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曲县委书记王书东的散文《柠条赞》
发表于人民日报时间:2013-01-23 15:37 来源: 中国江西网 作者:河曲县委书记王书东) if(!!document.getElementById('gallery')) { $('img.image1').data('ad-desc', ''); $('img.image1').data('ad-title', ''); $('img.image4').data('ad-desc', ''); $('img.image5').data('ad-desc', ''); var galleries = $('.ad-gallery').adGallery(); galleries[0].settings.effect = "fade"; $('#toggle-slideshow').click(function() { galleries[0].slideshow.toggle(); return false; }); $('#toggle-description').click(function() { if (!galleries[0].settings.description_wrapper) { galleries[0].settings.description_wrapper = $('#descriptions'); } else { galleries[0].settings.description_wrapper = false; } return false; });
晋西北,常见一种灌木柠条。山坡、溪间、路旁,到处生长,矮只齐膝,高则过人,叶片灰绿、枝条带刺、花朵淡黄、荚果暗红。或独树一帜,或成群结队,蓬聚的冠状形态,远看似立在地上的绿色灯笼。四月花开,七月花谢,豆荚入秋长大,一成熟便噼噼啪啪裂开,饱满的籽粒撒在地上,任风翻动,遇土扎根。
身躯没有白杨的挺拔,叶冠没有青松的苍翠,籽粒没有水果的鲜美,蝶花也没有如兰菊登堂入室的际遇。然而,在晋西北,乃至在整个大西北,它却是贫瘠、苦涩、干旱中最顽强的生命。是它那漫山遍野的郁郁葱葱,泼洒出了一块块雄浑壮阔的绿洲,渲染出了一道道奔腾豪放的风景线。这风景线,确切一点,应该说是生命线。在多旱、水土流失又严重的黄土高原,它是生命的守护者,曾与这里的父老同守贫瘠,与这里的乡亲共度艰苦。
来晋西北工作后,从新鲜好奇,到习以为常,进而刮目相看,我对柠条所感愈加深切。春天,那一丛丛、一排排,满坡的柠条,好似给黄土高坡铺了一层硕大无边的绿毡,抵挡着风沙的侵袭。夏天,那一串串金黄色小镰刀似的蓓蕾,怒放成蝴蝶似的花朵,摇曳着浓雾般的幽香,漫山遍野,沁人心脾。秋天,一串串“豆角”挂满枝头如弯月,怀抱果实,吟唱风骨。寒冬来临,柠条带刺的叶虽细虽小,却依然绿意盎然。
柠条在贫瘠荒凉的晋西北,写出了一行行诗。体高不过1米,可却有条又长又盛又韧的根,深深扎于黄土,可达6米。主根侧根,形成一张张开的网,总长可超百米。那网,是以柔克刚、聚集生气的网。柠条生长时,先埋头扎根,后蓬勃向上,继而舒枝展叶。即便枝繁叶茂、卓立原野时,仍然继续把根深扎,它似乎懂得,深深扎根,才是张扬生命的根本。无论陡峭的高坡,还是干涸的沙梁,无论人工栽植,还是飞播营造,它都能落地生根,越长越旺。零下30多摄氏度严寒,依然茁壮;零上40多摄氏度酷暑,依然葳蕤。这种顽强而旺盛的生命力,不正是当地人的写照吗?
群生的柠条抱团聚族,根连根,手拉手,可以成林,可以成海。一旦连片成带,肆虐的荒漠也无可奈何,只能乖乖后退。即便是孤丛独立,也抗寒搏暑,极力蓬勃。但它与农无争,与林无争,与牧无争,与人无争。它把肥田美土让给人类耕作生息,自己却站在地埂山头遮寒挡尘,改土蓄水。它把庄严的地方让给了松柏,把显俏的地方让给了花卉,自己却选择了艰苦,蓄积能量拓展空间。这种艰苦奋斗创造生活的品格,不正是我们心驰神往的吗?
柠条籽可榨油酿酒,花可养蜂酿蜜,枝可造纸压板,根茎又可入药;它还是优良的绿色能源,热值相当于标准煤的70%;更为重要的是,柠条还算得上是营养丰富的牧草,封禁3年之后,即可四季放牧,1亩柠条能让1只羊过上“小康”生活。如果硬要说柠条还有所索取的话,那似乎也只是要求人们每过几年便革除它的陈枝旧叶,否则,便会退化枯萎。当农民挥起锋利的镢头,为它除旧,来年春暖花开时,新生的枝条便更加茂盛,更加鲜嫩,更加动人。如此循环,百岁柠条,竟能青春永驻,这是另一种涅磐。
柠条,这种不起眼的灌木,以其坚韧和顽强,穿越烟尘,在贫瘠的山岗上,泼绿吐翠。诗人用华辞丽句歌咏生命,画师用丹青妙笔赞叹春天,我不是诗人,也不是画师,我是黄土地的儿子,是一个奔波在路上的普通人,只能用最质朴的情感、最笨拙的语言赞美柠条。
我赞美柠条,因为柠条的身上寄托着晋西北的希望。我想,应该是这样:当支离破碎的黄土地变成柠条世界、绿色海洋时,晋西北以种植业为主的传统型、温饱型经济结构,将变成以林草业、畜牧业为主的生态型、小康型经济结构。支撑这种结构的,定是越割越旺的柠条和越来越多的羊群,而照亮这条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定是生态文明的火炬。(作者:河曲县委书记王书东)


最新推荐

江西王家大祠堂:规模
祠堂,很多人都知道,在南方是很常见的,它主要用于祭祀祖先 [详细内容]
- · 江西王家大祠堂:规模之大在全国极为罕见,
- · 他是湖北“王姓”最长寿的开国将军,打仗不
- ·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的开创者王永志院士逝世,
- · 恭祝全世界王氏宗亲网友端午节安康
- · 金门第十一届世界王氏恳亲联谊大会散记
- · 浙江百姓家谱研究会考察梅溪状元故里
- · 太子晋·王子乔与中华王氏始祖寻根
- · 余王共脉:一段坚守与回归的传奇
- · 贺泰国海南王氏宗亲会四十五周年庆典
- · 新城王氏溯源·“诸城之初家庄”确有其村
最新排行
- · 王姓宗祠对联门楣题辞
- · 吟族谱诗
- · 王氏宗祠通用對聯
- · 宁溪王氏诗词歌赋
- · 闽南王氏宗祠联之一
- · 福鼎召开赤溪楹联楼群全国征联大赛颁奖大会
- · 夏日诗词:何以消烦暑,端坐一院中
- · 中国历史上高水平的40首诗词
- · 王士进录安徽王懿修诗抄
- · 户县王氏先辈诗词辑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