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晋升仙图

洛阳东南30多公里的偃师县府店乡府店村南,突兀拔起一座土山,名叫缑山,这就是传说中太子晋升仙的地方。
山巅,现仍存有高7米、宽1.56米的升仙的太子碑。唐圣历二年(公元699年),武则天由洛阳出发,赴嵩岳封禅,途中留宿缑山,游览了刚刚竣工的升仙太子庙,亲自撰文并书写了这篇碑文。碑于同年六月成,立于升仙太子庙大殿之前。庙今已荡然无存。
升仙太子碑碑额“升仙太子之碑”六字,笔划丝丝露白,为唐代少见的飞白体题额。碑文中用有武天时期新造的字,保存了我国文字改革史上的有趣资料。碑文的上下款和碑阴的《游仙篇》杂言诗、题名等,均由当时名家所书,故该碑被历代书法爱好者誉为珍品。
洛阳市古墓博物馆西汉卜千米壁画墓的外山墙内侧,绘一人头鸟身像,面目姣好似美男,两翼上举欲高飞,专家考证即为太子晋升仙图。
东周灵王的太子名叫晋。他虽然出生在皇宫里,却不喜欢那醉生梦死、繁文缛节的宫廷生活。随着周王室的日益衰弱,诸侯国的日渐强盛和纷争,他更感到世事如梦,荣华似云,向往起与世无争的闲逸生活了。他经常跑出深宫,在田野上吹着笙歌游玩,他吹起凤凰鸣唱的声音,清亮婉转,引得农夫都忘了锄田。
有年金秋,太子晋骑着一匹高头白马,佩带宝剑,携着弓箭,独自出了洛阳城,信马往南边游来,田野秋色,让太子晋觉得心胸欢畅。
忽然,太子晋望到一头金鹿在草丛中悠闲地啃草。他心一喜,张弓搭箭,“飕”地射出去,箭中在金鹿的胯上。金鹿弹起多高,落地后撒腿就跑。太子晋纵马紧追。看看追到一座孤山峰上,金鹿在一片野菊丛中一闪不见了。
太子晋射猎之意不在猎物,在于娱心。不见了伤鹿,他并不在意,却被山顶上那清清的一潭泉水和浓郁的菊陶醉了,心旷神怡。
忽然,菊丛一动,飘然而出一位鹤发童颜的长须老人,老人身后躲着那只带箭的金鹿。
“你是?……”太子晋惊讶不已。他记得刚刚看过菊丛了,包括这不大的山顶平台,并没有人影呀!
“贫道是嵩高山浮丘公。太子不在宫中,何以独自到这荒野山巅?”老人答问。
太子晋又是一惊,他早就听闻道士浮丘公道行深厚,是世外异人,没想到会在此相遇,连忙下马施礼:“我出城找猎,无意射伤您的仙鹿,还望谅恕。”
“哈哈哈!”浮丘公仰天一笑,“这就叫不打不相识吧!不妨,不妨。”说着,指尘朝金鹿一指,鹿身上的箭便没了影,箭伤也不无踪迹。
太子晋看了,略一思索,上前跪下说:“久闻仙长大名,不知能否收我为徒?”
浮丘公说:“你身为太子,将来位居人首,岂能吃这山野之苦?”
“那些不过是过眼云烟。我意早决,还望仙长收留!”太子又是深深一拜。
浮丘公其实早知太子心意,就拿指尘朝身旁泉潭一指,说:“只要有心,就和白马同饮此水,随我来罢!”言毕,跨上白鹿,径向空中而去。
太子晋慌忙牵白马饮了泉水,顿觉气爽身轻,再看白马,已变成一只洁白 丹顶仙鹤。太子高兴得连忙跨仙鹤,只见鹤翅一展,载着他向空中飞去。太子急于追赶浮丘公,乘鹤时太匆忙,那剑柄上的绳子挂在酸枣刺上也顾不得解,鹤一腾飞,绳挣断了。
太子晋追上浮丘公后一块上了嵩山,也修炼成了仙人。后来,太子晋还带了徒弟,叫崔文子。太子晋曾变化成白蝉和大鸟测试他徒弟的仙根。这崔文子运气差,学不成仙,可也落个医道大进,那丸药名闻天下,治好不少病人。这是杂话。
再说砂子晋上山三十年,见朝中不断派人在国中寻找他,搅得官民不宁,就转告家人,七月七日在那成仙的山上现形。届时,他果然乘着白鹤,在祥云簇托、仙乐伴奏下来见了家人,然后飘然而去。
家人拉不住虚无飘渺的太子晋,只找到了酸枣刺上挂着的半截系剑丝绳。系剑柄之绳名“缑”,时人就将这孤山峰唤作“缑山”,并一直传到了现在。山上那泉池还在,人称饮马池或饮鹤池,只是泉已干涸,仙水再无。


最新推荐

江西王家大祠堂:规模
祠堂,很多人都知道,在南方是很常见的,它主要用于祭祀祖先 [详细内容]
- · 江西王家大祠堂:规模之大在全国极为罕见,
- · 他是湖北“王姓”最长寿的开国将军,打仗不
- ·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的开创者王永志院士逝世,
- · 恭祝全世界王氏宗亲网友端午节安康
- · 金门第十一届世界王氏恳亲联谊大会散记
- · 浙江百姓家谱研究会考察梅溪状元故里
- · 太子晋·王子乔与中华王氏始祖寻根
- · 余王共脉:一段坚守与回归的传奇
- · 贺泰国海南王氏宗亲会四十五周年庆典
- · 新城王氏溯源·“诸城之初家庄”确有其村
最新排行
- · 鬼谷子王诩
- · 明清时期莱阳蚬子湾王氏名人
- · 《旧唐书》王姓人物
- · 闽南王氏人物志
- · 琅琊王氏历史名人·王弘(附子王锡)
- · 明朝开国功臣太原郡侯王胜公传
- · 明初猛将定远侯王弼
- · 《晋书》王姓人物传
- · 王禹偁世系研究
- · 明朝武德将军王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