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旧版回顾 | 王氏网论坛

世界王氏宗亲联谊交流寻根恳亲繁荣文化发展商企唯一官方门户网站

养生治身 | 清明时节的养生之道

2022-04-12 16:51:40来源: 实修实学

打印 字号: T|T

清明节气,太阳到达黄经15度
我国大部分地区的日均气温已升到12度以上
正是桃花初绽,杨柳泛青时节
 
就中医养生来讲,清明也是一个重要的节气。
 
《黄帝内经》中写道:"寒气生浊,热气生清。"从立春到清明整60天,其间经过雨水、惊蛰、春分,大地渐暖到了清气上升的时候。
 
中医认为人应四时,春季万物生长,机体也是如此。清明节气该如何养生呢?
 
饮 食 调 养
 
清明时节雨纷纷,祛湿解困正当时
 
清明时节雨纷纷,雨水一多,环境湿度就会变高,如果此时身体不好,外湿引动内湿,就会出现各种不适的症状。
 
风、寒、暑、湿、燥、火,中医认为,湿邪是六大致病因素之一。中医认为,脾主运化,脾的功能不好,无法很好的运化水湿,就会加重体内湿气。
 
体内湿气重,会有哪些表现呢?
 
最明显的表现在舌头:舌头胖大、舌头边有齿痕,舌苔白,都可能是脾虚。另外,湿气重,还会表现容易困倦。中医中有“因于湿,首如裹”的说法,湿气重,头好像被裹起来,昏昏沉沉的。
 
所以,春天的饮食要注重健脾化湿,茯苓、淮山药、薏米等食材,都有健脾养胃的功效;当季的野菜,比如香椿,疏肝健脾。
 
节令美食
白术茯苓粥
 
材料: 白术10克,茯苓15克,陈皮3克,生姜皮3克,砂仁3克,粳米100克。
 
做法: 将白术、茯苓、陈皮、生姜皮、砂仁五味药煎汁去渣,再加入粳米同煮为稀粥。
 
中医认为,粳米有健脾养胃、止渴除烦、固肠止泻的功效;陈皮可理气健脾,燥湿化痰;生姜皮能行水消肿;砂仁有行气调中,和胃,醒脾的作用。推荐给脾胃功能较弱的爷爷奶奶和小朋友们。
 
节令美食
茯苓白术鲫鱼豆腐汤
材料: 茯苓20g、白术10g、鲫鱼一条、豆腐150g
做法: 
1、白术、茯苓大火煲20分钟。
2、鲫鱼煎至两面稍黄后放入煮沸的白术茯苓水中煲10分钟。
3、将豆腐切小块,放入汤中焖煮10分钟,加精盐调味即可。
 
中医认为,鲫鱼能健脾养胃,活血止血;豆腐可益气和中,清热解毒。推荐给腹胀、消化不良的朋友,特别是女性朋友。
 
起 居 调 养
 
夜卧早起 防风保暖
 
        为了适应春天阳气生发的规律,清明时节人们应当晚睡一点、早起一些,舒缓形体,以使神志随着春气而舒畅怡然,这是养生的自然法则,违背了就会伤肝。
        风多、雨多是清明节前后的气候特征,但人们外出时如果不加留心就容易受到风邪的侵犯。应做好保暖工作,最好准备一件可以随便穿脱的外套,防止外邪的入侵”。
 
        如今仍是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关键时期,为避免人员扎堆,建议大家转变祭扫形式,倡导云祭扫、书写寄语等形式,来传递哀思。
 
饮菊花茶散冬季寒邪
清明时节阳气生发,传统养生学认为“春与肝相应”,因此春养肝常保健。此时可选择具有疏散风热、清肝明目功效的菊花茶饮用,不但可以养肝利胆、疏通经脉,还可借此将一个冬季积存在体内的寒邪散发。
 
情 志 调 养
 
凭吊先人 悲伤要有度
 
     清明节是重要的祭祀节日,许多人难免睹物思人,悲痛万分。因此,清明节期间,心理保健十分重要,尤其是本身就有心理隐患和疾病的人,不要过度沉浸在悲伤的情绪中不能自拔。有心脑血管疾病、血压偏高的人,更要注意不要劳累或伤心,要多提醒自己稳定情绪。而焦虑症患者在扫墓时,更易产生时间紧迫感,出现自责、愧疚的情绪,因此要特别注意。
(转引自国学精粹与生活艺术微信公众号)
世界王氏网版权及免责声明:1、凡世界王氏网所有作品、图片,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世界王氏网)” 的作品、图片,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有侵权请告知删除。谢谢! 本网总机:0593-7639088,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QQ邮箱:1173471839 网易信箱:fjfdws@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