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旧版回顾 | 王氏网论坛

世界王氏宗亲联谊交流寻根恳亲繁荣文化发展商企唯一官方门户网站

“三沙”的由来

2013-01-24 14:29:13来源:三槐(三沙)西沙历史文化修续会

打印 字号: T|T

“三沙”的由来

  “三沙”是北宋贤相王旦字延龄先祖公,第三子素公25房孙辈中的第十四房孙子,名皋字子高,生於北宋元丰四年辛酉二月初二(公元1081年)於广西宾县,父巩字定国贬所。
    北宋靖康间,康王於南京即位,称年号为:“建炎”因护孟太后(钦宗生母)有功,封殿帅府太尉,赐府宅一所(胤祖出生於该宅)。
    建炎四年,高宗执意迁都临安,皋祖见“复国”无望,且与时相不合,辞呈不允,就隐居苏之荻扁,断绝与朝廷往来!(就韩世忠解职后会面一次,见西沙支祖学士公墓志铭邱宗撰)与渔夫为友与范成大为邻……
    皋祖:子三、长名易字吾置,袭授殿帅府太尉,镇守海虞,(江苏太仓)分居太仓沙头(今太仓县沙溪镇)为东沙支祖,其后代在太仓、昆山、常熟、上海郊县一带为多。
    次子:铎字吾伍,宫尚书郎,守皋公遗业,为中沙支祖,其后代大多在苏州府内及宜兴、武进一带为多。
    三子:允字吾曾,官显谟阁直学士,常州府府事提单,徒无锡县开化乡沙头(原无锡县南方泉塘前村)为西沙支祖其后代在无锡县原36个乡镇内及邻近的县、市。
    据光绪丙子版谱载:东沙、中沙、西沙祖公同一、合则“三沙”宗谱,  自元末东沙八世允和公创意“三沙”统谱、於明初合成(另文)东沙8工个大分支,中沙41个大分支、西沙168个大分支,东、西为盛!可谓“三槐堂”中最大的支脉大家庭!

东沙支的“沙头”今在何地?

 三沙总谱载:东沙二世祖、易祖迁昆山沙头。子孙散处海虞太仓、澄江等不可胜记……,我们寻访、查考多年均无果!
    2010年三月,偶尔翻得:2000年“江苏名镇世界”第三期王严先生发表:“沙溪古镇的发展”一文:沙溪镇位于江苏太仓市中部,距城区工8公里、东临长江、西依沪宜公路与昆山、常熟毗邻,距上海、苏州均70公里,地理位置相当优越。境内戚浦塘横贯东西,横沥河纵穿南北,境内几条主要公路在此交汇,每天都有开往上海、苏州、常熟、无锡直达班车,水、陆交通极为便利!
    沙溪古有:“沙头”“团溪”“印溪”“戚溪”之名称,1954年更名至今,她的历史至今有一千多年,据史志载:昔犹濒海,唐、宋时已有其村名:“涂菘市”到元朝时设“河泊所”始有“沙头”之名!

 

西沙支的沙头、坳西在何处?

 据明末清初西沙十九世抱承公於康熙简编写的“开化乡志”言明:沙头北起:沙木桥南岸南至太湖、西至太湖、东至浮沙头、该处有沙头山,又名白龙山,是南末惠济利民侯王越祖(西沙四世)旧壤、生、葬於此,久为兵火不到之处,其子孙因族居焉,居人栽梅种梨,植桃李每春明烂漫过履所至,真如万花谷中,片片落红,未许渔郎问渡,至侯十三世孙纳分十八景(即沙头十八景)景各有诗……
    又据邱宗(江阴人官至南宋副相)撰学士公墓志铭……过梁溪渴龟山先生祠,扁舟沙头,爱湖山风月之胜、廼卜居焉,作书堂三楹……
    坳西?即西山坳,现称席山头,上约30公尺之岗往西南二九路到拖山,再二九路往西是马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