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邦师范---王孙恭
王孙恭,字敬相,号恪亭,祖籍福清城头镇,情雍正十一年(1733年)出生于福鼎秦屿镇一书香门第。孙恭少年聪颖好学,十八岁考中秀才, 乾隆廿五年赴省城福州乡试中举,曾任建宁府政和县训导教官,在星溪、云根两书院讲学,造就许多优秀人才。其间大量收集了当地人文风俗景观,撰写了《政和县志》、《星溪集》,后移任漳州府诏安县教谕。在职时,多次倡导捐资,慷慨解囊,资助贫困学子学业,丙午年升任福州府教授,兼管福州鳌峰书院监院(负责乡试秀才们的考试)。
当时福州城西有西隐寺,停棺累累,孙恭为人仗义,不忍棺曝外,便捐银六百两,买地为坟埋葬计八十条具,并立碑记载亡者姓名、住址。另外他还置义田以赡养孤寡者。福州知府知其为人和才干,任命其为修学官及书院。在任上,孙恭还积极协助知府疏浚河沟,修缮城垣,料理军需诸公务,且都能尽心尽力,不辞劳苦。在鳌峰书院授课传学时,其学生成就较多,著名的有郑兼才(台湾府教授)、谢金銮(台湾嘉义县教谕、台湾县志总撰)、陈寿祺(嘉庆年间进士、鳌峰书院山长)等等。
秦屿地处海滨,常遭贼寇滋扰、洗劫以致城堡毁坏严重。为此孙恭曾多次致书参将施如宪、守备苏明登,并召集秦屿乡坤捐资修筑,加固城池,同时重视当地文风教育,携领其子王锡龄、王绍言及地方乡贤创办莲川,见山楼书院,龙门峡书院,一时期秦屿举人、贡生等生员层出不穷,其家室出现父子公孙六举人,叔侄兄弟五拔贡,一时轰动秦屿。晚年,孙恭不顾年老体弱,多次徒步登上太姥山,对其山势进行勘察绘图,编写了《太姥山续志》一书,为研究太姥山文化作出贡献。嘉庆六年,孙恭因操劳过度,病逝于官事上,终年六十九岁。其事迹载入当时的《福建通史良吏传》,同年下葬于店下象山富楼下,墓前有福建学政题名"海邦师范"的牌坊,有门生郑兼才、陈寿祺撰刻墓志,墓两旁对联"泽在胶庠神归蓬岛,进余兰桂世美梧桐",以示功绩。
王孙恭留有著作《太姥山续志》、《寄草庐无聊集》、《熊山学吼》、《星溪集》、《丹诏集》、《榕荫书屋集》、《乳香集》。


最新推荐

江西王家大祠堂:规模
祠堂,很多人都知道,在南方是很常见的,它主要用于祭祀祖先 [详细内容]
- · 江西王家大祠堂:规模之大在全国极为罕见,
- · 他是湖北“王姓”最长寿的开国将军,打仗不
- ·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的开创者王永志院士逝世,
- · 恭祝全世界王氏宗亲网友端午节安康
- · 金门第十一届世界王氏恳亲联谊大会散记
- · 浙江百姓家谱研究会考察梅溪状元故里
- · 太子晋·王子乔与中华王氏始祖寻根
- · 余王共脉:一段坚守与回归的传奇
- · 贺泰国海南王氏宗亲会四十五周年庆典
- · 新城王氏溯源·“诸城之初家庄”确有其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