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旧版回顾 | 王氏网论坛

世界王氏宗亲联谊交流寻根恳亲繁荣文化发展商企唯一官方门户网站

瞻拜泉州开闽三王祠

2013-01-25 09:40:00来源:中华东南王氏 - 福鼎王氏

打印 字号: T|T

     本网讯:5月29日4点30分,参加晋江市太原文化研究会履新庆典活动的福清王审知研究会代表团、固始代表团、温州代表团、福鼎代表团等利用自由活动间隙,相继赴泉州市区瞻拜开闽三王祠,并从边门出去参观了先祖出资建造的闽南甲刹等寺院。祖德重光,可慰英灵,家庙览胜,感恩不尽。
     开闽三王祠位于泉州市区南俊路71号、承天寺西侧,始建于五代末,海内外王氏裔孙奉为宗祠。
  “开闽三王”即王潮、王审邽、王审知兄弟。王氏三兄弟系河南光州固始县人。唐朝末年,政治腐败,民不聊生,群雄并起。王氏三兄弟参加义军,并于光启元年(885年)率义军入闽。时泉州刺史廖彦若贪暴,军民苦之,耆老张延鲁率泉州父老奉牛酒请兵解救。王潮乃引兵围泉,于光启二年(886年)八月攻克泉州。唐授王潮为泉州刺史,审邽、审知协理州事。
     唐·大顺二年(891年),福建观察使陈岩病重,派人召王潮赴福州,欲授以军政,为部将范晖拒阻。景福二年(893年),王潮派三弟审知、从弟彦复率军攻克福州。由此,声威远播,汀州、建州刺史奉户籍册归顺,山岭、海岛等地方武装闻风降服,潮尽有闽五州之地。唐授王潮为福建观察使,后又加封威武军节度使,审知为副使,审邽为泉州刺史。
     王潮、王审邽因勤勉为政,心力交瘁,先后于唐·乾宁四年(897年),天佑元年(904年)逝世。王审知继承二兄未竟事业,总理全闽,功勋卓著。唐授审知为福建节度使,梁·开平三年(909年)晋封闽王,建立闽国。
     王氏三兄弟在世,治闽计40年( 885年一925年),广施德政,仁爱百姓,采取了许多有利于发展经济、文化、商贸、海交的政策和措施,为当时及宋元时期福建、泉州的繁荣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首先,审时度势,“保境息民”,对内平息动乱,安定政局,对外尊奉唐、梁为中枢,交好邻道。王审知自称“宁为开门节度使,不做闭门天子”,为闽国营造了和平安定的环境。
     其次,以恢复发展经济为施政纲领,减轻徭役,鼓励生产,安定民生。山区奖励垦荒,沿海围海造田,建立“百工院”,引进先进的手工业,促进丝绸、陶瓷、冶炼等商品经济的发育。
     第三,利用福州、泉州的天然良港,并开辟“甘棠港”,设立“榷货务”的商贸机构,“招徕海中蛮夷商贾”,发展海外交通贸易。时闽舶已往返贸易于朝鲜、日本、印度、波斯及东南亚诸国,泉州刺史王延彬被誉为“招宝侍郎”,泉州港发展成为海上丝绸之路东端的起点。
     第四,设立“招贤院”,招贤纳士,善待入闽衣冠士族,引进先进的中原文化。重教兴学,广设“义学”,进而兴办“四门学”,奖掖优秀,论才授职,养成良好学风文风,使“蛮荒海隅”蔚为“海滨邹鲁”。
     第五,廉洁自律,勤勉为政,任人唯贤,赏罚分明。王潮、王审邽以“省刑惜费”、“俭约爱民”而闻于世。王审知身居闽王,始终严以律己,谦以待人,“节俭自处,选任良吏,与民休息”,在位“三十年间,一境晏然”。
    “三王”为福建的开拓发展,立下丰功伟业,后人尊祟为“开闽三王”。“三王”及其部属裔孙繁衍于八闽大地,被誉为“八闽人祖”,并远播浙江、广东、海南、台港澳以及海外的菲律宾、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等地。

    沿革

  “开闽三王祠”原称王氏家庙,始建于明·嘉靖、万历年间。
  《王氏族谱》记载:“今公子孙新建王祠在留(留从效祠)前奉公像崇祀。”说的是开闽王氏23世孙王寰及其子孙居泉州璐霞巷,于明·嘉靖、万历间在南俊巷承天寺西侧出资新建王氏家庙(今“开闽三王祠”)。
     王寰是王慎中、王惟中兄弟的祖父。王慎中、王惟中先后于嘉靖年间登进士,建府地于泉州郡城,因府前有一条沟渠称璐霞沟,子孙后裔聚族而居,称璐霞王氏。
    耕原、璐霞王氏从宋至明登科仕进,科甲及明经太学登仕者多达40余人,直至清初未艾。后裔分派泉州、莆田及惠东一带约六、七万人,迁居广东、江苏、浙江、台湾等地以及印尼、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地不计其数。
  “开闽三王祠”“文革”中被占用为泉州市广播站,20世纪80年代收回。1999年春,由海内外王氏捐资逾百万元,以“修旧如旧”原则重建,按原式样,原坐字重建,保留明、清建筑风貌。

    规制 

   1999年重建后的“开闽三王祠”坐北朝南,占地面积1500余平方米,建筑 面积700余平方米,是一座悬山式、燕尾脊、穿斗架构的砖木建筑。至今仍保存许多价值极高的历代石雕、木刻等原古建筑构件及文物。工匠们运用了烘云托月,绿叶托红花等手法,精雕细琢,使整体建筑古色古香,是典型的闽南古建筑力作。
   主祠为上下落三开间,中有天井及两庑。主祠墙体由闽南独有红砖、花岗岩石砌成。
   主祠正门额以青石横刻篆书“开闽三王祠”,左右石柱楹联“太原望族源三晋,固始义师靖八闽”。门廊两边角牌保存的两幅“鹿雀同春”砖雕及其它石雕均为明、清原建筑构件。
   祠厅两边石柱雕刻颂扬三王开闽治泉功绩的联文三对。灯梁及松梁木雕狮子、梁柱木雕纹饰及斗拱花木,保存原建筑构件。厅堂中央雕花坐龛金碧辉煌,龛内供奉王潮、王审邽、王审知雕像。祠厅前梁悬挂前新加坡总理王鼎昌题赠“开闽第一”匾额,后梁悬挂宋·米芾手迹之一“一本三宗”及台湾知名人士王金平题赠“光前裕后”匾额,整体设置庄重肃穆。
   主祠外石埕西侧画廊,嵌有青石影雕“五代闽国三王史画”12幅,再现“三王”历史功绩。石埕南面建“开闽亭”;东侧有门通承天寺法堂,门额“檀樾王公祠”。“檀樾王公祠”匾是五代末承天寺法堂之东原祠构件,廿世纪80年代修建承天寺时出土,1999年重建“开闽三王祠”时嵌上。(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寺庙·承天寺》)
   附属建筑有垂花埕围大门、画廊、上下护厝,回向花厅等。回向花厅设五代·闽国“三王”文物史迹陈列馆。

相关链接:

    王潮(846—897年)
    王潮,沉勇有谋略,青年时就任固始县佐史。唐光启元年(885年)与弟审邽、审知扶母从王绪义军入闽。因不满王绪滥杀无辜,设计与众羁绪,被推为主将。又应泉民请而克泉,除暴安民,表授为泉州刺史。景福二年(893年)进军福州,继而统一全闽,授福建观察使,威武军节度使,敕封秦国公。终因军旅劳瘁,治政勤劬,于乾宁四年辞世,谥广武王。

    王审邽(858—904)
    王审邽,潮之二弟,随兄率军入闽,初,驻军泉州刺史,喜儒术、通《春秋》、善吏治,勤政爱民、招还离散,奖励生产,建招贤院礼纳南下公卿贤士。治泉十二载,政通人和,累封工、兵、户部尚书,授威武军节度使、升开国侯。天佑元年谢世,谥武肃王。

    王审知(860—925年)
    王审知,潮之秀弟,号“白马三郎”。继取福州,统一全闽。唐授观察副使、威武军节度使,累迁检校太保、封琅琊王。后梁开国,累加中书令、封闽王。审知继承兄长事业,广施德政,勋绩卓著,后唐同光年三年薨,谥忠懿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