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旧版回顾 | 王氏网论坛

世界王氏宗亲联谊交流寻根恳亲繁荣文化发展商企唯一官方门户网站

金门“胡子王”菜刀创始人王勇民

2013-01-24 14:38:56来源:原创

打印 字号: T|T

  ▲“大胡子”王勇民台海网11月23日讯(海峡导报记者 林靖东 通讯员 杨金丽 文/图)爽朗、健谈,一脸的大胡子,让人一看就印象颇深。而最让人感兴趣的,是他用自己的头像做产品的LO-GO。他,就是台湾金门“胡子王”菜刀的创始人王勇民。

  心疼父亲,他继承了父业

  王勇民祖上世代打铁造刀,父亲少年时就随长辈走街串巷挑担打铁,维持家人生计。1958年“八二三”炮战后,金门遍地都是炮弹,当地居民就把捡来的炮弹壳打造成菜刀,没想到这些火过的弹壳异常坚硬,打制出来的刀具特别锋利、坚硬。王勇民的父亲捕捉到这一商机,凭着多年打铁造刀的经验和技术,打造了第一代金门炮弹钢刀。

      上学期间每到寒暑假,王勇民就来到父亲的打铁铺里,跟随着父亲抡锤打铁。1976年,王勇民从台湾师范大学毕业,年轻气盛的他不愿接手父亲的事业,在外独自闯荡。他教过书,做过促销员,甚至还去做生意。三年后,父亲日渐年老体弱,王勇民觉得自己有责任承担起家庭重任,回到金门继承父业,用心打造菜刀。

    自创品牌,“大胡子”成特色    

      上世纪80年代中期,父亲把整个店铺交给他,王勇民当时就立志要将父辈事业做大,并决定创立自己的品牌。进入青年时期,大家看到满脸胳腮胡子的王勇民,都亲切称呼他“大胡子”,王勇民灵机一动,这胡子不就是最大的特色吗?于是,他决定把自己的产品注册为金门“胡子王”菜刀,LOGO就是自己的头像。

      经过多年努力,金门“胡子王”菜刀占到台湾菜刀市场的三分之一,还远销日本、东南亚等地,多次荣获海内外授予的“菜刀专利”、“刀具专利”荣誉证书。

    看中大陆市场,驻足厦门    

      无论金门还是台湾,都是弹丸之地,发展空间有限,生产条件也限制了产量提高。随着两岸交流不断深入,王勇民把眼光盯在了大陆上。

      1999年,王勇民在厦门新圩镇购置了15亩土地,建起了金门菜刀生产企业。他除了从金门运来大量的优等炮弹原材料外,还引进了先进的德国高科技制刀设备,将传统工艺和现代生产方式进行了有机融合。

      为了打响品牌,2006年起,王勇民先后在厦门会展南六路、沙坡尾成立了金门菜刀体验馆,2012年2月,又在黄厝海滨建起了占地4000多平方米的体验馆,成为许多来厦游客首选的金门旅游特色产品。至今,“胡子王”连续六年获评厦门金门最佳伴手礼。    

  (原标题:金门“胡子王”菜刀创始人:菜刀上自画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