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本家谱两岸情
走进永安市青水乡罗兜祠,首先引入眼帘的是主厅中央正上方由原台湾立法院长、台湾王氏宗亲会总会长王金平题字赠送的牌匾“开闽大宗祠”,环顾祠堂,原金门县议长王再生题词“八闽之母”“寿”等台湾闽王后裔赠送的题词牌匾挂满这座有着千年历史的古老祠堂,交织着木柱青瓦,诉说着亘古以来两岸同根同源、血溶于水的深厚情谊。

图为青水龙吴“罗兜祠”(张承忠 摄)
永安市青水罗兜祠王氏宗亲理事会会长、青水乡龙吴村党支部书记王宏钟热情接待了我们,他小心翼翼地拿出了传承百年的家谱,这本厚厚且保存尚好的家谱档案,记载了青水王氏后裔的历史由来、迁徙繁衍等情况,也是台湾王氏宗亲来闽寻根溯源、确定祖地的重要查考依据。

家谱里记载的青水龙吴“罗兜祠”的原貌
王审知(公元862-925年),字信通,好骑射,常乘白马行军,人称“白马三郎”,河南光州固始县人。唐朝末年,黄巢起义。王审朝、王审邽、王审知及随从王绪从河南固始出发一路南下征战。由于父亲早逝,三兄弟不忍将母亲一人置于家乡,便将母亲徐氏携带军中,这才有了世人皆晓的“王审知携母投军”之典故。

图为开闽第一人王审知公像
唐僖宗光启三年(公元885年),王审知率军从江西南康入闽,经长汀、漳州、南安等地一路征讨至尤溪四十一都(今永安市青水乡)的龙吴光坑。此时的王母徐氏夫人,因长时间的征战奔波,劳累过度而不幸逝世,被就地安葬于龙吴清坑月形山,并留下一批亲信和兵士守陵。这才有了永安历史上最早的王姓。

太原王氏族谱序“妣徐氏夫人”葬光坑
五代闽永隆五年(公元943年),王审知四子王延政在建州(今福建省建瓯市)称帝,国号殷,年号天德。天德三年(公元945年),又改国号为闽。同年八月,南唐灭闽。王延政携子继成、继昌回到光坑居住,并就地建祠一座,取地名罗兜为祠名,以祭祀王氏祖先。
罗兜祠,座北朝南,占地约1000平方米。建筑以罗兜祠为主体,是由主房、厢房、护厝楼、大门和半月池五部分连建组成的独特建筑群景观。厅中四根柱子直立于祠堂中央“四柱出厅”,门庭“八字”开大门写有“统七姓来从固始、镇八闽肇自唐封”的对联,围墙写有“罗天星斗文明显、兜地江山锦绣新”佳句,进埕中不放台阶,有着“兄弟均昌”的深层含义。罗兜祠,历经不菲修葺,清代维修,1981年,王氏后裔捐资出力在原址重建,墙上的各种题字牌匾讲述着散居各地的王氏后裔们对这里的认同和尊崇。

图为八九十年代青水龙吴“罗兜祠”内的牌匾(张承忠 摄)

图为青水龙吴王审知故居修缮功德碑

图为青水龙吴徐氏夫人墓修缮功德碑
王延政共生六子,自定居龙吴村光坑后,王氏后裔逐渐向闽南沿海迁徙。其中长子继成支系迁同安的第五世孙王三郎定居金门;三子继达定居安溪招卿乡,清道光年间第三十七世孙王天来从安溪金田乡(今长坑乡)移居台北县新店直潭,台湾知名企业家王永庆系王天来曾孙;五子继重至十三际隆先奔晋江仓头,后定居同安县积善里二十都白礁乡。清康熙元年(1662年),白礁王氏十三世孙王文医随民族英雄郑成功征台,定居台湾高雄,前台湾立法院长王金平系王文医第十一世孙。
自王审知三兄弟子孙从青水罗兜祠开枝出去,后裔子孙在八闽大地繁衍生息,遍布世界各地,台湾目前就有50多万。每年农历八月十一,从台湾、浙江、江西、广东及本省12个市25个县的王氏后裔代表聚集在青水乡龙吴村的“罗兜祠”,举行一年一度纪念“开闽三王入闽周年祭祖大典”活动,共同祭祀他们的祖先——开闽始祖王审知及他的母亲徐氏夫人。近年来,每到纪念“开闽三王入闽周年祭祖大典”活动,台湾都会派各王姓宗亲会代表前来参加。
王宏钟说:回想起去年9月的“中华一家亲·2023年海峡两岸共祭开闽三王”祭祀大典活动,钟鼓齐鸣、共缅先祖的热闹场景仿佛历历在目,祭祖活动凝聚更多开闽诸姓后裔力量。近年来,与台湾宗亲的联系也越来紧密,这本珍贵的家谱,是重建这一座紧密联结闽台各地王氏后裔血缘和精神纽带宗祠的基石,也是闽台两岸血脉相连、同宗同源的古老见证。
“我们处处感受到祖籍地的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老祖先的地方越变越美丽了!”前金门议长王再生在庆典活动上,看着焕然一新的闽王文化馆不由发出感叹。他在祭祀大典上提笔写下“两岸一家亲,共饮一江水,同心与中华,融合促一中”,镜头下白发苍苍的老人,目光灼灼饱含深情,是对两岸同胞同根同源、相亲一家的坚定认同,更是对台湾早日回归祖国怀抱的真挚期盼。



图为2017年受王金平邀请福建王氏宗亲赴台参加闽台文化交流

图为2018年闽台王氏宗亲赴青水畲族乡龙吴村参加纪念
开闽三王入闽1133周年庆典活动

图为2023年台湾王氏后裔赴青水龙吴村参加祭祖活动
2000年徐氏夫人墓被列为永安市第二批文物保护单位,2009年市政府申请将青水龙吴徐氏夫人墓列为福建省涉台文物保护单位,2023年闽王历史文化馆全面建成……这座有着1130多年历史的王氏祖祠“罗兜祠”和徐氏夫人墓,是海峡两岸乃至海外三王(王审知、审潮、审邽)后裔宗亲追根溯源之祖地,如今,已然成为海峡两岸交流的重要纽带。随着朝拜谒祖、文化交流和信件往来等各领域各种形式交融与交流愈发频繁,海峡两岸地缘相近、血缘相亲、文缘相承和同根同源关系的认同感也越来越强,台湾王氏宗亲多次组团回祖地光坑村寻根祭祖,并捐资修缮宗祠、古堡,为开闽发源地的重建和发展出谋划策。
图为2000年档案:徐氏夫人墓被列为永安市第二批文物保护单位
图为2009年档案:永安市人民政府申请将青水龙吴徐氏夫人墓列为
福建省涉台文物保护单位
合上这本积淀百年历史的族谱,开闽三王入闽、后裔辗转迁徙、繁衍昌盛的历史光影仿佛再现于脑海,余音袅袅于耳迹,它见证了青水龙吴村的百年岁月,是凝结闽台两岸王氏后裔情谊的宝贵凭证,我想这就是家谱档案的魅力所在。
投稿单位:永安市档案馆
作者:余雪珍
联系电话:13799173468
世界王氏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世界王氏网所有作品、图片,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世界王氏网)” 的作品、图片,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有侵权请告知删除。谢谢! 本网总机:0593-7639088,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QQ邮箱:1173471839 网易信箱:fjfdws@126.com
世界王氏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世界王氏网所有作品、图片,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世界王氏网)” 的作品、图片,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有侵权请告知删除。谢谢! 本网总机:0593-7639088,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QQ邮箱:1173471839 网易信箱:fjfdws@126.com

相关文章

最新推荐
- · 一本家谱两岸情
- · 恭祝全世界王姓妇女、网友三八节快乐
- · 【文明乡风 良好家风 淳朴民风】白沙埠镇
- · 祝贺海南儋州美龙村举行村门落成庆典
- · 贺福鼎市王念豪金鼎副食品批发部开业
- · 丧葬礼仪:千年丧葬礼仪披麻戴孝里的麻是什
- · 守孝:古代守孝三年的传统礼仪优缺点
- · 王阳明与曾国藩:把字写好,把人做大
- · 王陵:大汉开国背后的铁血硬汉,两千年后仍
- · 闽台王氏世系:溯源与传承
最新排行
- · 台胞王炳尧先生到铜仁市参观考察 赞“人间
- · 概述金门家庙的建筑形式与空间格局
- · 金门之旅(二)
- · 金门之旅(一)
- · 台湾游
- · 金门之旅(四)
- · 金门之旅(三)
- · 山后村王氏“十八间厝”
- · 王宠惠墓园列古迹 焚化厂登录历史建筑
- · 百年宗祠变凶宅 宗亲议论纷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