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阳明:揣着明白装糊涂,才是做人的最高境界
人生,看不惯的人和事有很多,有的人喜欢直言不讳,而有的人则放在心里,沉默以待。【微信公号:老子道德经】
其实,揣着明白装糊涂,才是做人的最高境界!
都听过“言多必失”,说的多自然错的也就多了。聪明的人会思考该说什么,不该说什么,这既是在尊重他人,也是一种智慧和善良的体现。
揣着明白装糊涂,是一种尊重
大凡朋友,须箴规指摘处少,诱掖奖劝意多,方是。——王阳明
生活中,我们在与朋友相处的时候,免不了起一些冲突或摩擦,当我们劝诫对方的时候,一定要注意说话的方式,尽量少点指责和埋怨,多点赞扬和鼓励,朋友之间才能相处得更加和谐。
若直截了当地给朋友指出错误,那么不仅伤害了他的自尊心,还会影响彼此之间的情谊。原本是好意却导致两败俱伤,何苦呢?
《孔子家书》中有一则小故事:
有一天,孔子和弟子们准备外出的时候,正好赶上下雨,但他们没带雨具,路过子夏家门口时,子路提出向子夏借把伞。
但被孔子拦住了,他对子路说:“我很了解子夏,他比较惜财,一般不轻易借给别人东西。”
子路反问道:“我都可以把自己的东西分享给大家,难道子夏连区区一把伞都不肯借吗?”
孔子说:“每个人的想法不一样,我们应该尊重,不能强迫别人做不喜欢的事情,只有这样彼此之间的情谊才能更长久。”
原本能够从弟子家顺道借上雨具,但孔子了解子夏,若是不借,别人会认为子夏目无尊长;但若是借了,他又会很心疼。
孔子没有因为子夏吝啬而指责他,相反是揣着明白装糊涂,尊重子夏的意愿,并宽容理解他。
很多时候,我们心里明白但不要当面说出来,这是对他人的尊重,偶尔糊涂一点,未必不是一种福气。
揣着明白装糊涂,是一种善良
子曰:“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论语》
意思是为人处世中,说话一定要小心谨慎,以免伤人又伤己。
揣着明白装糊涂的人是心底善良之人。他们能够体谅别人,换位思考,即使看破也不会说破。
现实生活中,很多家庭中的婆媳关系日趋紧张,但不乏有相处得比较好的。
我的一位同事就跟她婆婆亲如母女。经常看到她在朋友圈晒图,很温馨很幸福,不知道的人还以为她们就是母女俩。
后来有一次,我向她请教婆媳之间如何和谐相处?她说:“人心都是肉长的,要想相处得好,就需要彼此理解、包容,小事情上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就好,善待长辈、感恩长辈,别计较太多,毕竟家是讲爱的地方。”
虽说家家都有本难念的经,但是有时候糊涂一点,多换位思考,倾听他们内心的真实想法,有事小声说,没事笑着说,这样一来跟谁相处都会很和谐的。
有些事,看破不说破;有些人,知道不评论。正所谓“水深不语,人稳不言”,学会说话,懂得揣着明白装糊涂。
《菜根谭》:大聪明的人;小事必朦胧;大懵懂的人,小事必伺察。盖伺察乃懵懂之根,而朦胧正聪明之窟也。
路从来都是自己走的。有的人,能将路越走越宽;有的人却将路越走越窄,以至于容不下自己。
揣着明白装糊涂,是一种智慧
为人处世中,不必事事较真,正如郑板桥所言“难得糊涂”。
郑板桥为官多年,他看破了官场上的黑暗与腐败,最终选择了辞官回乡,终日以写诗作画为生,回归自然,如此揣着明白装糊涂,实乃人生的一大智慧。
俗话说:“与人留一线,日后好相见”,能够揣着明白装糊涂的人,才是真正懂得为人处世。
但生活中总有很多人“丢西瓜捡芝麻”,在小事上斤斤计较,只想着自己,殊不知这是在自断后路。
谁都不傻,只是不说而已。什么事情说得明明白白只会让你失去人品、友情甚至更重要的东西。
处处算计,好事占尽的人只会活得越来越累。很多时候大度一点,宽容一点,凡事留有余地,才是在积福。
晚清名臣曾国藩纵横官场近四十年,能够从一个芝麻小官一路升迁为两江总督,这离不开他的“装糊涂”。
官场复杂,官员勾心斗角,凡是看得太明白只会给自己招来祸端。曾国藩还说:“天道忌巧”。有时候笨一点,糊涂一点反而是在伪装自己,保护自己。
他不计成本地去培养李鸿章、左宗棠等人,还在平定太平天国之后,将功劳拱手相让,这一切都是他“糊涂”的表现。
试问这样的领导,谁不想替他办事,对他忠心呢?这也就是为何曾国藩能一路升迁的重要原因。
老子曾说:“大智若愚”。
真正的智者懂得“知而不言,适时缄口”,懂得揣着明白装糊涂,得饶人处且饶人!点亮“在看”,转发给身边的朋友,弘扬中华道家文化!
世界王氏网版权及免责声明:1、凡世界王氏网所有作品、图片,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世界王氏网)” 的作品、图片,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有侵权请告知删除。谢谢! 本网总机:0593-7639088,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QQ邮箱:1173471839 网易信箱:fjfdws@126.com
世界王氏网版权及免责声明:1、凡世界王氏网所有作品、图片,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世界王氏网)” 的作品、图片,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有侵权请告知删除。谢谢! 本网总机:0593-7639088,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QQ邮箱:1173471839 网易信箱:fjfdws@126.com
相关文章
最新推荐
江西王家大祠堂:规模
祠堂,很多人都知道,在南方是很常见的,它主要用于祭祀祖先 [详细内容]
- · 江西王家大祠堂:规模之大在全国极为罕见,
- · 他是湖北“王姓”最长寿的开国将军,打仗不
- ·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的开创者王永志院士逝世,
- · 恭祝全世界王氏宗亲网友端午节安康
- · 金门第十一届世界王氏恳亲联谊大会散记
- · 浙江百姓家谱研究会考察梅溪状元故里
- · 太子晋·王子乔与中华王氏始祖寻根
- · 余王共脉:一段坚守与回归的传奇
- · 贺泰国海南王氏宗亲会四十五周年庆典
- · 新城王氏溯源·“诸城之初家庄”确有其村
最新排行
- · 中国古代军队里的官职
- · 清明节的来历和传说
- · 感恩母亲节祝普天下王氏母亲节日快乐!
- · “王”字的造字本义考
- · 年岁别称与寿称
- · 列祖列宗生平简介
- · 明朝皇帝列表
- · 科举名词解释-科考功名及生员名词
- · 中国古今地名对照表
- · 钱文忠解读“百家姓”:王姓多半有贵族血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