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原王氏族谱家规

发布者: 汤勇| 家国网 摘要: 家之有谱猶邑之乘、郡之志、国之史也。唐以前董以专官,专司氏族。唐以后,宗法替,三世如路人,以秦越视,可慨也。夫宋有卢陵、眉山二先生
太原王氏家谱序(一修)
家之有谱猶邑之乘、郡之志、国之史也。唐以前董以专官,专司氏族。唐以后,宗法替,三世如路人,以秦越视,可慨也。夫宋有卢陵、眉山二先生,立谱法,使五服九服之义,明大宗小宗之法,著百世不迁,五世则迁,与祠並重。谱之义,綦详且密矣。稽王氏,周灵王太子晋,孝行足称,后裔遂以王为氏。迄汉,陵公,为右丞相,骏公,谏议大夫。晋,祥公,孝事继母,卧寒冰得双鲤,官至太保。羲之公铁画银钩,书法入神。衍公仕至司徒。唐,勃公,文章称四傑。宋,祜公,兵部侍郞,岩叟公为侍御史。至十朋公,号梅溪,派居乐清,廷对第一,激浊扬清,为真御史。历代显宦闻人,筆不胜书。今章旦横山,国顺公之子宗寅,由乐迁青,系梅溪之嫡派也。康熙甲寅(1674年),迄今传世六,历年百馀,子姓繁昌。其曾孙德光(肇忠)、德修(肇瑞)、光魁(思尧)等,本年秋,请阜阳周先生名丰者,编葺家乘。谱成,以乞余序。余操管城,略书片语以为王氏券。呜呼,族之无谱,如冥冥夜行,不知根蒂。今王氏譜成矣,父与父言慈,子与子言孝,兄与兄言友,弟与弟言恭,一家仁让之风,勃然而生,将見子子孙孙,奋志青雲,联镳皇路,余不禁憬然望,怿然喜,是为序。
时 乾隆五十六年辛亥岁(1791年)菊月下浣 糓旦 岁进士候选训导眷弟叶逢泰顿首拜撰
▲修谱之义,悉遵司马迁史记、班固汉书之例,前有序文,中立枝图,后有大小传。讳下书行、书名、书字、书号、书功名、书官职、书生死,并婚娶、适配、葬所,以便征考。
▲修谱之法,古有欧苏二式。欧式以左右分长次,苏式以前后分长次。一以序昭穆,一以顺昭穆,其理一也。今兼欧苏二式。
▲修是谱,自乐清左原徙团川,转迁永嘉菰溪之祖先,均作外纪。以迁居本地者为始祖作内纪。
▲支图五世提纲者,法示五服之义;九世再提者,法示九服之义。至九世以下,乃小宗之法,示千万世不外此例。
▲昭穆之典,古以一世为昭二世为穆,三世四世亦然,如此之义久弛,今行序之立,次第不紊,颇近古意。要其归,皆所以秩尊卑,辨名分。故曰:今行序,即右之昭穆。
▲谱图,长子接书于父下,而众子,以次比长子而书之于左。长子之长子,又接书之,长孙又接长子之长子而书之,略叙小宗之意。
▲谱图,嫡子虽少,得书父下;庶子虽长,不得书。若无嫡子,则以庶子之长者书之。
▲本族枝派无缺者,合于本房昭穆相应绍继,否则于本族去立。不许擅收异姓末流,不已,因亲而取,必其行第相当,亦俟已承。
▲户役,娶妻生子,会众详覈方许入谱,不许乱收异姓以混宗族。
▲谱法,嫡不承继,亦不得一人两承,嗣后宜遵此例。
▲本姓承本姓祀者,名下载明承某公祀,以便查阅;本姓出继异姓者,名下载明出继某处某姓,便归宗,亦以谨婚娶。
▲图内,长而成人婚娶者,乏嗣而死,本姓有可承者,则书嗣子或书祀子。异姓入继者,必书伊之本姓,而作继子。无者,不再提。
▲图内,幼未成人而死者,名下注一夭字,俾后人不得妄议再承。
▲本族子孙自幼出承他人祀者,只于父名下见之,不列行第。如归宗者,仍以同姓礼待之。
▲派系行支俱用赤笔,惟外姓入继者,另用蓝笔,所以别正绪严宗派也。如出继归宗者,仍用赤笔,推原共宗不共宗,无得混乱。
▲图后有讳者书讳,有字者书字,有号者书号。无者姑闕,不敢驾空。
▲图内有单名双名,子孙与先人同名者,宜审择改避,若隔房远代者,难拘此例。
▲妇人夫死再醮者,夫下书名改嫁以其义绝也。至子下,或书嫁母某氏出者,盖子无绝母之道也。
▲女子已适,夫死再醮者,父讳下只书初适某门,不必多赘。重从一而终之义也。
▲谱牒枝派,嗣续无人,虽世远人亡,亦宜存记,不可埋没。
▲先世嘉言懿行、建功立业,及有功名官职封赠,得以建坊竖旗者,当作传记。若学问精通,文词工雅者,亦宜载入,使子孙得知效法。
▲本族姑媳及出适女子,夫死孀居守志抚孤绵祀者,报举旌褒从实表扬,以重贞节。
▲子孙各宜务本力农,以耕读为业。无习僧道贱技戏优隶卒之役,违者不录。实有道行,不在此例。若有男女悖乱忤逆,鼠窃非为,娼妓淫污,玷辱宗族者,宜削其名不准入祠,以为后人儆。
▲嫁娶不可徒慕富贵,但择其故家旧族门第相当。其子知礼,即可配之;其女颇知妇道,便可娶之。
▲守谱子孙须当珍重,遇水火事变大故,当先救护,无致损失。
▲按社会之进步,法律之精神,凡生子养子继子招子与女儿一视同仁,不作红蓝笔之分。(本条为1994年五修宗谱时添加)


最新推荐

江西王家大祠堂:规模
祠堂,很多人都知道,在南方是很常见的,它主要用于祭祀祖先 [详细内容]
- · 江西王家大祠堂:规模之大在全国极为罕见,
- · 他是湖北“王姓”最长寿的开国将军,打仗不
- ·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的开创者王永志院士逝世,
- · 恭祝全世界王氏宗亲网友端午节安康
- · 金门第十一届世界王氏恳亲联谊大会散记
- · 浙江百姓家谱研究会考察梅溪状元故里
- · 太子晋·王子乔与中华王氏始祖寻根
- · 余王共脉:一段坚守与回归的传奇
- · 贺泰国海南王氏宗亲会四十五周年庆典
- · 新城王氏溯源·“诸城之初家庄”确有其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