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远的晋祠

在太原的融籍宗亲企业家说,山西晋祠有太原王氏始祖(太子晋)子乔祠,寻根探源必须到晋祠一趟。于是,五一前夕,我们一行五人飞往太原,走进晋祠。
一下车,我们就为这里的气势所深深震撼。原来,这里是一处闻名全国、饮誉海外的著名风景旅游胜地——坐落在悬瓮山下、晋水源头的晋祠,并非只是奉祀太子晋的祠堂,而是一处以儒、道、释文化为内涵的奉祀祠庙,同时也是一处融山光水色和文物古迹于一体的古建园林群,是国务院1961年公布的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晋祠堪称中华民族优秀文化遗产,这里的每一座楼堂殿阁,都洋溢着美妙的诗情画意。走近雄伟的晋祠大门,门额匾是陈毅元帅1959年5月游览晋祠时题写的“晋祠”二字,刚劲有力,飘洒隽逸;门柱上有清代书法家杨二酉所作门联:
山环水绕无双地:神乐人欢第一区。
步入晋祠大门,迎面映入眼帘的第一座古建筑就是水镜台。这是一座坐东面西的古戏台,“螭盘画栋,鹤绘雕梁”。水镜台迎晋祠大门高悬杨廷翰书“三晋名泉”匾,两旁楹柱上有故宫博物院研究员刘炳森隶书楹联:
水秀山明,无墨无笔图画;
鸟语花笑,有声有色文章。
走过会仙桥,穿过金人台,我们来到对越坊。“对越”二字出自《诗经•清庙》中“对越在天”之句。“对”是报答,“越”是宣扬,坊为明万历年间太原县举人、孝子高应允出资所建,意为宣扬报答圣母邑姜的神灵庇佑之力,也包含对父母祖先行善积德的颂扬之意。
过对越坊往西,是晋祠的三大国宝建筑之一的献殿。献殿是祭祀圣母邑姜的享堂,为单檐歇山顶建筑,四周无壁,槛墙上置直棂栅栏,好像一座玲珑的凉亭,殿身上部的梁架结构,只在椽栿横架上施驼峰,托脚承平梁架,结构极为简朴、轻巧且坚固。据说,旧时每年农历七月初二祭祀圣母,献殿是最重要的活动场所,热闹非凡。那么,圣母又是那位神灵呢?
圣母名叫邑姜,是周朝开国功臣姜子牙之女、周武王之妻、周成王和唐叔虞的母亲,圣母殿是晋祠的主殿。晋祠原是奉祀西周初晋国第一代诸侯唐叔虞的祠堂,其初名就叫唐叔虞祠。叔虞在受封的古唐国执政期间领导人民兴修水利,发展农业,深受人民的爱戴和拥护,死后人们就在晋水源头建祠纪念他,其子燮继位后改国号为晋,所以叔虞祠也叫晋王祠,晋祠即晋王祠的简称。随着历史的发展,晋祠在历代不断扩展。宋仁宗赵祯于天圣年间(1023—1032)追封唐叔虞为汾东王,加祀叔虞之母邑姜。熙宁年间(1068—1077),又加封邑姜为“昭济圣母”。崇灵元年(1102),太原军府事孙路请旨重修圣母殿,给邑姜加“显灵昭济圣母”号,金大定八年(1168)又在殿东修献殿。自此,晋祠以圣母殿为主体的布局日渐形成。近代著名建筑学家梁思成、林徽茵评价圣母殿为:“重檐歇山顶,面阔七间,进深六间,平面几成方形,在布置上至为奇特。殿身五间,副阶周匝,但前廊之深为两间,内槽深三间,故前廊异常空敞,在我国尚属初见。”
对于建筑一知半解的我们来说,最为欣赏的还是圣母殿前廊柱上雕刻的8条木质盘龙和殿内的43尊宋塑。据介绍,这2条应龙、2条蟠龙、2条蛟龙和2条螭龙是我国现存最古老的木质雕龙遗物。而殿内这组宋代塑像在中国美术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与“难老泉”、“齐年柏”共称为“晋祠三绝”。圣母邑姜盘膝端坐神龛正中,头戴凤冠,身穿蟒袍,霞帔珠璎,神情肃穆,充分显示出她贵为帝后的尊严和奢华。其余42尊塑像分列圣母殿四周,其中宦官男像3尊,男装女官像6尊,还有侍女像33尊,她们是从民间选进皇宫的宫娥,个个端庄美丽,栩栩如生,且各具特色,是当时宫廷生活的生动写照,已成为研究宋代宫闱生活的最珍贵的历史文物。至于圣母庙缘何成为晋祠主殿,清初朱彝尊在《游晋祠记》中说:“圣母庙不知何所自始,土人遇岁旱,有祷辄应,故庙巍奕,而唐叔虞反居其偏者。”原来,民间把圣母邑姜奉为呼风唤雨的“水神”了。
走马观花逛晋祠,在“难老泉”与“齐年柏”前分别留了影,最后来到了子乔祠。子乔,太原王氏始祖,亦福清王氏始祖也。相传东周十一代周灵王时,立长子姬晋为太子(史称太子晋)。姬晋,字子乔,公元前550年,洛邑附近谷、洛两河水位暴涨,周灵王欲壅水保王宫,子乔直谏不能堵塞谷洛两河危及农耕,触怒父王,被贬为庶人,从此郁郁寡欢,年十七骑鹤升天而去。其子宗敬少有大志,曾任司徒,终因周室衰落而避居晋阳(太原旧称),时人呼王家,因以王为姓。之后王氏子孙支分派衍,遍及中华大地及海外。1992年,太原王氏海外联谊会和泰国、新加坡王氏宗亲会同山西省、太原市有关部门,共同集资,联合重修了太原王氏后裔、明代重臣王琼的晋溪书院,并在院内辟建王氏祖祠——子乔祠。子乔祠全部建筑古朴典雅,景致清幽,与晋祠之古老建筑群浑然一体,成为海内外炎黄子孙王氏后裔寻根祭祖之地。
走进晋祠,感受中华传统文化,我们心中充满自豪,敬畏之情油然而生。从唐叔虞到太子晋,凡是为黎民百姓做出贡献,为国计民生鼓与呼的人,人民必定感恩戴德,立祠奉祀,世世代代纪念他。因为,他们是人民心中的神。晋祠,也因此永世屹立在中华大地。


最新推荐

江西王家大祠堂:规模
祠堂,很多人都知道,在南方是很常见的,它主要用于祭祀祖先 [详细内容]
- · 江西王家大祠堂:规模之大在全国极为罕见,
- · 他是湖北“王姓”最长寿的开国将军,打仗不
- ·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的开创者王永志院士逝世,
- · 恭祝全世界王氏宗亲网友端午节安康
- · 金门第十一届世界王氏恳亲联谊大会散记
- · 浙江百姓家谱研究会考察梅溪状元故里
- · 太子晋·王子乔与中华王氏始祖寻根
- · 余王共脉:一段坚守与回归的传奇
- · 贺泰国海南王氏宗亲会四十五周年庆典
- · 新城王氏溯源·“诸城之初家庄”确有其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