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侯状元王仁堪
王仁堪,字可庄,号忍菴,福建闽县(今闽候)人,生于道光二十六年(1846年)。祖父王庆云,官至工部尚书。仁堪于同治十三年,由举人考取内阁中书,光绪三年,登一甲一名状元及第,授翰林院编修。
光绪五年,充武英殿协修官。时清廷派钦差大臣崇厚出使俄国,谈判归还伊犁问题(伊犁于1871年为沙俄侵占)。崇厚在沙俄胁迫下,于光绪五年在克里米亚半岛的里瓦几亚擅自与沙俄代理外交大臣吉尔斯签订《里瓦几亚条约》致使中国仅收回伊犁,但却丧失伊犁西面霍尔果斯河以西、伊犁南面特克斯河流域和塔尔巴哈台地区斋桑湖以东的大片领土。一时国内舆论哗然。王仁堪也十分气愤,与前科状元、修撰曹鸿勋等24人联合上疏,弹劾崇厚误国。在国内舆论及朝臣纷纷上书指责的压力下,清政府也认为“俄人与崇厚所议约章,流弊甚大”因此拒绝批准,并将推崇厚革职治罪。
光绪六年,仁堪受命提督山西学政,继而,历典贵州、江南、广东乡试,入直南书房,光绪十四年,紫禁城太和门遇灾,光绪帝下达遇灾修省之谕,仁堪又与曹鸿勋应诏陈言,极论时政,时值慈禧太后为庆祝60岁生日,移用海军经费重建颐和轩园,他极陈其非,指出:“颐和园虽极壮丽,在皇太后所处不过一室之间,所览不过一山一水之胜。若因此而民生愈蹙,皇太后虽日居胜地,未必不戚然不欢也,”请求停止颐和园工程,言甚切直,耸动中外。
光绪十七年,出任江苏镇江知府。到任不到5日,发生丹阳教案,为处理好各地教案,他向总理大臣上书,请求议定章程,洋人无护照者即属流亡,如私至各处为非为歹,应按中国法律治罪,在任期间,除弊病,行善政,颇为人所称道,他常以为“亲民之官当知民之利病,乃减从巡行险阻,究僻靡不周览,”当地多岗陇,遇旱成灾,他慨然以开设渠塘以防旱灾为已任,考虑到官款难以求到,又不愿增加捐税以加重百姓负担,于是便向自己诸亲朋故旧请求捐款和自己的俸钱也同时奉献。当富商巨贾知道后自感,乃纷纷捐助,先后得钱三万余缗(串)。他亲自带领熟悉情况又愿为百姓效劳者测量地形。选定塘址,开塘2300多个,修筑沟渠闸坝以百计。前后历数十日,他也因劳得疾,还强起办事。
光绪十八年秋,当地发生洪灾,他于朝廷赈济之外。又发动当地富绅巨贾捐资救助灾民,并借官钱于灾民,让无资养牛将卖牛者,得以“牛赈”以备春耕,同时采取以工代赈之法,动员灾民疏浚河道,排除洪水,水退后。又将赈灾所余之钱,按区分储,用来兴修水利,开办学校,并且出私钱在府治前修建南棂学舍。
光绪十九年七月,调苏州府,一到任就患痢疾,仍坚持清除积案,未两月,结700余起。10月举冬防,子夜出巡,不幸中寒病逝。恶耗传到镇江,士罢业。商罢市,野缀耕。没有不欷虚流涕的,他们书写其政绩呈于督抚,经总督刘坤一、巡抚奎俊上报朝廷,朝廷评仁堪“以实心行实政,视民事如家事,卓然有古循吏风”诏付国史馆立传。(史组)


最新推荐

江西王家大祠堂:规模
祠堂,很多人都知道,在南方是很常见的,它主要用于祭祀祖先 [详细内容]
- · 江西王家大祠堂:规模之大在全国极为罕见,
- · 他是湖北“王姓”最长寿的开国将军,打仗不
- ·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的开创者王永志院士逝世,
- · 恭祝全世界王氏宗亲网友端午节安康
- · 金门第十一届世界王氏恳亲联谊大会散记
- · 浙江百姓家谱研究会考察梅溪状元故里
- · 太子晋·王子乔与中华王氏始祖寻根
- · 余王共脉:一段坚守与回归的传奇
- · 贺泰国海南王氏宗亲会四十五周年庆典
- · 新城王氏溯源·“诸城之初家庄”确有其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