县山区的一个小村里。1968年,他从重庆大学无线电系毕业,分配到四川洪雅县军垦农场,两年后,他被分配到二轻局重庆嘉陵无线电厂(1985年更名重庆无线电九厂)当工人。
当时这个厂还叫重庆白铁制品厂,只有200人左右,主要做染料桶。王国金说“当时心都寒了”。但10个重庆大学的学生没放弃,而是成立了一个车间,开始做收音机、对讲机,逐步把厂的效益做了起来。也因为产品转型,重庆白铁制品厂更名为无线电九厂。在1976年至1982年期间,厂里还相继生产过唱片机等电子产品。
王国金在无线电九厂一干就是17年,在这段时期,他从一名普通工人一步步走上了副厂长的岗位。
1981年至1983年,是无线电九厂最为艰难的时期。厂里连续三年亏损,已成惯性滑坡趋势。厂里人心涣散,不少人等着“关停并转”。在无线电九厂处于存亡关头的时候,王国金当上了厂长。
坐上厂里第一把交椅,他需要面对的问题是如何还债。这一年,无线电九厂的状况是,产品积压73万元,欠外单位借款53万元,欠国家贷款100多万元。最困难时,厂里连二十几块钱的发货的运费都拿不出来。
王国金看准了做加工外包可以进钱,同时看准了收录机在当时的市场前景,于是开始进行收录机的生产。最终通过这两项计划的上马。1983年,预计亏损50多万元的无线电九厂最终只亏损了7万多元。
2
上世纪80年代初
生产泰尔森838收录机
成山城市民最爱品牌
在无线电九厂实现大幅度减亏后,1984年,在王国金的带领下,厂里开始迸发出强劲的生命力。
在这一年中,王国金主要做了三件事:一、与上级公司承包,厂里实行层层承包:二、抓产品,着重抓好汽车收放机、电力启动器、电视天线、扩大机、收录机等;三、用六万多美元引进一条汽车音响设备生产线,后来又改造成为电子整机生产线,生产出了泰尔森838型组合收录机。
如今,在王国金看来,泰尔森838型组合收录机的生产无疑给厂里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
上世纪80年代,最时髦的形象就是,大街上烫着卷发的年轻人,穿着喇叭裤,提着收录机。收录机一度是三洋的天下,而泰尔森收录机的面市迅速改变了这种局面。“我们的录音功能比三洋更好,可以一边播放一边录制。最火的时候,厂门外停了几十辆车等着提货。当时光提货单就很值钱。”
在1984年当年,无线电九厂就完成工业总产值340万元,盈利15万元。1985年,无线电九厂产值突破千万元,实现利润200万元,其综合效益在重庆的十多个无线电厂中名列前茅。
3
上世纪80年代末
调任无线电话公司总工
为首批移动电话建网络
1986年年底,王国金离开无线电九厂,调任重庆市无线电话公司副总经理兼总工程师,负责首批车载移动电话网络的建设。当时,移动通讯技术在中国刚刚开始发展,北京、天津、重庆成为首批移动通讯试点城市。
王国金还记得,当时选的是450频率制式的网络。由于频率低,要求电量大,而那时电池又没有小的,于是就出现了一种安装在车上的移动拨号电话。虽然移动电话体积大,还没有后来出现的“大哥大”方便,但还是受到了企业和政府机关的青睐。王国金说,1987年,第一批移动电话放了150个号,以“79”开头,结果十分行销,还需要找关系才买得到。
1991年,王国金被重庆市经济委员会任命为重庆市经济技术交流中心(现重庆市企业技术创新服务中心)主任,主管新技术的推广应用和科研成果的转化。从1991年至1995年,他先后主持推广应用新技术数十项。
1995年,已然年过半百的王国金辞去市经委的职务,下海经商。而这一年,正是中国从计划经济走向市场经济的关键之时。
上世纪90年代
从市经委辞职下海当年
创建消防智能建筑行业
从市经委辞职下海当年,王国金创建了重庆金威智能控制工程有限公司,主要从事现代消防、智能建筑、安全防范等工程设计、施工、维护的研发。
作为一个专业的智能控制工程公司,在当时属于高新技术产业。同行少竞争就少,但同样市场也小,人们的接受程度不高,而且没有前人的经验可供借鉴,市场开拓难度极大。
公司成立第二年,王国金才接到第一单生意重庆市农业分行大楼消防工程。项目超过4万平方米,工程金额100多万元。在这个项目中,王国金淘得第一桶金。
王国金还记得,上个世纪,公司接下了成都市顺城街地下商场“天座商城”的消防系统工程,该商场建筑面积超过5万平方米,长1.3公里,对消防工程的质量要求极高。在施工完成后的当年年底,由于商场个体业主进行二次装修时使用香蕉水不慎,结果引发火灾。由于该商场地处成都市繁华地段,当四川省消防总队接到火警电话后处于高度戒备状态。可是消防车尚未启动,商场方面又打来电话,称大火已经扑灭。原来大火刚起时,商场的自动消防系统及时报警并自动启动,喷淋系统自动灭火、防火卷帘自动隔断、排烟系统自动排烟,一场大火就此消弭于无形。
2012年,重庆金威智能控制工程有限公司产值已经过亿。
重庆晨报记者 许星


最新推荐

江西王家大祠堂:规模
祠堂,很多人都知道,在南方是很常见的,它主要用于祭祀祖先 [详细内容]
- · 江西王家大祠堂:规模之大在全国极为罕见,
- · 他是湖北“王姓”最长寿的开国将军,打仗不
- ·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的开创者王永志院士逝世,
- · 恭祝全世界王氏宗亲网友端午节安康
- · 金门第十一届世界王氏恳亲联谊大会散记
- · 浙江百姓家谱研究会考察梅溪状元故里
- · 太子晋·王子乔与中华王氏始祖寻根
- · 余王共脉:一段坚守与回归的传奇
- · 贺泰国海南王氏宗亲会四十五周年庆典
- · 新城王氏溯源·“诸城之初家庄”确有其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