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炉夜话》作者王永彬是宜昌人
三峡新闻网(三峡晚报)(记者冯汉斌)由中国文化部主管、国家图书馆主办的核心刊物《文献》杂志,在今年第一期刊发了由王洪强、周国林署名的《族谱中关于〈围炉夜话〉作者王永彬的资料考述》一文,通过《王氏宗谱》及其他史料对证,缜密论证出《王氏宗谱》所载之王永彬即《围炉夜话》作者,从而力挺《围炉夜话》作者王永彬是宜昌人这一结论。
《文献》杂志是中国学术界权威刊物,也是中国古代历史文献方面的核心刊物,在学术界具有很大影响。著名文史专家安平秋、李学勤、李致忠、傅璇琮、傅熹年和詹福瑞是该刊的学术顾问。据作者之一、华中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周国林称,《文献》季刊实行的是双向匿名专家审稿制,这篇长达六千多字的学术论文得以发表,表明学术界认可文章结论——《围炉夜话》作者王永彬是宜昌宜都人(古属枝江)。
该文透露,《王氏宗谱》(以下简称 《宗谱》)为明清以降湖北咸宁王氏及后来徙居枝江石门村等地王氏支系的合族之谱。据载,咸宁王氏早先即存有旧谱,本谱是在道光二十七年(1847年)、光绪十五年(1889年)两次编修的基础上,于民国十年(1921年)第三次编修而成,堂号为三槐堂。《宗谱》的编修体例按欧苏法式,内容丰富严整,据实撰述,确凿可靠。
枝江石门村所在的枝城镇今属湖北省宜都市,现存的一部《宗谱》刻本即收藏于当地王氏后人家中。《宗谱》共六卷,其中卷一为合谱序言、姓氏源流、凡例、家规、派行、编修人名目、宗祠记、宗族地产契约、王永彬杂著及部分族人传记;卷二为 《枝江石门村王氏支谱》,重点是王永彬的生平事迹及语录;卷三前半部分为族人传记;卷三后半部分至卷六为咸宁王氏及其支脉族人的谱系吊图和生平事实。
该文从两个方面确认《王氏宗谱》所载之王永彬即《围炉夜话》作者。其一,《宗谱》有关记载与国家图书馆藏本目录及地方志史料相一致。从国家图书馆藏本目录来看,王永彬一生勤于著述,除《围炉夜话》之外,还撰有《音义辨略》、《六书辨略》、《禊帖集字楹联》、《朱子治家格言注》、《先正格言集句》、《历代帝统年表》、《孝经衬解》等七部著作各一卷。以上八部著作合编为《桥西山馆杂著》八种,国图所藏为清咸丰同治间刻本。其二,《宗谱》有关记载与《围炉夜话》文本内容相一致。更有说服力的是《围炉夜话》的正文,《围炉夜话》第155则云:“念祖考创家基,不知栉风沐雨,受多少苦辛,才能足食足衣,以贻后世。为子孙计长久,除却读书耕田,恐别无生活,总期克勤克俭,毋负先人。”这两句格言与《宗谱》卷二中枝江石门村王氏的 《宗祠楹联》一字不差,且在《宗谱》上的落款为“宜山公(即王永彬)题”。这直接说明《围炉夜话》中录有王永彬的治家心得。按《围炉夜话》序言所述,该书是岁晚务闲之际,作者与家人寒夜围炉时言语心得之集录,自然包含有 “可为子孙法守者”,故而《宗谱》上出现类似语句也就理所应当了。
此外,《宗谱》上与王永彬事迹有关的刑部主事监利人王柏心、荆州知府安徽望江人倪文蔚、枝江县令江苏镇洋(今江苏太仓)人朱锡绶与浙江镇海人孙承谟、安康等地知县松滋人熊文澜、枝江教谕湖北汉阳人黄元吉等,都是见诸《清史稿》或地方志的人物,在生活时代和地域上与王永彬相合,有关记载自然也是信而有征的。
据以上论证,可以判定,《宗谱》所载的王永彬即《围炉夜话》作者无疑。


最新推荐

江西王家大祠堂:规模
祠堂,很多人都知道,在南方是很常见的,它主要用于祭祀祖先 [详细内容]
- · 江西王家大祠堂:规模之大在全国极为罕见,
- · 他是湖北“王姓”最长寿的开国将军,打仗不
- ·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的开创者王永志院士逝世,
- · 恭祝全世界王氏宗亲网友端午节安康
- · 金门第十一届世界王氏恳亲联谊大会散记
- · 浙江百姓家谱研究会考察梅溪状元故里
- · 太子晋·王子乔与中华王氏始祖寻根
- · 余王共脉:一段坚守与回归的传奇
- · 贺泰国海南王氏宗亲会四十五周年庆典
- · 新城王氏溯源·“诸城之初家庄”确有其村
最新排行
- · 鬼谷子王诩
- · 明清时期莱阳蚬子湾王氏名人
- · 《旧唐书》王姓人物
- · 闽南王氏人物志
- · 琅琊王氏历史名人·王弘(附子王锡)
- · 明朝开国功臣太原郡侯王胜公传
- · 明初猛将定远侯王弼
- · 《晋书》王姓人物传
- · 王禹偁世系研究
- · 明朝武德将军王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