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阳明:心清,心定,心安
人生这场修行,重在修心。
只有内心深处清净、坚定,才可以抵御世间的不安与躁动。
心清,心定,心安,过好这一生。
1
守静,心清
静,是一种品格,沉淀自己,戒除浮躁。
《庄子》曰:“水静犹明,而况精神!”
水面平静下来,就会变得清澈透明,人的精神也是一样。
一心守静,便能以这颗清净心,作为映照天地万物的镜子。
有个学生提问:“老师,您说心外无物,
可这花树在深山中自开自落,于我心有什么相关?”
王阳明回答说:“你未看此花时,此花与心同归于寂;
你来看此花时,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
沉淀下来,便能体察入微,世间万物,皆在我心中。
而追逐外务,丢失本心,成为欲望的囚徒,实在是舍本逐末。
心若清净,何来闲思、杂想、妄念。
人活一辈子,怎样算是活得通透?
静水流深,方能经得住时间的摇荡,保持内心的平和与从容。
2
养志,心定
王阳明十一岁时,立志要读书做圣贤。
在他眼中,圣人就是“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为实现这一志向,王阳明每日研习兵书战策,甚至独自到居庸关考察边塞地形。
王阳明说:“持志如心痛,一心在痛上,岂有功夫说闲话,管闲事?”
所谓三心二意、半途而废,只是心不够定、志不够坚。
孔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欲成志向,就要耐得住寂寞、经得起挫折。
志向不够坚定的人,往往无法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力,自然也就无法获得最后的胜利。
一心不动,才能深入“人迹罕至”的境地,取得常人无法企及的成就。
禅宗要求我们,用“戒、定、慧”的功力,来对治自己的“贪、嗔、痴”。
世间万事纷至沓来,有人焦头烂额,有人却泰然处之。
只有做到不动心,才能得到真正超然物外的洒脱。

3
积德,心安
一个人如果放弃积德行善,最大的坏处不是来自外界的惩罚,而是良心的谴责。
不为名所拖累,不为利所诱惑,内心安然而强大。
王阳明说:“破山中贼易,破心中贼难。”
外在的危机容易度过,心中的危机不易消解。
是非善恶,往往只在一念之间;
时刻谨记,不违背良知,才对得起一片澄然本心。
人活在俗世当中,难免触及一些身外物,诸如金钱、名利、地位。
关键就在于,能否让自己的本心遵循“良知”的指引。
俗话说的好:“不做亏心事,不怕鬼敲门”。
存善心、做善事,内心自然平和安定。
明代大儒方孝孺说:
“交善人者道德成,存善心者家里宁,为善事者子孙兴。”
积德行善,不仅关乎自身,更关乎后世子孙。

相关文章

最新推荐

江西王家大祠堂:规模
祠堂,很多人都知道,在南方是很常见的,它主要用于祭祀祖先 [详细内容]
- · 江西王家大祠堂:规模之大在全国极为罕见,
- · 他是湖北“王姓”最长寿的开国将军,打仗不
- ·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的开创者王永志院士逝世,
- · 恭祝全世界王氏宗亲网友端午节安康
- · 金门第十一届世界王氏恳亲联谊大会散记
- · 浙江百姓家谱研究会考察梅溪状元故里
- · 太子晋·王子乔与中华王氏始祖寻根
- · 余王共脉:一段坚守与回归的传奇
- · 贺泰国海南王氏宗亲会四十五周年庆典
- · 新城王氏溯源·“诸城之初家庄”确有其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