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旧版回顾 | 王氏网论坛

世界王氏宗亲联谊交流寻根恳亲繁荣文化发展商企唯一官方门户网站

上坪园谢氏宗祠文化建设简介

2013-01-24 20:03:35来源:福鼎市上坪园谢氏宗祠理事会

打印 字号: T|T

   上坪园谢氏肇基始祖良植公,于明万历年间,从福建泉州、南安东门迁居水北溪上坪园,距今438年。生息繁衍十六代,现有人口千余人。当初同至择里还有胞弟良富公,后良富公迁至苍南矾山赤洋,为赤洋肇基始祖。胞兄良东、胞弟良在仍居故里南安东门。
   上坪园谢氏族谱,于清道光九年(公元1829年)创纂,谱牒上溯至唐未、迁入福建泉州始祖谢瑶公;宋高宗绍兴年间、迁居泉州南安东门始祖邦基公;明万历年间、迁居上坪园始祖良植公。並从良植公祖父、谢椿公开始颁定行第,“椿镇良茂宇学孕,……”,共颁定28代后裔的名行、字行。至今已有183年,累计修订八次,平均间隔23年,符合古代家谱十五年小修,三十年大修之例。
   谢氏源远流长,位列为中华姓氏23位。今海内外谢氏均称自己为炎帝之胤、申伯之后,申伯为得姓始祖。谢氏郡望有五(1)陈留郡:秦代置郡、今河南省开封县东南陈留镇。(2)陈郡:秦置陈郡、今河南省淮阳。(3)下坯郡:东汉置国,南宋改郡,今江苏省睢宁西北。(4)会籍郡:秦置会稽郡、今浙江绍兴。(5)冯翊郡:汉置左冯翊,三国魏时改为冯翊郡,今在陕西大荔县一带地区。所以2010年族谱修订,谱牒记载先祖,上溯至东晋名相、会稽东山谢安公,以谢氏史志《平阳篇》为蓝本,尊陈留郡始祖谢缵、曾孙谢安公为安公一世,序列申伯三十八世;泉州始祖谢蹈公为瑶公一世,序列申伯五十八世、安公二十一世;福鼎始祖良植公为良植公一世,序列申伯八十一世、安公四十四世、瑶公二十四世。並对所颁定的行第,用四种世系次序进行组列,使之一目了然,即明确上坪园谢氏源流,又便以陈留郡谢氏世系、及其他郡望各谢氏世系间的交流,与谢氏历史文化研究,及谢氏宗亲辈份高低的鉴别。
   上坪园陈留郡谢氏族谱,傚欧苏二公之法,谱内图纪直为父子,横为兄弟,雁行次序,长房居先,次房居后,直系以五世一提,九世再提,。右侧以申伯公、安公、瑶公、良植公各世系的次序进行组列,世系分明。族谱首页目录载明,各房系下、某公所在页数,查阅方便。
    上坪园谢氏宗祠建于民国元年,坐落在本村之东,坐乙向辛兼卯酉分金,占地面积约500平米,正殿五榴开间,宽17米,深9米,高5.6米,建筑面积约150平米,屋面前后出水,三面火墙包殿,大殿雕梁画栋,檐下木刻挂筒,山、水、花、木、飞禽走兽、经典故事人物等等的雕刻,维妙维肖,又经琉璃点缀,更显美丽壮观。但因百年来风雨摧残,曰渐破旧。
   第一次修建,是在共和53年岁次辛巳(公元2001年),购置堂前菜地300平米左右,建堂前大埕,修缮祠堂大殿山墙,屋面瓦片水槽,新建祠堂前庭、及左右过道走廊,增加建筑面积125平米,使祠堂形成二进三通的建筑格局。占地面积扩大到806平米,建筑面积扩大到275千米。
   2010年修建,以建为主,主要工程是重建祠堂大殿和神坛,新建祠堂大门牌楼,建造办公楼及围墙,购置土地,扩大祠堂占地面积,使殿堂之外,围墙之内有四向通达的空地,为今后环境美化创造条件。重建的祠堂大殿坐向依旧,大门牌楼坐子午兼丁,扩建后的祠堂占地面积约1160平米,建筑面积(包括办公楼)约为430平米。
   祠堂整体结构,二进三通,火墙包殿四面交井。前庭及左右走廊,混凝土立柱,正殿选用园形花岗岩立柱;牌楼选用四方形花岗岩立柱;支撑着全杉木屋架。大殿五榴开间,保持原有宽度和深度,高度提高到6.8米(这是不影响高家墓冢的极限高度),四向龙头翘桷,屋面红棕色琉璃瓦,四向出水,脊顶瓷质夺宝双龙高耸,廊檐四周嵌装木雕挂筒,大殿枓拱穹顶,楣梁杠梁雕刻绘画着、麒麟送子、丹凤朝阳、五子登科等人物、花鸟图案,千姿百态,栩栩如生。神坛用四根木刻龙柱,撑连着十五扇雕花、玻璃神窗,窗内陈列着肇基始祖良植公:二世祖:南廷公、北廷公;三世祖:长宇公、春宇公、锖宇公、钦宇公、锺宇公、式宇公,三世同牌、总神牌壹尊,四世祖:桃、李、松、梅、竹、柳、兰、曰、月、星十房始祖及派下列祖,各设神牌计十座,另立一尊社神塑像。大殿正厅悬挂着,贴金九龙黑漆“寶樹堂”横匾,地面放置元宝形大几桌,神坛两侧楹联:“入斯第怀宗怀祖;登此堂必敬必恭。”明示进入祖祠祭祀厅堂,要怀着尊敬虔诚的心情,缅怀祖辈的恩泽。祠堂正门向左右两侧加宽,门楣上悬挂谢氏族徽,两侧石雕阳文楹联:“祥云缠绕坪园翠峰呈秀丽;慧曰光耀谢氏寝廟焕巍峨。”体现上坪园望族谢氏,对秀丽巍峨的谢氏宗祠的自豪。
     新建牌楼,高6.8米,深1.8米,中门宽2.8米,左右侧门宽各1。8米,八根四方形花岗岩大石柱,拱托起八根木雕龙头,组成飞檐翘角、重枓叠拱的重檐房面,呈现出南派古典建筑风格,庄严肃穆、巍峨壮观。牌楼大门青石雕刻的匾额,谢氏宗祠四个阳文大字、及建造年间落款,均用真金箔装贴。侧联:“功勋如曰月千秋永在;業绩若山河万古长流。”歌颂谢氏祖先功業共山河並存。声誉与曰月争辉。中联:“会稽东山芝兰寶樹枝繁茂;泉州城北银青金紫世泽长。”祝颂会稽东山實樹堂谢安公裔孙;泉州城北瑶公世系、银青、金紫光禄大夫的后昆,子孙世代昌盛。牌楼后方横匾:“馨香百代,俎豆千秋。”提醒谢氏后裔子孙,要永远祭祀列祖列宗,万古千秋不忘本源。
   上坪园谢氏宗祠落成,各地谢氏宗亲、本族谢氏子孙惠赠的,牌楼石阶前的两尊石狮,祠堂正门大埕中的壹对铸铁香炉及壹只石雕神炉,祠堂正门前的壹双石象,正堂前石阶中的雕龙石墀、两侧的两只石雕麒麟,以及楣梁、山墙、立柱、上悬挂的匾额、楹联,为祠堂增添秀色与光辉。凝聚着天下谢氏一家亲的深厚感情,与怀祖的虔心。
     祠堂内外、文史资料等的刊登:祠堂正门两侧山墙,左侧佈置陈留郡上坪园谢氏源流,介绍人文始祖炎帝、谢氏得姓始祖申伯、陈留郡始祖谢缵公、至上坪园肇基始祖良植公,直传世系源流纪略,促使本族子孙对家族源流的加深了解。右侧佈置谢氏宗祠重建碑记,介绍宗祠重建简况,及公佈捐助名单与金额,表彰宗祠修建捐助者之功德。祠堂内佈置,(工)頒定行第;(2))炎帝世系、申伯世系、安公世系、瑶公世系;(3))直系且有分支的先祖画像及简介;(4)千古名相谢安;(5)东晋名将谢琰;(6)淝水之战,等文史资料,有益谢氏历史文化研讨与交流。
     上坪园谢氏宗祠重建落成庆典,于公历2011年u月5曰召开。在水北溪桥头、宗祠通道入12I、宗祠牌楼前面,各立大型充气彩门一座,每座彩门,均安排欢迎乐队,还宾礼仪小姐,礼炮、鼓乐,欢迎谢氏宗亲代表光临。宗祠入121民房高墙上悬挂着几十副、各谢氏宗祠及谢氏企业,祝贺宗祠落成庆典的条幅。从水北溪桥头开始,沿途上方悬挂三角小彩旗,道路两傍,每相隔50米,左右各树立一面谢氏标志大幅旗幡,第二座彩门下至宗祠之间二百多米的通道,均红毡铺地。主会场设在祠堂正面大埕,主席台前的横眉:“姓出申伯根连根:天下谢氏一家亲。”两侧楹联:“寢廟换新颜缅怀先祖;宗亲同庆贺情谊永恒。”
     参加宗祠庆典的领导与嘉宾:有福建省谢氏委员会会长谢贤昇、前任会长谢宗楷,谢氏委员会宁德分会会长谢基乎,泉州谢氏联谊会会长谢文星,福鼎市联谊会秘书长谢品雷,名誉会长谢秉田,苍南谢氏总会会长谢成兰,南安东门谢氏宗祠理事长谢忠福,苍南矾山谢氏宗祠会长谢作耀,月湖洋谢氏宗祠会长谢逢杉,九堡谢氏宗祠会长谢振东,……等等。总计参加庆典的谢氏委员会、联谊会有8个单位;谢氏宗祠理事会有32个单位;以及福鼎不同世系的各派谢氏代表。共计600多人。尤其是矾山赤洋谢氏宗亲,特为庆典举办仿古祀祖仪式,出动300多人,统一着装,彩旗、乐队、炮铳、祭祖供品全猪、活牛、活羊……等等。队伍在双桂公园下车整隊步行,从双桂公园南下,绕彩虹桥北上,经鼎文化公园,过甫后大桥,再北上至上坪园谢氏宗祠。整个队伍(包括欢迎人员、迎接车辆)长达数百米,游行时间达1.5小时。庆典大会发言、祭祖、酒宴,数百名闽、浙谢氏宗亲欢聚一堂,联谊、交流谢氏历史文化,处处洋溢着吉曰欢乐。庆典活动于下午2点30结束,这是我上坪园谢氏有史以来最光辉的一天。
     本宗祠理事会去年5月份成立,理事会章程:“第二章任务,(1)亲厚族亲,弘扬公德,为本族亲排忧解难。(2)尊宗敬祖,抓好宗祠、祖坟修缮维护,与族谱修纂工作。(3)主持每年上坟、宗祠祀祖活动,及其他有关事宜。(4)创造条件筹集资金,开展敬老、助学奖学活动。(5)积极参与谢氏源流、历史文化的学术交流,及谢氏宗亲联谊活动。加强联络,增进友谊。第四章组织与职权,其中理事会内设机构,一.秘书组:(1)负责宗祠年度崇祖活动安排,(2)其他有关会议安排及会员登记。(3)与各谢氏宗祠理事会、各地谢氏联谊会、有关单位联络和来宾接待。二.财务组:设会计、出纳。(1)负责经费收支,核算及保管现金、凭证、帐簿。(2)编写财务报告。
     对台联谊,由省谢氏委员会主办,今年福鼎市谢氏联谊会有四位宗亲赴台参加联谊活动(本宗祠一人)。敬老奖学,由谢鼎市谢氏联谊会统一领导,联谊会于2010年十一月六日成立,今年春节开展敬老活动,凡年迈九十年华的谢氏老人(包括配偶妇女)。不管是家住城关还是偏僻山村,都组织人员拜年,送寿面、水果、及三百元红包。今年秋季开展奖学活动,奖学会议在福鼎大酒店召开,凡201 1年度秋季,考入全国重点大学的谢氏学子,各发奖金1000元以资鼓励。对其中全市理科高考第一名的学子,发双倍奖金表示庆贺。敬老奖学活动已经开展,助学帮困活动正筹措之中。
福鼎市上坪园谢氏宗祠理事会
  公元2011年12月14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