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文化对家文化有哪些影响
“家国同构”的理念可以说是伴随着中国古代社会的发展一同发展和成熟起来的,由此衍生的一系列家文化思想更是成为了中国人的精神源泉和连接纽带,那么它们在历史的长河中又有怎样的体现和发展呢?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家国同构下的家文化
前言

中国人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来说明“家”与“国”的关系。
家国同构是中国国家政治文化的管理思想基础,随着巩固政权的需要,家文化体系思想也随着中国传统社会长达几千年的主流儒学文化的发展而被逐一地细化。
儒家文化为家的管理制度提供了合理的思想理论,并在信仰、思想、行为上给予理论支持,从而丰富了家文化思想,是对家文化信仰和管理思想的补充。
周公制礼
在奴隶社会时期,宗法制作为维护政权的制度,随着社会的发展,而不断被完善。
到了商末周初,周公摄政期间,为了巩固统治,周公提出了各方面带根本性的典章制度,在完善宗法制度的同时制定了礼乐,提出用礼制与法律来治理国家,通过规定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礼法,来维护稳定的社会统治秩序。
周公制定出的一套调整宗法人伦制度和行为规范体系,为中国几千年的家文化奠定了基础,周公被称为是中国儒学的先驱。
儒家文化&家文化
春秋时期,孔子提出君君臣臣(为君者应尽君道,为臣者应尽臣道)和仁义礼智等伦理道德观念。
及至战国,孟子进而提出了“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的“五伦”道德规范。
在此基础上,汉代董仲舒提出了三纲原理和五常之道。
三纲五常之说,起于董仲舒,完成于朱熹。三纲指的是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而五常则是指仁、义、礼、智、信。
随着三纲五常伦理道德的完善,中国人秉承着孔孟之道,忠孝、仁义、家和万事兴的儒家理念,延续着家庭生活的习惯,进而形成了中国独有的家族文化体系。
纵观中国的发展历史,“家”始终是中国人磨灭不掉的印记,它承载着所有人对生活的最终幻想和归属,它所包含的也不是三言两语能够简单道尽的。
世界王氏网版权及免责声明:1、凡世界王氏网所有作品、图片,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世界王氏网)” 的作品、图片,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有侵权请告知删除。谢谢! 本网总机:0593-7639088,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QQ邮箱:1173471839 网易信箱:fjfdws@126.com 
相关文章

最新推荐

江西王家大祠堂:规模
祠堂,很多人都知道,在南方是很常见的,它主要用于祭祀祖先 [详细内容]
- · 江西王家大祠堂:规模之大在全国极为罕见,
- · 他是湖北“王姓”最长寿的开国将军,打仗不
- ·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的开创者王永志院士逝世,
- · 恭祝全世界王氏宗亲网友端午节安康
- · 金门第十一届世界王氏恳亲联谊大会散记
- · 浙江百姓家谱研究会考察梅溪状元故里
- · 太子晋·王子乔与中华王氏始祖寻根
- · 余王共脉:一段坚守与回归的传奇
- · 贺泰国海南王氏宗亲会四十五周年庆典
- · 新城王氏溯源·“诸城之初家庄”确有其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