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旧版回顾 | 王氏网论坛

世界王氏宗亲联谊交流寻根恳亲繁荣文化发展商企唯一官方门户网站

还为看不懂“家谱“发愁吗?请储备这些名词!

2022-11-10 19:51:56来源:北京九亲文化

打印 字号: T|T
1、出嗣: 过继为他人后代,与来绍相对应。
 
2、寿官: 明朝和清朝出现的一种官名,这是个虚职,又是一种荣誉。奖励"德行着闻,为乡里所敬服者",只有官服官帽、没有爵位。受赐年龄最初为百岁,到万历以后䧏为七十岁。只有在思诏颁布时才得以赐给,整个明朝三百多年里仅授过十九次。十世祖喜新公曾被恩授七品寿官。
 
3、兼祧: 一人同时继承两家宗祧,兼祧人不脱离原来家庭的裔系,兼做所继承家庭的嗣子。
 
4、昭穆: 是指古代宗法制度对宗庙或墓地的辈次排列规则、次序。二世、四世、六世,位于始祖之左方,称昭; 三世、五世、七世,位于始祖之右方,标穆。
   昭穆无考是指查不清楚辈次琲列。
 
5、处士: 古代称有徳才而隐居不愿做官的读书人。十一世祖掦清公和十四世袓鸣琴公称处士。
 
6、修职郎: 文阶官名,分大夫、郎、佐郎三种,大夫为五品以上官员,郎为正六品至正八品官员,佐郎为从八品以上官员。俢职郎为正八品文官的散阶,相当于现代的"享受正科级待遇"。
 
7、岁贡生: 俗称明经。是指明清两朝秀才成绩优异者,可入京师的国子监读书,称为贡生。十二世祖鼎三公曾被选为贡生。
 
8、候选训导: 就是候䃼州、县学的副学官。
 
9、廪膳生: 明清两代称由公家给以膳食的生员。
 
10、庠生: 古代学校称庠,故学生称庠生,为明清科举制度中府、州、县学生员的别称,也就是秀才之意。
 
11、鄉饮介宾: 乡饮是古代一种庆祝丰收尊老敬老的宴乐活动,一般都选德高望重长者数人为乡饮宾,与当地官吏一起主持此活动。介宾是指次于主宾的客人。
 
12、州判: 古代文官官职名,在清朝之位阶约为从七品,通常为地方衙门辅佐主官的基层官员编制,属于直隶州的,相当于同知,属于散州的,外与州判分掌粮务、水力、海防、巡捕诸事,均从七品官。
 
13、太学生: 明清时太学即国子监的俗称,国子监是古最高学府与教育行政管理机构。太学生就是在太学读书的生员,亦是最高级的生员。
 
14、耆儒: 徳高望重的读过书老者。
世界王氏网版权及免责声明:1、凡世界王氏网所有作品、图片,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世界王氏网)” 的作品、图片,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有侵权请告知删除。谢谢! 本网总机:0593-7639088,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QQ邮箱:1173471839 网易信箱:fjfdws@126.com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