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王氏研究中心王听兰会长在第二届中华大族谱国际会议上的发言

保护中华民族文化遗产刻不容缓 ——兼论保护中华王氏文化遗产有关任务
一、保护中华民族的文化遗产是刻不容缓的任务
我国文化遗产蕴含着中华民族特有精神价值、思维方式、想像力,体现着中华民族的生命力和创造力、是各民族智慧的结晶,也是全人类文明的瑰宝。保护文化遗产,保持民族文化的传承,是联结民族情感纽带、增进民族团结和维护国家统一及社会稳定的重要文化基础,也是维护世界文化多样性和创造性,促进人类共同发展的前提。加强文化遗产保护,是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
姓氏文化又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主要标志之一,作为姓氏文化主体中的家谱文化与国史、方志构成了中华民族历史文化的三大支柱。自古以来,中国浩瀚悠久的历史文化长河中,家乘谱牒是宝贵文化遗产中的一枝奇葩,哺育了一代代推动中国历史前进的中坚和民族精英,谱写了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乐章。可以说家谱文化是中国文化的缩影。它与我国历史的社会演进,文明起源,民族融合以及历代政治、经济、文化等发展和变革,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
因此,研究姓氏文化和家谱文化是深刻认知中华民族文化本色,以世界眼光和历史眼光树立起自觉的文化主体意识,展示并弘扬民族精神的重要体现;并必将在构建和谐社会,增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进而成为我国综合国力的重要因素中发挥重要作用。
王姓作为我国的大姓之一(据2007年公安部统计,王姓在人数上是我国的第一大姓)。研究王氏文化在研究我国姓氏文化中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在弘扬我国悠久的历史和民族精神等方面将会发挥一定的重要作用。
王氏先民与各姓氏先民一起,在共同创造灿烂的中华民族悠久历史文化中占有重要地位,在数千年历史长河中留下了极为丰富的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
文化遗产是不可再生的珍贵资源。但是,随着经济全球化趋势和现代化进程的加快,我国的文化生态正在发生巨大变化,文化遗产及其生存环境受到严重威胁。许多古建筑、古遗址及风景名胜区整体风貌遭到破坏。有的由于过度开发和不合理利用,许多重要文化遗产消亡或失传。因此,加强文化遗产保护已经是刻不容缓。
我们通过八年多中华王氏文化的研究,收集了大量丰富的王氏历史文化资料,也发现了一些文化遗产正在遭受人为的破坏和自然的侵蚀。一些宏大的古建筑塌倒在荒草废墟中,一些文物无人管理被偷盗严重,有的被拆迁破坏,有的虽然局部修复或者开发但没有恢复历史面貌,也有一些人造景观改变了历史面貌。许多谱牒资料散落民间而处于有形或无形的流失;非物质文化资料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因此抢救和保护王氏历史文化遗产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步。
初步调查下列王氏文化遗产项目应采取抢救与保护措施,并进一步开展认真调查具有重要价值的王氏文化遗产资料,大力宣传有效的保护,以弘扬中华王氏的悠久历史文化,使之充分发挥传承中华文化,提高人民群众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增强民族凝聚力,促进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重要作用。
二、需要开展保护的王氏物质文化遗产有关内容
本文所例举的是我们目前所掌握的需要修复保护的项目,包括已经局部修建开放使用,但仍应进一步恢复与保护的项目。对于建国后已经修复得较好而且已经作为旅游景点开放利用的项目,则不列入本文,如:浙江绍兴的兰亭、金庭观、伯府遗址(王守仁府第)、阳明墓,余姚的王阳明纪念馆,上虞的王充墓,贵州的状元桥、阳明洞,四川的王建墓、报恩寺,福建的王审知墓,江苏苏州的拙政园,湖南的王夫之墓,河南的王樵洞,江西南昌的滕王阁,陕西的重阳宫,山西的重阳殿,安徽休宁的三槐堂宗祠,等等。今后若再收集到具有重要价值的文化遗迹需要保护复建的,另作补充。
(一) 按王氏源流划分的物质文化遗产
A、 太原王氏源流古迹
1、山西太原的晋祠和子乔祠 ;
2、山西灵石王家大院 ;
3、江西婺源的——武口“王氏宗祠”和漳溪的“敦伦堂王氏宗祠” ;
4、浙江湖州灵湖镇的“世德堂状元府” 。
B、琅琊王氏源流古迹
5、山东临沂孝友村的王祥遗迹;
6、南京乌衣巷;
7、江西吉安泰和县的“五朝元老宗祠”;
8、安徽祁门新安王氏遗迹。
C、三槐王氏源流古迹
9、河南开封三槐堂;
10、山东莘县三槐堂;
11、江苏苏州三槐王氏南渡始祖王皋遗迹;
12、浙江长兴尚儒王氏文化遗迹;
D、开闽王氏源流的文化遗迹
13、开闽王氏是琅琊王氏中唐末五代十国期间,以王潮、王审邽、王审知三兄弟,在福建八闽土地建立了闽国(当时十国之一)的王氏大族。
E、其它源流王氏文化遗迹
除上述太原、琅琊、三槐、开闽等四大王氏源流古迹外,其它有的源流尚未清楚的王氏支族也有许多文化遗产,有待调查与保护,现举以下二例:
14、王昭君遗迹;
15、天津王家大院。
三、王氏谱牒资料
中华文明是世界古代文明中唯一没有中断,连续五千多年发展至今的文明。其主要原因之一是中华民族特有的家谱文化。家谱是记载同宗共祖的血缘集团世系、人物、事迹的历史图籍。它与正史、方志构成中华历史大厦的三大支柱,是中华民族悠久历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极为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我国早在伏羲时代就有结绳记事、婚姻有别,以同一血缘集团为团聚的部落,以最原始的形式反映血缘传承。殷商时期就有甲骨文记载的帝王家族的世系传承。西周时期就有在鼎上记载帝王家族的历史。春秋时期就有用竹编为当时有关诸侯国的历史记载,孔子则总结汇编了著名的《春秋》。西汉司马迁则编著了著名的文献《史记》,到了两晋南北朝时期则开始有姓氏谱牒,隋唐则盛行官修谱牒,到宋代则开始民间各姓氏的修谱活动。
王氏家谱是记载中华王氏大族历史的文化宝库,仅2009年出版的上海图书馆编撰的《中国家谱总目》中,王氏家谱就有2512种。
中华王氏文化研究中心是2007年5月开始提出编撰全国性的《中华王氏大成总谱》。我们是在经过六年多时间对中华王氏文化、家谱和王氏主要干流世系的研究实践的基础上,才决定编撰《中华王氏大成总谱》(简称《大成总谱》),并将采用高科技的数字化网络技术,编撰成既具有传统家谱特色,又采用高科技创新模式的现代化大成族谱。由于我们与武汉大族谱数字科技有限公司的合作,我们有信心完成和实现《中华王氏大成总谱》的编撰并将它创建为我国家谱文化品牌的宏伟愿望。
A、《大成总谱》的构成,按王氏源流大干枝系的特点,分成以下三部分:
1、《中华王氏大成总谱卷首》:从黄帝至太子晋的干系阐述,和除太子晋以外其它王姓来源及其主要支派的阐述。
2、六大系总谱:在中华王氏大成总谱卷首下分撰六个大系总谱。
(1)、《太原王氏总谱》:从太子晋至太原王氏祖王威以下的支派世系。
(2)、《琅琊王氏总谱》:从琅琊王氏祖王元以下的支派世系。
(3)、《三槐王氏总谱》:以王言为始祖的三槐王氏的支派世系。
(4)、《开闽王氏总谱》:以王潮、王审邽、王审知三兄弟为始祖的支派世系。
(5)、《和派王氏总谱》:除太子晋王氏源流以外的其它王氏源流世系;
(6)、《寻源王氏总谱》,将暂时无法连上上述总谱世系源流的支派纳入该谱。
3、总谱的起止端:《六大系总谱》中各总谱均以确立为该大系的始祖为起端,如太原王氏以太子晋为起端;琅琊王氏以王元为起端;三槐王氏以王言为起端;开闽王氏以王潮、王审邽、王审知三兄弟为起端;和派王氏以确立为王姓的始祖为起端。大系总谱的终端均以他们所属的地区总谱或支谱始祖为其终端。
4、各个支谱:以上六个大系总谱下的全部各支谱,即中华王氏的全部支谱。
B、配套编绘《中华王氏世系总图集》:在编撰《中华王氏大成总谱》的同时,配套编绘出版五个相应的世系总图:
1、《中华王氏统宗世系大总图》;
2、《太原王氏世系总图》;
3、《琅琊王氏世系总图》;
4、《三槐王氏世系总图》;
5、《开闽王氏世系总图》。
C、完成时间,计划在2015年完成《中华王氏大成总谱卷首》与六大系总谱。至于凡能编撰的各个支谱,争取在稍长时间内全部入编。
四、氏非物质文化遗产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各族人民世代相承、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和文化空间。非物质文化遗产既是历史发展的见证,又是珍贵的、具有重要价值的文化资源。我国各族人民在长期生产生活实践中创造的丰富多彩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民族智慧与文明的结晶。保护和利用好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对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我们中华王氏除了有与各民族各姓氏相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外,也有许多独特的非物质文化应予调查、收集、总结,并运用文字、语言、录像、数字化多媒体等各种方式进行真实、系统和全面的纪录,建立档案和数据库,并按国家有关规定申报登记。需要调查、收集、保护的王氏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初步考虑有如下:
1、国务院办公厅国办发[2005]18号《关于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中规定的内容、项目。
2、王氏先人在婚姻习俗、礼仪、祭祀仪式等方面有优秀文化价值的内容。
3、王氏有关名人、伟人的精神。如太子晋从疏导为主的治水方法应用到治理国家的方略。在王氏历代名人如王翦、王霸、王祥、王导、王羲之、王通、王祜、王审琦、王旦、王守仁……等历史名人,所体现的在忠义、兹孝、与时俱进、严谨治学、理学、道儒学、军事学等方面都有崇高的精神面貌,需要认真总结,传承后世。
4、与家谱文化有关的寻根文化是介于物质文化与非物质文化之间的。
在当今和平盛世,同编修家谱热潮的同时掀起了的寻根热潮,为了追溯自己的文化之根与血脉相承,从海内到海外出现了一股寻根热潮,其实这也是一种精神向往和文化认同。当寻到自己的上世先祖源流时就能放心地编到自己的家谱中,成为物质文化。在尚未找到自己的文化之根时,还不能用准确的文字记载时,则属于非物质文化范畴。
因此,面对海内外强烈的寻根要求,我们研究中心正在组织力量从事这项重要工程,并成为我们收集、调查和帮助寻根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内容。


最新推荐

江西王家大祠堂:规模
祠堂,很多人都知道,在南方是很常见的,它主要用于祭祀祖先 [详细内容]
- · 江西王家大祠堂:规模之大在全国极为罕见,
- · 他是湖北“王姓”最长寿的开国将军,打仗不
- ·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的开创者王永志院士逝世,
- · 恭祝全世界王氏宗亲网友端午节安康
- · 金门第十一届世界王氏恳亲联谊大会散记
- · 浙江百姓家谱研究会考察梅溪状元故里
- · 太子晋·王子乔与中华王氏始祖寻根
- · 余王共脉:一段坚守与回归的传奇
- · 贺泰国海南王氏宗亲会四十五周年庆典
- · 新城王氏溯源·“诸城之初家庄”确有其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