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旧版回顾 | 王氏网论坛

世界王氏宗亲联谊交流寻根恳亲繁荣文化发展商企唯一官方门户网站

关于加强王刚中等历史文化名人宣传的建议

2022-11-30 22:22:49来源:王寿远 翥山美佳园

打印 字号: T|T
丰富乐平文化底蕴,加强文化名城建设
 
—— 关于乐平市政建设添加更多历史名人文化元素的建议
 
文/王寿远
乐平是一座源远流长的历史文化名城,诸多的自然景观和历史文化遗存是这座历史文化名城的重要组成部分,厚重的历史文化是这座城市的灵魂。乐平有着丰富的历史名人文化资源,其中“洪公气节、马氏文章”就是乐平作为历史文化名城推介的重要宣传名片,为树立乐平历史文化名城形象发挥了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遗憾的是,还有很多优秀而杰出的历史文化名人如王刚中、金极、程振、王迸、石景芬等,没有引起该有的重视,没有得到相应的宣传和城市建设规划当中,不能不说这是一个遗憾。
 就拿宋朝名臣王刚中来说,他是一位与洪皓、马端临不相上下的乐平历史名人,从人格品质、求学励志、官职高低、爱国情操(军事上)、治国理念(政治上)、历史贡献、诗词文学、教育传道等方面来说,多方面都可以在诸多乐平历史名人中排在前三位。宋代历史学家李焘评价王刚中指挥抗击外国侵略胜利后不要功名的品格:“身督战而功成不居,过人远矣”,“惟刚中检身以法,示人以礼”;王刚中自幼酷爱学习、“博览强记”、熟识忠臣、鸿鹄励志,从1130年开始两次中举不就,但在不惑之年的1145年殿试中却以榜眼的骄人成绩进入仕途。王刚中以早于其九百多年的历史名相诸葛亮为偶像效忠国家,作诗勉励自己,“我生孔明后,相望九百载。我想孔明贤,巍然伊吕配。”,成为宋高宗、孝宗两朝重臣;仅仅十年时间,从一名普通教授,晋升秘书省校书郎、著作佐郎、中书舍人。当四川缺方员大吏时,高宗认为“无以逾王刚中矣”委任四川地方官数年,政绩卓著,而后又调入朝廷核心领导层,历任礼部尚书、直学士院兼给事中、端明殿学士、同知枢密院事,成为乐平历史文化名人当中几位宰相级人物之一。他的爱国情操堪比岳飞,抛仕途不顾,始终支持岳飞的主战反和的爱国思想,遭到秦桧的排挤。担任过与岳飞同样职务的制置使,深入研究诸葛亮的八卦阵等兵法,应用于严峻的边防形式。曾连夜单骑两百里赶赴前线指挥督战,“宋军乘胜收复了秦、洮、陇、商、虢、华陕七州”,其军事才能在乐平历史上可谓凤毛麟角。他经常向皇上辩证地提出建设性治国理念,始终向皇帝进言主战反和思想,提出强国强军后“请盟则为汉文帝,犯边则为唐太宗”的千古名言,强调“战守者实事,和议者虚名,不可持虚名害实事”。他的治国理念深深地影响着宋高宗、宋孝宗两朝皇帝,实为不折不扣的宋代政治家。他真正做到了为官一任造福一方,从知县到知州,从文官到武官,从边陲到中央,廉洁律己的同时,处处都能做出卓越贡献,因而从百姓到国君,都给予高度评价,“功名已在竺帛”。文学家孙觌作铭赞曰:“允武允文,備道前美。左之右之,惟君子使。入侍詞垣,大筆如椽。出擁戎兵,長劍倚天。帶甲十萬,如圈閒虎。折箠驅之,妥若兒女。邊陲晏然,烽滅燧息。民狎於野,不見兵跡。乃作泮水,如泗如沂。投戈講藝,橫槊賦詩。”
 
    就是这样一位杰出的历史人物,乐平历来宣传的却非常少,甚至少到从书本到城市街道、从政府官宣到民间流传,几乎找不到丝毫关于王刚中的文化信息,造成市人很少知道乐平历史上曾经出现过这样一个杰出甚至可以说是数一数二的宰相。
 
    比如乐平市市政府网站乐平概况:
 
    乐平是一座源远流长的文化名城。自东汉末年置县,迄今已有1841年的县治历史,素称“文章节义之邦”。这里山川钟秀,物产丰富,胜景瑰奇,人才辈出,历来“诗书文物,甲于他郡。而圣庙之形胜,亦甲于他郡。南宋风节名臣洪皓出使金国被扣留15年全节而归,南宋史学家马端临用20年时间写成《文献通考》,被誉为“洪公气节、马氏文章”,王刚中却只字未提。乡镇简介栏目里面,众埠镇简介二度赞扬马端临;洪岩镇简介三次提到洪皓;出生在礼林镇的宰相礼林镇简介竟然也没有提及王刚中一个字。
再如1987版《乐平县志》序言只提到洪、马两家父子,王刚中只字未提。县志《人物》一栏洪皓、马端临均有传记,王刚中只在不足一百字的传略中简单介绍。要知道,权威性史书《宋史》中关于“王刚中传”文言文都多达一千多字。县志《文征》一栏事记、奏牍、碑文、诗歌等更是没有王刚中的份。
 
    奇怪的是,书本存在篇幅限制,需要“择优录用”,只得择优选用,网络上的百度百科、360百科搜索出来的“乐平市”,里面介绍的内容也是区别对待,洪皓、马端临重复提到,仿佛王刚中、程振、石景芬等其他历史文化名人的名字就容不下了,只字未提。
 
    城市公园、广场、街道、巷弄以历史文化名人命名、在城市公共场所树立历史文化名人雕像、碑亭是一种将文化融入到城市建设中的重要举措,乐平也做了一些,有洪皓公园、洪皓路,马端临公园、马端临路、马廷鸾路,洪皓雕像、马端临雕像等,而王刚中等其他历史文化名人的名字别说公园、雕像,就连碑铭都没有,哪怕宣传栏或者宣传牌都找不到一个。
相比而言,在宣传王刚中文化方面万年县比乐平重视的多,因此万年人弘扬王刚中文化的比乐平人更多、更熟悉。万年县仅仅因为王刚中曾在现在为万年地界的书院学习中举过,就视王刚中为万年的骄傲,广泛宣传,深入人心。上饶新闻网报道:“万年,世界稻作起源的一方圣地,稻作文化源远流长,也是一块钟灵毓秀、人文鼎盛的神奇土地,教育历史积厚流光。早在南宋时期就出现了王刚中、柴元裕、曹建、柴中行、饶鲁、李伯玉、李思衍等一大批著名的理学家、书法家,明清时期创办有南溪、石洞等20余所具备较大影响力的书院。近年来,该县以学生向往、家长放心、社会认可、人民满意为目标,努力办好每一所学校,训好每一位教师,教好每一个孩子,教育事业蓬勃发展。”将包括王刚中在内的诸多万年籍历史文化名人向全县师生展示,激励学生努力学习。万年法院网刊登的一篇《万年赋》中写道:悠悠万年,浩然正气,千古一脉。宋王刚中夜闯帅帐,慷慨激言:“大将与国义同休戚,临敌安得高枕而卧!”将王刚中保卫边疆临危不惧的爱国精神作为万年的骄傲向全县司法干警展示,激励司法干警以身作则。
 
    反观乐平,难道是乐平历史文化名人太多了,真的连王刚中等这样优秀的历史名人都装不下了,只能让他淹没在历史中吗?笔者认为,不是的。相反我们乐平相比其它历史文化名城,历史人物真是少之又少。因此,出现上述问题只能说是我们认识不够,没有合适的将诸多历史文化名人向世人展示,以致造成很多历史文化名人渐渐被淡忘了。
 
    习近平总书记说“历史文化遗产是祖先留给我们的,我们一定要完整交给后人。城市是一个民族文化和情感记忆的载体,历史文化是城市魅力之关键”。古人讲,“万物有所生,而独知守其根”。习近平总书记还说“一个民族需要有民族精神,一个城市同样需要有城市精神。城市精神彰显着一个城市的特色风貌。要结合自己的历史传承、区域文化、时代要求,打造自己的城市精神,对外树立形象,对内凝聚人心。”(2015年12月20日在中央城市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为了增加乐平文化底蕴,契合总书记城市建设思想,发掘弘扬乐平历史名人文化,丰富乐平这座城市的文化内涵,将乐平历史文化名城的形象不断第向外推介,从而起到吸引外商来乐,乐商返乡,游客来玩,创客返巢的作用,推进文化强市建设。笔者建议乐平市有关部门科学地扩大乐平市历史文化名人宣传力度和广度。乐平市政府网站中适当、合理地增加王刚中、程振、石景芬等其他优秀历史文化名人的推介力度,增加市政建设中历史文化名人标记,诸如建设一座王刚中文化公园、一尊金极雕像、一条程振路、一个王迸广场等历史文化元素,把乐平逐步建设成为全省乃至全国著名的名副其实的历史文化名城。
 
注:文中双引号内的内容除注明出处的均摘自宋史中有关内容。

世界王氏网版权及免责声明:1、凡世界王氏网所有作品、图片,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世界王氏网)” 的作品、图片,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有侵权请告知删除。谢谢! 本网总机:0593-7639088,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QQ邮箱:1173471839 网易信箱:fjfdws@126.com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