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旧版回顾 | 王氏网论坛

世界王氏宗亲联谊交流寻根恳亲繁荣文化发展商企唯一官方门户网站

塔巷30:王麒故居轶事【027】

2023-03-04 20:44:01来源: 唐希 福州与闽江行旅

打印 字号: T|T
塔巷与塔巷30号  2022年11月
 
前门开在塔巷,后门设在郎官巷的原汀州会馆,民国初年归王麒所有。他时任北洋军政府驻福建的新编陆军第十一混成旅旅长。他手下几个团,包括步兵、骑兵、炮兵、后勤运输,还外带一个军乐团。
 
 
王麒故居大门  2022年11月
 
他儿媳张淑庄说,他是个有情趣的人,好喝青红酒,喜欢乡间美食,尤其是猪肚、龙眼膏…
 
他还是个爱过生日的人,每逢大寿总要设宴,宴请塔巷全体住户,一户出一人来吃饭。当来宾与他下属军官团列队到来的时候,门外的军乐高奏迎宾曲。团长以上军官站在厅堂贺寿,营级以下军官只能站在天井下列队,天井大石板上齐整的队伍里有个郁郁不得志青年副官姓蒋。后来他到鼓山涌泉寺住了一星期,并在山里题写“其介如石”四个字,刻在更衣亭东侧岩壁上。
 
1927年,国民政府在南京成立,蒋副官上位最高长官。此时王麒已将兵权卸载,从此回塔巷当寓公。给世人一个识时务的印象。
 
 
入门左拐有个天井 天井里陈设着乡情大书  2023年3月
 
王麒是五代闽王王审知的后裔,九百余年后出生的他是标准的“寒门子弟”。靠母亲林氏做女工供养他读书。11岁那年考入船政学堂后学堂学驾驶,五年毕业时正是大清与日本海战兵败甲午的第二年。被急于培养武装人才的大清官府保送去了日本,官派留学于日本陆军士官学校步兵科。东洋归来,年轻的他先后出任武备学堂教习,大清新军十九协的统领。辛亥革命福州战役新军起义,他被闽军政府任命为参谋司司长。
 
1912年孙中山莅榕,在都督府与军职人员大合影时王麒一身戎装,穿马靴佩长剑落座孙中山右手第四人。根据省档案馆资料,这照片长时间陈列在南街塔巷口的二妙轩照相馆厨窗,根据张淑庄的说法是陈列东街文艺剧场附近的华光照相馆厨窗。可能两处都陈列过。
 
北洋军阀时期,闽地军界换了主帅李厚基,不再是王麒的留日校友。独揽军政大权的督军李厚基对实力派的王麒心存戒心,千方百计削弱王麒的实力。咱乱世无意功名,王麒萌生退意。
 
一进前天井和大厅 2023年3月
 
1927年给了他机遇,拿个咨议员、顾问之类的身份回家休身养性当乡贤做“员外郎”。正好,那时庆城河畔的闽王庙损毁严重地盘还被侵占,王麒牵头策划,在宗亲中众筹修善并管理近千年的古建筑。据说,王氏族谱、房产的契约、库房的钥匙都在他掌控中。
 
王麒养育六男四女,一个大家庭生活在三进大院带三进花厅共二千多平方米。大家法大开销必然坐吃山空,其后几十年的日子怎么过?还真是天无绝人之路。熬过抗战后,他在日本陆军士官学校的同窗好友,浙江人舒厚德(字石父)来福州出任中央银行福州分行的总经理。
 
王麒在日本,同班四十多人中王麒年龄最大,还有船政学校的军校生活经历。舒厚德年纪最小是来自上海广言馆学外语的学生。王麒出生贫寒,舒厚德出自富裕人家,两个背景阅历互补的人在异国他乡生活得情同手足。海归之后,舒厚德先是北洋军的陆军少将,后来成了民国政府江苏省财政大臣。在上海,在苏州的盛家滨等地均有房产。
 
舒厚德还是个京戏迷,是梅兰芳的粉丝,发起烧来会替梅兰芳设计并制作戏服。在梅兰芳的回忆彔中便有舒厚德亲手替他制作“五彩璎珞”的往事:“他先把珠子大小选好,再同别的宝石一齐摊在桌子上, …等到长一挂短一挂摆得式样合适,颜色调和了,他就拿针引线,一颗一块地穿了起来。…一致称赞舒先生设计新颖,妙手天成。”
 
舒厚德有个儿子原名舒昌格。小小的年纪在耳濡目染中将京戏唱得有板有眼学得象模象样,有望成为梅兰芳的弟子。由于母亲的极力反对而未能如愿。19岁时入学复旦学法律,依然喜爱京剧、话剧和文学。参加了青鸟剧社,曾参加演出话剧《雷雨》《日出》等。最后还是成为电影名演员。他就是反映孟良固战役电影《红日》中扮演国军72师师长张灵甫的演员,大名舒适。舒适的艺名来自舒厚德的另一个名字舒石父。
 
王麒的房子太精致了,普通人是买不起,王麒也舍不得卖又因经济拮据只得卖。舒石父的夫人是道教信徒,热衷于办慈善事业“万字会”,想在福州买个房子作会所使用。
 
最后两人协商将主座的一进二进以六千大洋的价格转让舒石父夫妇。三进和花厅王麒留着自已住。两个好友又可以住在一起了。
 
 
王麒晚年肖像(张淑庄提供)
 
那以后王麒将第三进布置得有模有样。前厅正中是他亲手写的琅玡王氏祖训,还有他的处世格言:“言宜慢 心宜善”。左右悬挂对联是:“长具四时所乐 不争一日之长”。侧墙上湘绣工艺的巨幅戒装照占去了半堵墙壁。表现出他昨日的辉煌和此时的淡定。
 
王麒住宅的建筑精华在于三进西花厅,现在一进通行的大门为塔巷28号,郎官巷原本还开有后门。除了上世纪60年代被人为刮去《鱼龙》壁画、《富贵寿》灰塑上的文字之外,整座花厅虽然古旧却保存较完好。双层木质楼房上下两层各有前后房间,其木梯扶手护栏木雕具有西式风格,前天井上天窗玻璃的应用使天井既可采光又能防雨,二进天井里水池、假山、雪洞、阳台一应俱全,雪洞中尚存题刻“抗仙掌以承露”和“方响”。“方响”是古代一种金属的打击乐器,建造者将它刻在雪洞上方,可能是寓意着轻敲假山石将发出悦耳的金玉之声。雪洞上方有一座依墙角而筑的四柱半边亭,前些年自然损坏较严重,亭沿木雕和小悬钟结构图案和用材都十分讲究,亭内侧的顶部一凤一凰展翅飞翔并有相互环绕之势,栩栩如生,周边的木板已经腐烂,而凤与凰的优质木材使它完好保存。院中水池旁一株高大的笔管榕造型古朴,枝叶点缀着墙上的两幅灰雕山水画,总体上讲可算是改造前三坊七巷保存完好的居家小花厅。如今已整治修葺得古香古色。
 
花厅 2023年3月
 
1918年,晚年的严复叶落归根返回故里,李厚基看在海军总长刘冠雄的面子上接待严复。出身船政的王麒必出力相助。严复他老人家可能先在这里“过渡”。严复之子严叔夏婚后有从阳岐进城在这座花厅里居住,其儿女严倬云、严停云等均在这里度过一段童年时光。
 
 
假山雪洞、笔管榕和半边亭  2023年3月
 
1949年8月福州临解放,王麒收到他儿子从解放区来的信,信中讲述共产党对旧军政人员的政策,这让王有了更开明的选择。当解放军代表出现在他面前时,他上缴的军政相关物品外,还有琅玡王氏族谱、闽王庙房地契、库房钥匙…从此便躲在塔巷的这栋住宅里安享时光,算是一个识时务的人。
 
当年轻的女者师张淑庄以女朋友身份随王家第五个儿子来拜访王麒的时候,她见到一个庞大的家族正在赋闲在家老军人管理得井井有条,老人和善可亲又威严依然。她被镇住了,轻轻地介绍自已,说“我家贫寒”。王麒宽慰地说:“贪寒好,我也贫寒出身,靠母亲做女工挣钱供我去日本读书。”最后满意地对儿子说:“订个日子办酒,结婚吧。”
 
上世纪50年代初,“万字会”停业,故居的一进二进成了红十字会的办公场所,1953年主座第三进也卖给某教育机构。后来这大院还办过幼儿园,最后成为百姓住房。
 
王麒走完人生历程,花厅卧室常年悬挂着他晚年肖像。张淑庄老师在相片复制件背面写上“王麒1954”字样,想以此确认他逝世的时间。
 
民国风的露台  2023年3月
 
近年修葺之后的王麒故居入住闽台历史文化研究院。三进大院兼备了闽台文化的学术研究、文化交流和展示功能。日前,正在举办的是关于郑成功收复台湾的主题展览和闽台瓷器艺术欣赏展示。王麒生前钟爱的花厅依然是全院最精致所在,灰雕壁画、假山半边亭得以修复,水池旁那株笔管榕更加虬劲,古韵中显现盎然生机。
 
(作者:唐希  2005年曾写一短文刊于《话说三坊七巷》一书, 实验小学退休教师张淑庄阅后在家人陪伴下登门讲述王麒家族轶事 ,部分内容补充在2010年再版的《话说三坊七巷》书中,2023年三改成本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