芒种养生 | 吃好三样,喝好三样,做好三样
作者 :儒风君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五月节,谓有芒之种谷可稼种矣”。
芒种是麦类作物成熟、夏季栽种大忙季节。
此时气温偏高,空气中湿度增加。
湿热环境中,人易疲倦、萎靡不振。
养生保健重在除湿、养心、消暑。
1吃好三样
吃桃子
俗话说:“桃养人,杏伤人。”
芒种节气,桃子新鲜上市。
中医认为,桃子性温,外形似心,能入心补血。
心,其华在面。脸色苍白的人,普遍心血亏虚。
容易失眠多梦,记忆力不好,猛地起身两眼发黑。
夏天养生先养心,多吃桃子很有帮助。
需要注意,桃中含有大量膳食纤维,过量食用可能引发消化不良。
而且桃子糖分较高,血糖高的人,一天吃桃子最好不要超过两个。
吃前可先用盐搓一下桃皮,再用水冲洗,把桃毛都去掉。
吃茄子
芒种节气,茄子新鲜、口感好,价格也很实惠。
《随息居饮食谱》记载,茄子有清热、活血、消肿等功效。
属于寒凉性质的蔬菜,夏天吃有助于消暑、降火气;
茄子中含有一般蔬菜少有的维生素P,被称为“心脑血管的小保护神”。
能增强血管弹性,预防血管硬化、微血管破裂出血等问题的发生。
夏天吃一道凉拌茄泥,美味又健康。
吃紫苏
进入芒种节气,天气越来越闷热、潮湿。
体内湿气重,容易出现头晕、脑胀等症状。
紫苏一到夏天就疯长,不仅清热祛湿,还可以预防血瘀,有效预防暑湿引起的眩晕。
紫苏有“圣草名药”的美誉,是夏季居家必备的野菜。
选新鲜的紫苏叶,搭配芹菜、木耳、洋葱。
芹菜切段,洋葱切丝,木耳切块,紫苏剁碎。
加上醋、生抽、糖、蒜末拌匀,就是一道可口的开胃小凉菜。

2
喝好三样
三白粥
【材料】山药10克、白扁豆10克、生薏米15克
【做法】先把生薏米泡半个小时,再放入其他食材大火烧开后转小火,煮40分钟即可食用。
【功效】山药是肺、脾、肾,三补的食材;
白扁豆健脾祛湿,对少气懒言、大便稀溏者很有好处;
生薏米清热解毒、排脓化痰,很适合日常调理食用。
脾胃寒者可以将薏米去掉,用其他两味食材做粥。
三豆汤
芒种节气,很多人会喝绿豆汤解暑。
但绿豆偏寒凉,并非人人都合适。
脾胃虚弱的人,不妨把绿豆汤,换成“三豆汤”
出自宋代的《类编朱氏集验医方》,是流传已久的古方。
药食同源,既能消暑养心,又不伤脾胃。
【材料】绿豆、黑豆、赤小豆各20克,冰糖适量
【做法】所有食材洗净,豆类提前浸泡1小时以上。
一起放入锅中,加水煮至软烂即可。
【功效】绿豆清热解暑;赤小豆红色入心,健脾止泻、利水消肿。
黑豆中和部分绿豆的寒性,补肾的同时也有助于养心。
干姜鲫鱼汤
【材料】鲫鱼1斤、干姜50克
【做法】处理好的鲫鱼,用五成热油两面煎黄;
加水没过鱼肉,放入干姜;
炖煮过程中可以加入一点醋,软化鱼刺;
一般炖1、2个小时即可。
【功效】鲫鱼好消化,且本身有利水的功效;干姜辛热,可以发散和暖胃,运化全身的水湿。
3
做好三样
。预防中暑
古人认为,五月是“毒月”。
这个月的太阳最盛,暑气加重。
导致万物毒素增加,对人体产生危害。
芒种节气,最需要当心的,就是高温中暑。
尽量避免暴晒在太阳下,或是出很多汗。
体液大量流失,会引起血压下降。
津液耗伤,更容易发生气血两虚的症状。
甚至出现休克或痉挛昏厥,严重者发生猝死。
。轻摇扇子
从养生角度看,扇子是最佳的乘凉措施。
长时间处于空调环境中,人体对温度的自我调节功能会减弱。
摇扇可以锻炼肢体协调:用左手摇扇,还可以活化右脑、开发右脑潜能、预防中风。
在不太热的傍晚或夜间,最好关上空调。
拿起扇子,用最原始、最古老的方法解暑降温,恢复身体的自我调节功能。
。静坐静心
芒种到,天气炎热,让人烦躁不安。
此时养生,注重“心静自然凉”。
嵇康《养生论》讲,夏天“宜调息静心,常如冰雪在心。
炎热亦于吾心少减,不可以热为热,更生热矣。”
炎夏要神清气和,心胸舒展,以利于气机的通泄。
心静自然凉,就是夏季养生法中的精神调养。
世界王氏网版权及免责声明:1、凡世界王氏网所有作品、图片,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世界王氏网)” 的作品、图片,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有侵权请告知删除。谢谢! 本网总机:0593-7639088,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QQ邮箱:1173471839 网易信箱:fjfdws@126.com


最新推荐

江西王家大祠堂:规模
祠堂,很多人都知道,在南方是很常见的,它主要用于祭祀祖先 [详细内容]
- · 江西王家大祠堂:规模之大在全国极为罕见,
- · 他是湖北“王姓”最长寿的开国将军,打仗不
- ·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的开创者王永志院士逝世,
- · 恭祝全世界王氏宗亲网友端午节安康
- · 金门第十一届世界王氏恳亲联谊大会散记
- · 浙江百姓家谱研究会考察梅溪状元故里
- · 太子晋·王子乔与中华王氏始祖寻根
- · 余王共脉:一段坚守与回归的传奇
- · 贺泰国海南王氏宗亲会四十五周年庆典
- · 新城王氏溯源·“诸城之初家庄”确有其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