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旧版回顾 | 王氏网论坛

世界王氏宗亲联谊交流寻根恳亲繁荣文化发展商企唯一官方门户网站

谱牒知识

2013-01-23 22:18:36来源:互联网茶堂香客整理

打印 字号: T|T

    1、  谱的含义

      古代对谱的解释大致可分为三类;

    一、《说文》解释:“籍录也。”

    二、《张守节正义》解释:“布也,列其事也。”

    三、《旧唐书经籍志》解释:“谱系以纪世族继序。”

    概括说,谱总的含义是指按事物的类别系统的编成定则的表册、样本、书籍,以作示范或寻检,就像查字典,按图索骥。达成本体系中找到所需内容的目的,具有系统、规范、简洁、明瞭,并具有实用性、完善性。

    如:年谱、家谱、棋谱、乐谱、图谱、便方、XX典藉、纲鉴、规程、体系等等。

    2、  牒的含义

     牒,《说文》解释:“札也。”古代用于写字的木板为札,所以用木片写成的书版就叫牒。继而出现了玉牒、金牒。也可引申为公文、凭证、旨意、通告。

      如:通牒、度牒、文牒、证件、证券、关文、卡件、证书、文凭、字据。

    3、  谱牒

    谱牒一词在先秦时代就出现了。《史记》中,太史公自序第七十中写道:“维三代尚矣,年纪不可考,盖取之谱牒旧闻。”说明谱牒在汉朝就早已存在。但早期的谱牒是专记帝王诸侯世系的史籍,后逐步向民间发展。

     概括说,用来专门记载和叙述本族、本事情、本体系发展的,人、物、事、名、号、规、法,并按一定的规则系统的表述递延世系的书籍,即谱牒。

      如:世家、世本、玉牒、宗谱、族谱、家谱、支谱、家乘、家传、郡谱、官修谱、私修谱、规程、制度、规范、标准、规定等等。

     根据考古发现,认为自有最早文字出现开始,就产生了谱牒特征的记载。如《甲骨档案(库1506)》所刻的商代“兜”直系的家谱。

 

   (二)帖的起源

 

    削竹书名【简】,古代没有纸写在竹木上的叫{简}。布帛书疏为【帖】,写在布帛上的叫{帖}。铭功记事的石刻曰【碑】。

    帖:用简短的言词书写的简帖,如军帖、名帖、请帖、喜帖、丧帖等等。

唐宋元时试题叫帖,周朝八百年帖很盛行。(参考《辞源》526页)

    如:晋*王羲之的《快雪时晴帖》、晋*王献之的《中秋帖》、梁*武帝的《异趣帖》、唐*欧阳询的《卜商贴》、唐*怀素的《论书帖》、宋*苏轼的《春帖子词》、宋*米芾的《烝徒帖》、元*赵孟頫的《无逸帖》、元*俞俊的《复德翁书帖》等等。

 

                                                   参考:中华五千年民俗流变(郭璞著) 

                                                         谱牒知识问答 (李道生著)  

                                                         秘藏本-----集腋通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