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旧版回顾 | 王氏网论坛

世界王氏宗亲联谊交流寻根恳亲繁荣文化发展商企唯一官方门户网站

王衍筑:用知足理念抗衡爱拼才会赢

2013-03-06 12:38:09来源:

打印 字号: T|T

2013-3-6 来源:互联网 编辑:周成谧

  他,脾气倔强,在论坛上与郎咸平就“爱拼才会赢”话题“唇枪舌剑”;他,坚守实业,成为享誉国内外市场的“T恤专家”;他,知足常乐,认为有车坐、有空调吹已经是一种“奢侈”;他,勇于创新,用高科技产品引领行业新一轮发展。他,就是王衍筑,盖奇(中国)织染服饰有限公司董事长。
  
  一个性情中人
  
  “老王是性情中人。”这不仅仅是“闽派服饰”的新锐代表人物周少雄、刚刚登陆A股的九牧王(中国)有限公司董事长林聪颖单方面的评价,更是整个福建纺织服装行业许多“大佬们”对王衍筑的定义。
  
  在他们眼中,“老王”是一个豪爽之人,更是仗义执言之人。
  
  对于很多企业家而言,他们很多都抱着“不搀和”的心态,即使有违背本意的事件或说法,也会选择接受,但王衍筑不会,“有一说一、实话实说”是他的个性,“有问题就说出来,不说出来永远不会解决。”王衍筑这样说是有依据的。在数年前召开的一次有关纺织服装行业发展的论坛上,王衍筑为与会的中国企业家们赢得了尊重和形象。
  
  这个论坛的主题是讨论社会责任,与会的中国企业家手中都有发言的底稿并依程序发言完毕后,轮到法国、英国、丹麦等欧美国家的代表发言,他们一直认为中国企业纯粹是靠剥削工人起家和壮大的,很多工人每天都工作十多个小时,大部分企业没有社会责任。听毕,唯一还没有发言的王衍筑难以按捺心中的怒火,想跳出底稿谈谈自己关于社会责任的想法,虽然中国纺织工业协会的领导再三阻止并强调“在这种场合讲过分的话可能会涉及到敏感的外交问题”,但王衍筑始终坚持“只谈想法,不言其他”。
  
  “中国务工者的工作和生存环境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王衍筑说,无论是工厂、食堂还是宿舍,都安装有空调、热水器,工资水平也是水涨船高,甚至超过了刚毕业的大学生,和早期的务工环境完全不可同日而语。如果说工人仍有意见或想法,工会能充分保障他们的权益,中国企业的社会责任感已经在和国际接轨。
  
  一个坚守的人
  
  这年头流行一个词,“多元化”,在纺织服装行业亦如此。从国内龙头企业雅戈尔到福建的“旗舰企业”安踏,无一不是“跳出服装看世界”,涉足投资、房产、金融等多个领域并形成庞大的规模效益,“我坦诚,盖奇确实错失了一些可以进行多元化发展的契机。”王衍筑认为,“知足常乐”的心态让他主动放弃了很多机会,但更重要的是,他考虑到的是对社会的一种神圣的责任感。
  
  2008年,对于很多企业尤其是纺织服装企业而言,是机遇和挑战并存的一年,全球性的金融危机让中国企业一枝独秀,利郎等“闽派服饰”代表企业逆势而上,把握机会和政策,实现多种经营,利用资本杠杆筹措资金反哺主业,做强做大品牌,但与此同时,有些企业在资本市场尝到“甜头”后忽略了主业的发展以及品牌的升级,陷入一个“主品牌”不弱不强甚至近乎被人淡忘、被媒体抛弃的怪圈。
  
  王衍筑一直在观察。
  
  他没有选择出击的主要原因是,“不想对社会造成任何负面影响”。“说实话,盖奇能做到今天这个程度已远远超出我的想象,我拥有的财富也可以保证半生衣食无忧。”王衍筑曾面对诸多“诱惑”,但“如何能够让数千工人每月按时拿到工资”、“如何能够提高员工待遇”、“如何为社会多做贡献”等一系列问题一直萦绕在其脑际间,所以,他没有选择多元发展,反而选择了继续坚守主业。终于,他看到了坚守胜利的“曙光”。
  
  2008年,早已成为中国“T恤专家”的盖奇在王衍筑的领导下,努力寻找着下一个目标。此时,冷转移印花来了。
  
  经过多年的项目跟踪和反复磋商,王衍筑终于敲定了和上海长胜纺织制品有限公司的合作关系,把冷转移印花这项拥有二十多项专利且相当权威的新技术引入实战,虽然很多省市、地区都在通过各种优惠政策和手段争取这项技术的落地,但对家乡以及当地政府始终怀有感恩之心的王衍筑,最终把“中国冷转移印花技术实验推广基地”设立在石狮。除了节能、低碳等优势之外,冷转移印花可以节省大量劳动力。过去,创造8—10亿元的年产值需要2000—3000人,那么现在,只需要100—200人,“除了冷转移印花之外,我们又看中了另一个有助于盖奇在实业上继续前进的项目。”王衍筑没有透露这个新项目的名称,但他的言语之中传达出一个讯息:坚守实业,终会有胜利的那一天!
  
  弦外之音——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老王”不打高尔夫球,只玩玩乒乓球,也近乎不去酒吧、KTV这种公共场合,但只要是政府组织的、需要他到场的各项活动,只要不是实在有脱不开身的事,他一定前往,而且在政府组织的接待企业家宴会上,他喝酒一定是最真诚的,而且面面俱到,“趁我还能动,想多为盖奇、为行业做点事。”虽然年过60岁,但王衍筑身上还有一股年轻人的冲劲和活力。
  
  只要在石狮,王衍筑一到办公室的第一件事就是把所有报纸浏览一遍,在他眼中,报纸搜集了前一天国内外发生的所有具有一定影响力的政治、经济、文化事件,尤其是经济报道,他不会漏过任何一个细节,“我最近在关心‘产业空心化’的问题。”一次偶然机会,王衍筑看到央视经济频道关于温州民营经济发展遇阻的一个专题报道,其中谈及融资能力极强的温州商人为了在短期内获取最大的经济效益,通过资本运营手段“谁火炒谁”。结果,原本应用于实体产业发展的资金全部投向见效快但风险性极高的资本市场,而面对包括金融危机、劳动力成本上涨和通胀等在内的诸多不利的客观影响因素,很多企业尤其是大量中小企业因资金链断裂而关门,相应的上下游、供应链商也因无法收回欠款而纷纷倒台,致使很多一线工人一夜之间流离失所,而原本形成的产业集群也受此影响,产业逐渐“空心化”。
  
  “我们福建还好。”王衍筑平日没事,就喜欢找几个志同道合的企业家品茗聊天,话题主要侧重于当前国内经济形势以及福建纺织服装产业的发展动态,他了解到,无论是福建省各级政府还是本土企业,其主流意识都是“借助上市资本反哺主业”,七匹狼、利郎、安踏、恒安等名企都是上市融资之后发展速度更快,品牌影响力更广。
  
  按照国家规定的退休年龄,王衍筑已经可以“退休”了,况且其大儿子已经开始接班,“没办法,我天生就是劳碌的命,歇不下来。”王衍筑说,趁着现在还能动,想多为盖奇的未来赢得更多发展机会。采访过程中,九牧王(中国)有限公司董事长林聪颖致电王衍筑,两人叙谈了一番,“我现在能支持他什么?人家市值那么高!主要是几十年的交情。”王衍筑说,有这些兄弟朋友的支持和关怀,他更有动力开创盖奇美好的明天,“明天我又要出差了”。
  
  听到王衍筑的阐述,现场企业家都报以雷鸣般的掌声,从后排一直如热浪一样往前推,虽然主持人提示发言时间已到,但王衍筑一停下来,台下便掌声不断,无奈之下,主持人又临时给了王衍筑几分钟时间,讲述自己的观点。
  
  付出终有回报!2007年,在全国首批九家中国纺织企业社会责任管理体系CSC9000T试点执行企业中,盖奇(中国)织染服饰有限公司成为福建唯一入选的企业。
  
  “老王”的性情不止如此!很多石狮人都会有印象,王衍筑和经济学专家郎咸平讨论“爱拼才会赢”精神的巅峰对决还历历在目,“郎咸平也是性情中人。”台上虽然争了个面红耳赤,但在台下,郎咸平主动拉“老王”合影,并表示“这样有争执的论坛才有意思”。
  
  一个知足的人
  
  王衍筑从不否认,自己就是一位农民企业家,即使他早已进入富豪行列,但依然勤俭节约,“我母亲更是如此。”王母如今已是八十多岁高龄,但无论刮风下雨,她每天早上6点都要到盖奇公司“视察”工作。这里所说的“视察”不仅是看看,而是身体力行地去捡地上的果皮纸屑;哪里的水龙头在滴水、哪间房人已走、灯还亮着,她都会上前去关掉。也正因为董事长母亲都如此勤俭,公司职工们自然而然受其影响,都渐渐养成了“低碳”工作、“低碳”生活的习惯,而王衍筑,也耳濡目染地养成了一颗知足的心。
  
  和很多闽南企业家一样,王衍筑也曾在相当长的时间里过着“面朝黄土背朝天”的生活。“做生意、做买卖,主要就是想脱贫。”王衍筑直言坦白出很多企业家创业之初的心态,简而言之就是“被逼的”。很多企业家成功之后,把功劳归结于自己的天赋,而王衍筑,从来都不认为像他这样的农民企业家的成功源自“个人能力”、“高智商”,“不仅仅是我,像周少雄、林聪颖等大多数闽南企业家也不会有这样的心态,我们这批人,当时做梦都不会梦到有如今的一切。”王衍筑说,大多数农民企业家当时创业经商的初衷很单纯,就是解决温饱问题,进而让自己的家人活得更好一些,不可能想到能够创办企业,更不可能有把企业做大做强的心态,“我们必须感谢党和政府”。
  
  改革开放的春风,随着海外侨亲互通交流频繁,很多设备、技术、资金和人才纷纷进入石狮,在政府出台相关扶持政策并积极推进行业发展的大背景下,拥有先天优势的石狮成为了福建乃至中国时尚服装的“策源地”并形成了庞大的产业集群,这样的优质硬件给了王衍筑等一批有着坚强意志力和超前意识的人机会。“不能太追求结果,最重要的是过程,能成为企业家,有时也是一种运气。”王衍筑说,“三分天注定、七分靠打拼”,如果只有打拼而没有其他契机或资源的话,同样无法成功。所以,王衍筑对于自己目前所拥有的一切十分珍惜且满足,他知道,这一切比自己原本想要拥有的多得多。他经常教育子女,能够有饭吃、有房住、有车开、有空调吹,就应该觉得很幸福,而不是无止境地追求物质享受。
 

 

 

 

 


本文来自“中华家纺网”:http://www.hometex114.com 原文地址:http://www.hometex114.com/news/243876.html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