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国昭武孝皇帝——王审知
闽国昭武孝皇帝——王审知
南方鱼人


1、——任为武威节度使,福建观察琅琊王。王审知 (862年—925年),字信通,又字详卿,光州固始(今河南固始)人 ,五代十国时期闽国建立者。王审知初与兄王潮跟随王绪,后王潮废杀王绪,诸将便拥戴他为首领。公元897年(乾宁四年)王潮去世,王审知继其位,朝廷任他为武威军节度使、福建观察使,累迁至检校太保、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封琅琊王。

2、——选贤任能减刑法,减轻徭役降税收。公元907年(天祐四年),后梁太祖朱温升任王审知为中书令,封闽王。王审知在位时,选贤任能,减省刑法,珍惜费用,减轻徭役,降低税收,让百姓得以休养生息。公元925年,王审知去世,终年六十四岁,谥号忠懿王。其子王延钧称帝后,追谥为昭武孝皇帝,庙号太祖。

人物生平随兄征战
1、——王潮兄弟猛有才,召到军中任军校。王审知的父亲王恁,终身务农。王审知的哥哥王潮,在固始县(今河南固始)中担任县吏。 唐朝末年强盗群起, 中和五年(885年),寿州(今 安徽 寿县)人 王绪攻陷固始,王绪听说王潮兄弟勇猛有才,便召到军中,让王潮担任军校。
1、——王潮兄弟猛有才,召到军中任军校。王审知的父亲王恁,终身务农。王审知的哥哥王潮,在固始县(今河南固始)中担任县吏。 唐朝末年强盗群起, 中和五年(885年),寿州(今 安徽 寿县)人 王绪攻陷固始,王绪听说王潮兄弟勇猛有才,便召到军中,让王潮担任军校。

2、——十名壮士伏竹林,王绪擒获囚军中。王绪为人多疑,凡有才能的部将,都找借口杀掉,王潮十分害怕。 便游说前锋诸将, 挑选数十名壮士,埋伏竹林里,将王绪擒获并囚禁军中,不久王绪自杀。王绪死后,前锋诸将拥戴王潮为首领。

3、——久攻不克伤亡大,请求退兵不同意。光启二年(886年),福建观察使陈岩任命王潮为泉州刺史。公元892年(唐 景福元年),陈岩去世,陈岩的女婿范晖自称福建留后。王潮派王审知进攻范晖,久攻不克,士卒伤亡很大,王审知请求退兵,王潮不同意。

4、——督促苦战才攻克,范晖被杀部众降。王审知又请王潮亲临指挥,并增派援兵,王潮回答说:“兵与将死光了,我再亲自去。”王审知只好亲自督促士卒苦战这才攻克,范晖被杀,范晖部众投降,由此王潮全部占有闽、岭五州的疆域。 朝廷任命王潮为福建观察使,王潮让王审知担任副使。

继嗣兄位
1、——舍弃儿子王延兴,委任审知管军政。王审知外表雄伟健壮,隆额方口,常骑白马,军中称他为“白马三郎”。 王审知担任观察副使时,犯了过错,王潮仍然加以鞭打,王审知没有怨怒之色。 乾宁四年(897年),王潮病重,他舍弃自己的儿子王延兴、王延虹、王延丰、王延休,而委任王审知掌管军政事务。
1、——舍弃儿子王延兴,委任审知管军政。王审知外表雄伟健壮,隆额方口,常骑白马,军中称他为“白马三郎”。 王审知担任观察副使时,犯了过错,王潮仍然加以鞭打,王审知没有怨怒之色。 乾宁四年(897年),王潮病重,他舍弃自己的儿子王延兴、王延虹、王延丰、王延休,而委任王审知掌管军政事务。

2、——职权让给王审邦,审知有功辞不受。乾宁四年十二月十三日(898年1月9日),王潮去世,王审知将职权让给二哥王审邽。王审邽认为王审知有功,推辞而不接受。王审知于是嗣位,自称福建留后,上表告知朝廷。

朝廷赐封——朱温加封中书令,闽王福州大都督。王审知嗣位之后,朝廷升福州为武威军,任命王审知为武威军节度使、福建观察使,后多次升迁至检校太保、 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封琅琊王。 天祐四年(907年), 朱温篡夺唐朝政权,建立 后梁,史称 后梁太祖。 开平元年(907年)五月初三日,朱温进封王审知为威武节度使兼侍中。 开平三年(909年)四月初四日,后梁太祖朱温加封王审知为中书令、闽王 ,升福州为大都督府。

渡海朝贡
1、——骄横傲慢把他杀,淮南书信呈朱温。开平三年(909年)九月,淮南高季兴派遣使者张知远到福建与王审知建立友好关系。张知远骄横傲慢,王审知就把他杀了,并上表把淮南的书信进呈给朱温,朱温便开始与淮南断绝关系。
1、——骄横傲慢把他杀,淮南书信呈朱温。开平三年(909年)九月,淮南高季兴派遣使者张知远到福建与王审知建立友好关系。张知远骄横傲慢,王审知就把他杀了,并上表把淮南的书信进呈给朱温,朱温便开始与淮南断绝关系。

2、——审知派使朝纳贡,诏令加封增食邑。当时, 杨行密占据江、淮一带,,所以闽中与中原隔绝,王审知每年遣使朝贡后梁,都要越过大海到登、莱上岸,来去经常遭遇狂风波涛的灾祸,被卷翻淹没的船只有十分之四五。后唐庄宗李存勖即位时,王审知派使者朝奉纳贡,李存勖诏令加封功臣,增加爵位食邑。

礼贤下士——王审知虽出身贱,为人节俭礼贤士。王审知虽出身低贱,但为人节俭,礼贤下士。王淡,是唐朝宰相王溥之子,杨沂,唐朝宰相 杨涉之弟,徐寅,唐朝知名进士,都在王审知手下任职。又设学四门,以培养闽中优秀学士。招揽海中蛮夷前来经商。

因病去世——次子王延钧称帝,追谥审知孝皇帝。同光三年(925年)五月,王审知患病卧床,命令他的儿子节度副使王延翰暂时代管军府事。 十二月十二日,王审知去世,终年六十四岁,谥号忠懿王。其子王延翰嗣位,自称威武留后。长兴四年(933年),王审知次子王延钧称帝,追谥王审知为昭武孝皇帝,庙号太祖。

为政举措——减省刑法惜费用,减轻徭役降税收。王审知起自田间,而到富贵,常常以节省勤俭为原则,选拔任用优良的官吏,减省刑法,珍惜费用,减轻徭役,降低税收,让百姓得以休养生息,三十年之间,管辖境内平安欢乐。

趣闻轶事——海有地方波涛隔,雷电震击成港口。王审知在位时,招揽海中蛮夷前来经商。当时海上有一个叫黄崎的地方,被波涛阻隔,一天傍晚被风雨雷电所震击,开辟成为港口,闽人认为是王审知功德所致,称为“甘棠港”。

历史评价——常蹑麻屦府卑陋,宽刑薄赋境内安。《 资治通鉴》:“审知性俭约,常蹑麻屦,府舍卑陋,未尝营葺。宽刑薄赋,公私富实,境内以安。”《 新五代史》:“审知虽起盗贼,而为人俭约,好礼下士。”

后世纪念
陵墓
1、——郡城主峰旗鼓列,面对五虎气势宏。闽王王审知墓,位于福建省福州市北郊战坂乡莲花峰的斗顶山。墓原在凤池山,后唐长兴三年(公元932年),迁葬于此。莲花峰是郡城主峰,旗鼓分列,面对五虎,气势宏伟。陵园内原有殿堂牌坊以及莲花、永兴两院(寺),闽亡,均废。明宣德四年(公元1429年)又遭屯军盗掘,今仅存三层坟台及翁仲、石兽等。
陵墓
1、——郡城主峰旗鼓列,面对五虎气势宏。闽王王审知墓,位于福建省福州市北郊战坂乡莲花峰的斗顶山。墓原在凤池山,后唐长兴三年(公元932年),迁葬于此。莲花峰是郡城主峰,旗鼓分列,面对五虎,气势宏伟。陵园内原有殿堂牌坊以及莲花、永兴两院(寺),闽亡,均废。明宣德四年(公元1429年)又遭屯军盗掘,今仅存三层坟台及翁仲、石兽等。

2、——左室闽王墓志铭,墓志铭均承赞撰。台上有两座并列的长方形砖墩,1981年重修,发现墩下为墓室,左室有闽王墓志铭,右室有夫人任氏墓志铭,均翁承赞撰。墩后围有坟壁,上为封土,封顶有唐闽忠懿王墓碑,是明万历三十年(1602年)重修时所立。

闽王祠——故居改庙奉旨祀,北宋至清五重修。闽王祠始建于五代,坐北朝南,原为五代时期闽王王审知居住的府第。王审知治闽29年间,促进了福建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政绩卓越,后人誉称“开闽王”。后晋开运三年(公元946年),将其故居改立祠庙,奉旨祀典。北宋至清,五度重修。现内存唐碑一,宋碑二,明碑一是珍贵的历史文物。1961年5月,福建省人民政府将闽王祠列为第一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故居遗址——海外侨胞王后裔,来此观瞻寻问祖。王审知故居遗址,位于河南省固始县分水亭乡王堂村。故居建于唐末,四周有水塘环绕。直至清代末年这里的建筑群仍有一定得到规模。由于历史的原因,所有的建筑已沦为废墟,成为遗址。王审知故居遗址占地6000平方米,四面环水,遗址内随处可见唐至清时代的砖、石、瓦砾。如今,有许多闽粤人和海外侨胞以及后裔来此观瞻,寻根问祖。


相关文章

最新推荐

江西王家大祠堂:规模
祠堂,很多人都知道,在南方是很常见的,它主要用于祭祀祖先 [详细内容]
- · 江西王家大祠堂:规模之大在全国极为罕见,
- · 他是湖北“王姓”最长寿的开国将军,打仗不
- ·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的开创者王永志院士逝世,
- · 恭祝全世界王氏宗亲网友端午节安康
- · 金门第十一届世界王氏恳亲联谊大会散记
- · 浙江百姓家谱研究会考察梅溪状元故里
- · 太子晋·王子乔与中华王氏始祖寻根
- · 余王共脉:一段坚守与回归的传奇
- · 贺泰国海南王氏宗亲会四十五周年庆典
- · 新城王氏溯源·“诸城之初家庄”确有其村
最新排行
- · 鬼谷子王诩
- · 明清时期莱阳蚬子湾王氏名人
- · 《旧唐书》王姓人物
- · 闽南王氏人物志
- · 琅琊王氏历史名人·王弘(附子王锡)
- · 明朝开国功臣太原郡侯王胜公传
- · 明初猛将定远侯王弼
- · 《晋书》王姓人物传
- · 王禹偁世系研究
- · 明朝武德将军王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