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旧版回顾 | 王氏网论坛

世界王氏宗亲联谊交流寻根恳亲繁荣文化发展商企唯一官方门户网站

王硕威25岁造航母,这个中国天才为何这么牛?

2022-04-04 16:29:33来源:华人星光

打印 字号: T|T


       作为护国巡海的“盾牌”,山东舰和辽宁舰,一起组成中国双航母时代的核心。
      不过大家不知道的是,这两艘航母的幕后英雄中,有一位“年轻人”:
       他25岁就打造航母,攻克世界级难题,32岁成为航母总师,
       让人极其吃惊的是,他居然是一位80后,今年仅40岁,
       在世界各国而言,50岁以上的航母设计总师,其实都已经算是年轻人!
       他,就是王硕威。
王硕威 资料图
       曾在2019年一期央视节目中,军事专家金一南提到,我们第三艘航母的总建造师1980年出生。
      “80后”,“第三艘航母”,这样的字眼结合起来,让大家十分感到好奇和震惊,毕竟这样年轻的航母建造师,世间屈指可数。
      事实上,就在我国航母工程中,有一位央视公开报道的传奇人物,正是1980年出生的王硕威,毕业于华中科技大学船舶与海洋工程学院。
       在他22岁那年刚毕业,就被选拔进入神秘的701所。
        中船重工701研究所,位于武汉,是我国唯一的航母研制单位,
22岁能走进这里,意味着“天才”,更意味着“重担”。
       天才踏上万里征途,这是王硕威航母人生的第一步。
中国舰船研究设计中心
        当年中国海防弱,海境我们听到的,是一次次刺耳的磨刀声。
        中国如果想要驰骋深海,就一定要拥有航空母舰。
        但此前中国没有一艘航空母舰,只能靠从苏联买来的废弃舰船“瓦良格号”入手,进行研制改建。
       当时“瓦良格号”废弃很久,破损严重,我们国家第一次接触航母,很多方面都是一片空白。
      要想修补好这艘巨轮,谈何容易,一批热血科研人,决意踏上这条万里征途,王硕威作为年轻一辈中的杰出人才,一片赤诚加入研发,他说:“作为与蓝色国土,相生相伴的青年科研工作人员,在实现中国梦的生动实践中,我们生逢其时,责无旁贷!”
       就这样,年仅25岁的他,成为航母电磁兼容设计的主要负责人,
25岁就能参与造航母.......
王硕威
       而在航母这个号称,世界最为复杂的巨型系统工程平台上,电磁状况的复杂程度超乎想象,再加上当时中国人第一次接触航母,没有一点经验,也没有一张图纸,更没有任何的规范标准,王硕威一直在黑暗中摸索。
      众所周知,军舰上的电子设备都会有电磁波,还有大量的雷达、无线电、卫星天线,这些层层叠叠,工作在不同频率的各种电子设备,如何能做到在作用时不会互相产生干扰,并且能够有效识别其电波?
       这就是王硕威要突破的巨大难题:电磁兼容。
      2005年开始,王硕威带领团队从零开始摸索,几千份文件摆在案头,他一张纸一张纸的详细查阅,王硕威在“辽宁舰”上付出心血良多:
       为了改造这艘航母,王硕威和整个团队,在零下20多度的冰天雪地里,连续多天进行户外工作,也曾经在高温高湿高盐的岛礁坚守,
蹲点一次就是好几个月。
       他为了突破技术瓶颈,节省试航时间和保证实验环境,一般都在晚上十点到第二天早上五点进行。
       一到夜深人静,王硕威就来到甲板争分夺秒进行实验,冬天的海湾,深夜寒风凌厉,待在甲板上半小时就浑身冻透,在那刺骨寒风里,王硕威为了精确掌握第一手试验数据,在甲板上一站就是一整夜,天亮之后还要拖着疲惫冰冷的身体,回到舱内进行数据分析,
就这样,从25岁到32岁,王硕威经历了七年艰难困苦的研制过程。
       是他开创性完成航母电磁兼容联合实验,第一次形成电磁干扰性静态与动态等效实验,攻克了一道世界性航母工程研制难点。
       加班加点,彻夜不眠,挥汗如雨,油污满面,经过了几百次的实验,近七年的技术攻关,中国第一艘航母“辽宁舰”威武出海。
       从二十青春到三十而立,苦心孤诣终于铸就大国重器,中国百年航海梦,终于梦想成真!
资料图
       完成辽宁舰的研制任务之后,王硕威的使命还远远没有结束。
       他迎来新的挑战,我国要打造第一艘,完全完整自主设计的国产航母“山东舰”,王硕威直接升任为型号总体副总设计师,这一年,他年仅32岁,是国产航母总设计师团队中最年轻的一员!
      设计师们决定“山东舰”的船体,要由一块块巨大特殊铁板焊接,要完成这样的研制,要突破的是几百项技术难关,因为其钢板强度,必须是普通民船的好几倍,焊接难度因此也更高。
      在建造过程中,王硕威大胆采用三维设计平台,加速工程速度,
其后五年间,我国突破了航母特种钢,和专业焊接等百项关键技术难关,拿下全部自主知识产权,无论是电磁兼容系统,还是电力系统,
或是阻拦索或是船体,全都是中国自主研发。
       而为确保国产航母顺利下水完成,王硕威在其中做出了重大贡献,他打破僵局,开辟出一条艰难自创的道路。
      2017年,山东舰威武下海,中国迎来双航母时代。
资料图
        俄方专家来参观时,对中国辽宁舰和山东舰,表现出极大赞赏和钦佩,夸赞王硕威是一位国宝级天才。
       因为参与第一艘航母辽宁舰研发时,他仅25岁,完成第一艘国产航母时也只有37岁,在世界范围内,都可以说是实实在在的少年天才,(在科学界,50岁以下的基本都被称作青年科学家。)
       从第一艘航母到第一艘国产航母,中间的困难和压力可想而知,
这不是王硕威一人之功,但他却是其中青年科研人的最杰出代表。
      作为大国重器科研人,他们的曝光率很低,网络上甚至搜不到他们的姓名,他们是一群低调到尘埃里的人,虽绽放出一朵朵灿烂的花,做了惊天动地的伟业,但终其一生,或许只能默默无闻。
       但今天,王硕威是央视公开报道的,航母科研总设计师里,最年轻的一位80后。
       就在2018年,国家官方公布22届中国青年五四奖候选人名单,王硕威入选,他的故事也因此得到了公开,人们这才知道,原来双航母的背后英雄队伍里,竟有一位如此年轻厉害的80后!
 
       王硕威说:“当舰船报国的火炬,传递到我们这一代人手上时,我们必须苦练内功,提升能力,必须勇于担当,才能接好班。”
      在这样优秀人才的努力下,两艘航母已经来了,第三艘还会远吗?
      少年强则国强,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如今我国已经形成了一支,全新的研发设计建造队伍,王硕威的团队,平均年龄在36岁左右,将来我们的国家,或许就要靠着这些年轻的设计团队,走向深海,走向辉煌。
       苦难过去告诉我们,唯长缨在手,方能阻断虎狼环伺,舰船如虹,白练如浪,身处新时代,奋斗正当时,志存高远,脚踏实地,
致敬青年科学家!
      愿未来有更多的王硕威,高高扬起中华民族这艘巨轮,伟大复兴的风帆!

世界王氏网版权及免责声明:1、凡世界王氏网所有作品、图片,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世界王氏网)” 的作品、图片,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有侵权请告知删除。谢谢! 本网总机:0593-7639088,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QQ邮箱:1173471839 网易信箱:fjfdws@126.com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