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广东兴宁王氏和山派源流始祖的探讨
近接四川省宜宾泥南王氏宗亲告之:“他们与我福建王氏入闽始祖王翰有关系。”我查问该泥南王氏的先祖是哪里的源头来,他们说“是从广东梅州兴宁王氏中来,至今迁移四川宜宾已历时十四代。”我立即查阅了广东兴宁王氏宗谱,发现兴宁王氏总括为三大王氏流派,一,和山王氏源流,二,栅里王氏源流,三,黄陂王氏源流。与四川宜宾泥南有关联的是和山派,也就是说与我入闽始祖王翰有关联的。
兴宁王氏族谱的卷首第四十九页中关于和山王氏源流的记载较为混乱,其表现为:时间上差错较多,从王偁的记录中相差二三百年。从王偁的历官职场也有误处。从王偁的祖上来源误处更多。为了我王氏的脉源无误,准确,特与广东兴宁和山派的宗亲进行商榷与探讨。
王偁是我入闽始祖王翰季子。偁公生于一三七0年,卒于一四一五年,享年四十五周岁,卒后棺从京城运回福建永泰县(旧称永福)官烈山安葬于其父王翰坟茔的右侧。王翰公时任广东潮州路总管,回闽任职时元朝已灭,暂住泉州沙塘或沙堤,当时王偁才二岁。一三七一年元亡,翰公谢绝了泉州王氏宗亲的挽留,将长子伯,次子仲分别安排在泉州,晋江后,带上幼小的季子王偁前往福州永泰隐居,后陆续生四子修(早殇),又生五子伟。一三七八年明太祖朱元璋辟书再下,逼王翰出山就道,翰公不依,手持刀刃诀别,时王偁才九岁。
王偁其母刘氏夫人守节,抚教王偁。翰公友人吴海处士受翰公委托,严教王偁,王偁从小好学,聪慧过人,二十岁中举,获第六名,为国子生,当时列为闽十大才子之一。王偁进京考进士的途中,家中刘氏夫人殁,王偁上表请假回闽居丧六年。二十六岁后,王偁广交社会名流,学仕,以文名当世。《永乐大典》编篡总裁解缙常称王偁人品,才华,常在朝上说“偁公才华当在苏东坡之列,文亦相类。至于诗则竣轹汉,唐,非苏能及。”偁公所著《虚舟集》五卷全部编入清朝《四库全书》,偁公善书法,楷,行草书皆妙绝一时。王偁明朝永乐初已荐进京,授翰林院检讨,进讲经筵。修永乐大典时为副总裁官。解缙第一次蒙冤时株连王偁,解缙被下放到广西任职。一四0七年王偁也离开京城,充当英国公张辅为随军幕府,前往广西南部征战。一四一0年王偁与友人解缙一同北上,往与广东等地较长时间,历览了岭南的风光,写下了建议江西赣水拓河流经广东的建议给朝廷。解缙,王偁二人进京后,又遭第二次蒙冤,二人均被抓入大监牢,解缙被人用酒灌醉,丢于雪地中冻死,王偁等几人在牢中被折磨至死,年方四十五周岁。
王偁一生共娶妻三房,原配郑氏,续娶薛氏,侧室李氏,有记录中生子有王振,王拱等。一四二五年,明仁宗为解缙,王偁昭雪冤案,王偁公棺从京城运回闽永泰官烈山重葬,俗称《翰林墓》。从上述经历看,王偁如有在广东兴宁留下后代最早也是在二十七岁以后的事,估计最有可能的是在与解缙在广东滞留时期,所以对照兴宁和山派源流多处不符,只有王翰,王偁俩人是父子,隐居闽永福的地点相符。以上观点仅供兴宁和山王氏宗親参考,我们共同来论证我王氏的源流,以免出现差误,使后人误读误领会。如有不妥之处望请和山派宗親给予指导纠正,欢迎兴宁王氏和山派的宗親与我们联系,让我们在中华王氏总理事会的指导下,在王听兰会长的关心下,将我王氏源流,族谱书写的更清楚一些,留给后人更有价值一点。
王翰公后裔第二十一代传人,王文健 二0一二年十月二十日 联系方式:13507508253
注:入闽始祖王翰后裔分布:
闽:晋江沙塘一万多人,福州地区三千多人,泉州地区一千多人,漳州地区一千多人,龙岩地区二千多人,海外三千多人。如兴宁,四川宜宾是与我们共始祖的话就人数更多,地域更广。


最新推荐

江西王家大祠堂:规模
祠堂,很多人都知道,在南方是很常见的,它主要用于祭祀祖先 [详细内容]
- · 江西王家大祠堂:规模之大在全国极为罕见,
- · 他是湖北“王姓”最长寿的开国将军,打仗不
- ·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的开创者王永志院士逝世,
- · 恭祝全世界王氏宗亲网友端午节安康
- · 金门第十一届世界王氏恳亲联谊大会散记
- · 浙江百姓家谱研究会考察梅溪状元故里
- · 太子晋·王子乔与中华王氏始祖寻根
- · 余王共脉:一段坚守与回归的传奇
- · 贺泰国海南王氏宗亲会四十五周年庆典
- · 新城王氏溯源·“诸城之初家庄”确有其村
最新排行
- · 湖南王氏源流概述
- · 山东文登王姓
- · 《湖南双峰县同德王氏》“湖广填四川”名单
- · 江西会昌王姓的迁徙流布概况
- · 湖北省蕲春县王姓概览之一
- · 云南镇雄王氏寻源
- · 江苏泰州王姓的来源
- · 海南王氏族谱
- · 山东乳山王姓村庄略
- · 广西博白王村王氏寻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