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槐支派
褒公西入咸阳,传四世至綝公,綝有十子,第三子曒公为潞州刺史,曒公八传至言公,为唐滑州黎阳令,言公生彻,为后唐进士,官至左拾遗,彻公生祐,是为三槐王氏始祖。
王祐,字景叔,大名莘人。生于后唐同光元年(923年),卒于宋太宗雍熙三年(986年)。祐公少笃志词学,性倜傥,有俊气。后晋天福年中,以书见桑维翰,维翰称其藻丽,由是名闻京师。邺帅杜重威辟为观察支使。至后周,仕为魏县、南乐二县县令。宋太祖即位,擢拜监察御史,后加集贤院修撰,转户部员外郎。至宋太宗时,知河中、开封二府,以病请告,拜为兵部侍郎。祐公生逢五代战乱,历事后晋、后周和宋朝,皆以文武忠孝而显名。祐公宦居于汴梁城东时,筑室于仁和门外,尝手值三槐于庭院中,言称其子孙必有为三公者。后来王祐裔孙因之而称为“三槐王氏”。
王祐有三子:长懿,字文德,励志为学,举进士,太宗至道年间为袁州知州,有政绩;次旦;季旭,字仲明,真宗咸平年间为殿中丞,因兄旦官居宰辅,避嫌不任,后由判国子监出知颍州,卓有成绩。旦卒,由兵部侍郎出知应天府。
王旦,字子明,祐公次子,生于后周显德四年(957年),卒于宋真宗天禧元年(1017年)。旦公幼时沉默好学,有文采,深为乃父器重。太宗太平兴国五年(980年),进士及第,为大理评事知平江县后历工部尚书,同中书门下平章事,集贤殿大学士,加太保太尉兼侍中。旦公辅弼真宗,竭忠尽智,事嫂爱弟,深致众望。三槐王氏自旦公而始显。
旦公亦有三子,长雍,仕为两浙转运按察使;次冲,宋赞善太夫;季素。
王素,字仲仪,生于宋真宗景德三年(1006年),卒于宋神宗熙宁六年(1073年)。初以父遗恩为太常寺太祝,宋仁宗天圣五年(1027年),召试学士院,赐进士出身,官至屯田员外郎。后因事败,出知鄂州,仁宗思其贤敏,擢知谏院,迁天章阁侍制,淮南郡转运按察使,旋为龙图阁直学士。后知成都,为政务合人情,蜀人号其为“王公导断”。复知开封。治平初,西夏寇边,召拜端明殿学士。熙宁初以学士知太原府,入知通进银台司转工部尚书,卒谥懿敏。素公承秉家风,侍从仁宗三十余年,颇有名望。
素公有九子:厚、固、坚、巩、本、硕、凝、常、奥。其中巩公采风流,为一时所宗。与苏轼友善,苏轼因之作“三槐堂铭”,铺陈其事,极言三槐王氏枝繁叶茂,槐荫满庭。
三槐王氏自祜公以后,簪缨相继,历世为官,子孙分任各处,足迹遍于浙东之宁、绍、温、台等地。
三槐堂是王氏子孙繁衍最大的支派,在《中国家谱综合目录》的王氏家谱目录中,冠以“三槐堂”堂号的家谱目录,占有堂号的王氏家谱总数的40%左右。而南渡三沙王氏又是三槐堂支派中的重要一支。
三槐堂是北宋初年王佑在自家庭院手植三棵槐树而成名的,后人将王佑的曾祖父王言(唐末任梨阳县令)追尊为“三槐堂”王氏始祖。因此,三槐堂第一代为王言;第二代王厚(关于王厚公有争议,有关史书未载,有关家谱载有,暂以家谱为准);第三代王彻;第四代王佑(以上均为单传);第五代即王佑所生三子,长子王懿、次子王旦、三子王旭;第六代10人,即王懿生子王睦、王琼、王贽三人,王旦生子王雍、王冲、王素三人,王旭生子王粹、王质、王玄、王瑞四人;第七代即王佑的曾孙,有记载的共20人,他们是:王克、王准、王恰、王整、王检、王靖、王厚、王固、王坚、王巩、王本、王硕、王凝、王常、王奥、王毖、王规、王复、王元、王忖等,其中王固、王常、王奥、王巩是王素的儿子;第八代中王巩的儿子王皋,成为三槐堂南渡三沙始祖,也就是说,王皋的兄弟以及他的前辈均为其他支派的三槐堂王氏。
因此,所谓三槐堂南渡三沙王氏(以下简称三沙王氏),是指北宋末金兵入侵宋高宗南渡时,三槐堂第八代王皋(王巩之子,字子高,世袭殿帅府太尉)举家护驾孟太后,随宋高宗南渡长江,定居苏州荻扁乡(又称荻川),生三子:长子王易,字吾置,袭殿帅府太尉,迁昆山沙头一带,称东沙支;次子王泽(作为纟),字吾伍,世守荻扁乡,称中沙支;三子王盈,分居无锡白龙山一带,称西沙支。这三支三沙王氏后代几经迁徒繁衍,散居各地,至800多年后的民国初年,已经是枝繁叶茂。三沙王氏繁衍至今已有30多代,笔者所在的《尚儒王氏宗谱》属中沙支,笔者是中沙支第28代。据《尚儒王氏宗谱》记载,当时三沙王氏的东沙支、中沙支、西沙支各分支派的地域或分布如下:
(一)、东沙支
昆山沙头支 太仓在城支 半泾支
西门支 官长路支 金匮砖桥支
界泾支 鹅湖支 东湖堰头支
无射弓支 五牧杨村支 顾码头支
杨村支 秦塘泾支 吴县长沙山南濠支
东西两洞庭山支 木渎镇支 阳邑龙潭头支
江邑古塘阴古山支 万岁桥支 砂山支
宜兴涧溧支 无锡白沙圩支 杨家圩支
菱岸支 下高奚村支 在城真应堂巷支
东方庄支 后竹场支 曹庄支
(二)、中沙支
长洲县荻扁沙支 江阴清化沙支 苏郡大儒巷在城支
水潭支 陆安庄教车里支 华墅支
长兴尚儒支 吴县西华支 祝塘支
靖江东双华支 阳邑南宅镇支 常郡在城支
周城李家桥支 宜兴(氵鬲)南支 湖头支
(氵鬲)湖西后庄支 东置桥支 祝科支
湖荡桥支 杨堰圩支 荆溪谢庄支
溧阳破圩支 无锡横泾支 金匮梅里湾支
走马塘支 南北啸嗷泾支 鸿由支
(三)、西沙支
沙头支 江阴在城支 张桥港支
江阴东场支 在城支 江阴马家湖支
观庄支 宜兴和桥尖上支 南门长街支
宜兴诸村支 北门树巷支 荆溪塘东支
阚庄支 苏郡高桥支 秦塘泾高田岸支
赤湖宕支 中村支 司马墩支
梁塘桥支 泾头浜支 吴县鱼洋山支
排舍支 吴县窑里支 雁荡支
常熟宛山支 夏程荡支 常熟在城支
南塘支 常熟山塘泾支 王宅嘴支
长洲下墅支 万思桥支 鸡坑斗山支
北庄支 西沙分支 田岸支
西斗门杨家桥支 万安桥支 五牧富头浜支
石棣桥支 四宝里支 黄泥湾支
马塔浜支 堠山苏团桥支 奔巷支
寺巷日九里泾合支 下高西支 毛道桥支
丁塔支 东亭长漕合支 杨尖周泾合支
富安山下支 王二房桥支 荆溪堰口支
南庄支 瞻桥支 周墅支
麋巷桥支


最新推荐

江西王家大祠堂:规模
祠堂,很多人都知道,在南方是很常见的,它主要用于祭祀祖先 [详细内容]
- · 江西王家大祠堂:规模之大在全国极为罕见,
- · 他是湖北“王姓”最长寿的开国将军,打仗不
- ·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的开创者王永志院士逝世,
- · 恭祝全世界王氏宗亲网友端午节安康
- · 金门第十一届世界王氏恳亲联谊大会散记
- · 浙江百姓家谱研究会考察梅溪状元故里
- · 太子晋·王子乔与中华王氏始祖寻根
- · 余王共脉:一段坚守与回归的传奇
- · 贺泰国海南王氏宗亲会四十五周年庆典
- · 新城王氏溯源·“诸城之初家庄”确有其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