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真教创始人:王重阳
王重阳(1112~170)中国金代道士。全真教创始人。原名中字,字允卿。后改名世雄,字德威 。入道后 ,改名嘉,字知明 ,号重阳子。祖籍陕西咸阳大魏村,出生于庶族地主家庭,后迁终南县刘蒋村。
王重阳(1112~1170)中国金代道士。全真教创始人。原名中字,字允卿。后改名世雄,字德威 。入道后 ,改名嘉,字知明 ,号重阳子。祖籍陕西咸阳大魏村,出生于庶族地主家庭,后迁终南县刘蒋村。幼好读书,后入府学,中进士,系京兆学籍。金天眷元年(1138),应武略,中甲科 ,遂易名世雄。年 47 ,深感“天遣文武之进两无成焉”,愤然辞职,慨然入道,隐栖山林。金正隆四年(1159),弃家外游,自称于甘河镇遇异人授以内炼真诀,悟道出家。金大定元年(1161),在南时村挖穴墓 ,取名“活死人墓”,又号“行菆”,自居其中,潜心修持 2 年。三年 ,功成丹圆 ,迁居刘蒋村 。七年 ,独自乞食,东出潼关 ,前往山东布教 ,建立全真道 。其善于随机施教,尤长于以诗词歌曲劝诱士人,以神奇诡异惊世骇俗。在山东宁海等地宣讲教法。同时,先后收马钰、孙不二、谭处端、刘处玄、邱处机、郝大通、王处一为弟子,遂后建立全真教团 。收弟子 7 人,后世称全真教七真人 。十年携弟子马钰、谭处端、刘处玄、邱处机4人返归关中 ,卒于开封途中。葬于终南刘蒋村故庵(今陕西户县祖庵镇)。
王重阳主张儒、释、道三教平等,三教合一,提出“三教从来一祖风”的融合学说。全真教内以《道德经》、《孝经》、《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为必修经典 ,认为修道即修心 ,除情去欲 ,存思静定、心地清静便是修行的真捷径。所以,全真道不崇尚符箓,不事黄白炼丹之术。大定九年十月,与弟子马钰﹑谭处端﹑刘处玄﹑邱处机四人西归,次年一月殁於大梁(今河南开封)。葬终南刘蒋村故庵(今陕西户县祖庵镇)。金章宗赐庵名为灵虚观。元太宗加封为重阳万寿宫。全真道尊为祖庵或祖庭。元世祖至元六年(1269)封为重阳全真开化真君;至大三年(1310)又加封为重阳全真开化辅极帝君。全真道尊为北五祖之一。其死后三年间,全真道传教范围波及关中、河南、河北、山东大部分,遍于社会上下各阶层。在组织上、理论上为全真道的兴盛发展奠定了基础。
其传世著作有《重阳全真集》,内收传道诗词约千馀首,另有《重阳立教十五论》、《重阳教化集》、《分梨十化集》等,均收入《正统道藏》。
陕西全面修缮道教全真教创始人王重阳墓
新华网西安9月12日电(记者梁娟)陕西省西安市户县的重阳宫元代时期建筑目前多消失毁坏或变得破烂不堪。记者日前从文物部门获悉,重阳宫管理委员会正着手修缮破败的古建筑,恢复历史上的胜迹,并筹备新建元代名贵碑林厅殿。
据了解,重阳宫为道教全真教创始人王重阳的宣道与葬骨之地,被全真教认作祖庭,又称“祖庵”。重阳宫保存的40余块金、元时期碑石为全国重点保护文物,碑文多出自名家之手,具有极高的史料价值。由于碑石密集放置于简陋屋廊内,屋廊里湿度大、面积小,不利于有效保护。目前,重阳宫拟筹备新建元代名贵碑林厅殿,将碑石迁移保护。碑石迁移保护将与重阳宫整体风貌协调,计划建四座重檐碑亭,一所碑林苑,占地面积2339平方米,建筑面积1359平方米。
金代大定十年(1170年)王重阳仙逝,归葬在今户县祖庵镇。“文革”期间王重阳墓葬被掘开。当时墓葬中发现了王重阳尸骨和玉枕、金质帽坠子。为还原历史的真貌,重阳宫管委会耗资百万对王重阳墓葬进行了修缮,主体工程目前已经完毕。整个墓园占地约5亩,修筑有墓室、通道、献殿。王重阳在金代安葬时的石棺已经被重新放回墓室中。
在王重阳墓葬的旁边,有一棵千年银杏树,高20余米,树径有2米。据介绍,这棵银杏树是王重阳仙逝后其弟子马丹阳为纪念他所植,上世纪60年代以后就干枯了,但1996年时这棵树又奇迹般活了过来。如今,重阳宫已经着手对这棵树进行青石栏杆围绕保护。


最新推荐

江西王家大祠堂:规模
祠堂,很多人都知道,在南方是很常见的,它主要用于祭祀祖先 [详细内容]
- · 江西王家大祠堂:规模之大在全国极为罕见,
- · 他是湖北“王姓”最长寿的开国将军,打仗不
- ·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的开创者王永志院士逝世,
- · 恭祝全世界王氏宗亲网友端午节安康
- · 金门第十一届世界王氏恳亲联谊大会散记
- · 浙江百姓家谱研究会考察梅溪状元故里
- · 太子晋·王子乔与中华王氏始祖寻根
- · 余王共脉:一段坚守与回归的传奇
- · 贺泰国海南王氏宗亲会四十五周年庆典
- · 新城王氏溯源·“诸城之初家庄”确有其村
最新排行
- · 鬼谷子王诩
- · 明清时期莱阳蚬子湾王氏名人
- · 《旧唐书》王姓人物
- · 闽南王氏人物志
- · 琅琊王氏历史名人·王弘(附子王锡)
- · 明朝开国功臣太原郡侯王胜公传
- · 明初猛将定远侯王弼
- · 《晋书》王姓人物传
- · 王禹偁世系研究
- · 明朝武德将军王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