忠勤祠·山东淄博新城镇文物保护单位之三
“中国历史文化名镇”
——新城镇文物保护单位系列宣传
第三期:忠勤祠
新城镇是桓台县古县城所在地,有着722年(1228—1950)的县治所历史,亦是清初诗坛领袖、刑部尚书王渔洋(王士祯)的故乡。2008年10月,被国家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国家文物局命名为“中国历史文化名镇”,成为山东省首家国家级历史文化名镇。
——新城镇文物保护单位系列宣传
第三期:忠勤祠
镇域内现有国家级重点文保单位2处、省级重点文保单位4处,市级重点文保单位6处、县级文物保护单位18处以及一般不可移动文物1处。
今天带大家一起走进忠勤祠。

忠勤祠位于桓台县新城镇新立村,是一组典型的明代建筑,为纪念清康熙朝诗坛领袖、刑部尚书王士禛的高祖王重光而敕建。忠勤祠在历史上曾先后三建,南祠、东祠与西祠,现存忠勤祠为忠勤西祠,距今已有410余年的历史。忠勤祠于1984年底重修,1986年正式对外开放,现为山东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淄博市廉政教育基地。
王重光,明嘉靖二十年(1541)殿试金榜题名,成为新城王氏家族第一名进士。由此以至清光绪二十九年(1903),新城王氏家族共考中30名进士,52名举人,158名贡生;出仕为官者100多人,有文学著述者50余人;成为明清时期当之无愧的“齐鲁第一进士家族”。王重光历任工部主事、户部员外郎、云中佥事、上谷参议,因秉性刚直而触犯权臣,被贬为贵州布政使左参议。贵州任职期间,王重光勤于本职、多出惠政,以“平蛮”和“督木”为最:“不战而屈人之兵”,顺利平定黑、白彝族暴动,轰动朝野;采木期间,鞠躬尽瘁,触冒瘴气,以身殉职。嘉靖皇帝深受感动,亲书“忠勤可悯”以示褒奖,并敕令建祠以祀。
2010年8月至2011年11月,忠勤祠闭馆提升改造,并于2012年4月开放。分忠勤报国、石刻瑰宝、齐鲁望族三个专题,展示新城王氏家族的忠勤文化、石刻文化与家族教育文化。通过文献资料、石刻珍品,并辅以现代化的陈列手段,再现新城王氏家族的家学渊源、仕宦文化、廉政文化、教育文化、交游文化,使辉煌绚烂的新城王氏家族文化成为中华民族优秀文化遗产的缩影,打响了齐鲁望族这一桓台地域文化品牌。
王重光简介:王重光(1502-1558),字廷宣,号泺川,山东桓台新城人。明嘉靖二十年(1541)进士,历任工部主事、户部员外郎、云中佥事、上谷参议。后任贵州布政使司左参议,奉命采办贵州大木以修三大殿,因积劳成疾,身染瘴疠病逝林区。嘉靖亲书"忠勤可悯"匾额,建祠以祀,并追赠太仆寺少卿,累赠太子太保、兵部尚书。

相关文章

最新推荐

阳明管理心法之一:少
阳明管理心法之二:少说不用谢不客气 人们生活在社会中, [详细内容]
- · 阳明管理心法之一:少说“不用谢”“不客气
- · 世联会议恳亲团辽宁沈阳考察行
- · 世联会议恳亲团黑龙江考察行
- · 世王临沂踏古迹,诗书礼乐共传承
- · 世联会议恳亲团山东临沂考察行
- · 春风漫过沈阳城(之二)
- · 淄博古韵:王氏风骨与手镜之光
- · 世界王氏合法社团联席会议吉林扩大会纪实
- · 淄博的流量密码与新城王家的《手镜》
- · 致青春:阳明文化青秀山研学旅行取得圆满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