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春祥·伊山王氏

唐乾符五年(878年)二月,农民起义领袖王仙芝在湖北黄梅兵败,被部将斩杀,余部投奔安徽亳州,投靠另一位著名的起义领袖黄巢。黄巢当时采取的策略是,转战黄淮流域,进军长江下游一带。他提出“禁止刺史殖(聚敛)财产,县令犯赃者族(灭族)”。唐朝官员一时噤若寒蝉。
而此前五年的咸通十四年(873年),琅琊王氏家族的王煦正担任着分水县县令。他一时也被黄巢起义的大火烧得晕头转向,虽不是贪官,但为着全家人的安全,就将家迁到离县城稍远些的百江镇伊山。自此始,以王煦为始祖的王氏,就在这临溪的伊山生根发芽。
流年似门前溪水,伊山王氏春日竹笋般在季节适宜的黄泥土中勃发生长。崇宁五年(1106年),第九世孙王缙中进士。绍兴五年(1135年),王缙的两个儿子王日休、王日勤双双折桂。王缙名气不小,为人正直,因不肯与秦桧同流,最终被贬官。王缙回乡闲居二十年,临终时对家人说:生平未做亏心事,死而无憾!
有宋一代,伊山王氏出了十六位进士,在分水上千年的建县史上极其灿烂夺目。
入元以后,伊山王氏依然耀眼。王缙的六世孙王梦声,在昆山做了四十余年的教育主官,他率家居住在唯亭,开渠筑堤,但他不忘家乡,写“分水堤”三字,刻碑于堤上。后来,王梦声的儿子们又将家迁至昆山的太仓,在这里伊山王氏依然兴盛发达。王梦声的四世孙王琳任明朝南京兵部右侍郎,第五、第六代竟然“燕子双双四进士”,第八代则出了个名满天下的王世贞。而王世贞的父亲、祖父也均是进士,为正德、嘉靖时代的名臣。
王世贞是一本大书。清人张廷玉总编的《明史》这样说他:“独操柄二十年。才最高,地望最显,声华意气笼盖海内。一时士大夫及山人、词客、衲子、羽流,莫不奔走门下。片言褒赏,声价骤起。”二十年独霸明朝中叶文坛,谁都想做他的学生,可以想象当时王世贞的霸气侧漏。
我没怎么读王世贞的书,在写明代笔记时,翻过他的笔记《觚不觚录》,其内容大多涉及典章制度的沿革。不过,他将个人阅读与朝野轶事相结合,考据扎实,书名也深有寓意,此觚已经不是原来那个觚了,而是喻朝代更迭,制度不一样。他写这些,是作为一个历史学家的责任,挺有趣。
我读大学时,古代文学课上到明代文学这一年,学校图书馆仅有的一本《金瓶梅》,大家借着轮流阅读,人也忙,书也忙。那是一个洁本,我们只是好奇,彼时,都以为作者是兰陵笑笑生,后来不断看到专家们的考证,说兰陵笑笑生就是王世贞的化名,这个书是他写的。我觉得凭王世贞的才能,完全有可能。这个世界並不那么美好,诗赋太正经,史学也枯燥,写本通俗小说玩玩,调侃一下这个世界。
友人告诉我,伊山就在今天联盟村的赵家自然村。我回百江老家,车子过了仰天坞隧道,特意在伊山脚下停了下来。原来,伊山就在公路边,我每次都经过伊山脚下,只是不知道它叫伊山。伊山是座孤山,不高,现在封山育林,山上长满茂密的阔叶林。联盟村的书记臧杜军告诉我说,清末民初,当地著名文化人臧槐的诗中多处写到伊山,现在伊山上还有庙的遗址,但不知道叫什么庙。
文化脉络强力延伸,无论什么时代,文化都是撑起人生的精神脊梁。没有明确记载伊山王氏在此居住了几代,什么时候搬到分水,又什么时候搬离了分水,但我觉得,这些都没有关系。一个事实是,无论伊山王氏千余年来如何开枝散叶,他们都将此“伊山”当作他们出发的起始点,从这个意义上讲,伊山王氏是独特的。
(本文载于《解放日报》2022.1.13第11版,作者陆春祥系国家一级作家,中国散文学会副会长,浙江省散文学会会长,杭州市作协副主席)
注:分水县是浙江省历史上一个存在的县,唐武德四年(621年)析桐庐西北七乡置分水县,治所在今桐庐县西北分水镇,1958年11月並入桐庐县。
注:分水县是浙江省历史上一个存在的县,唐武德四年(621年)析桐庐西北七乡置分水县,治所在今桐庐县西北分水镇,1958年11月並入桐庐县。

相关文章

最新推荐

江西王家大祠堂:规模
祠堂,很多人都知道,在南方是很常见的,它主要用于祭祀祖先 [详细内容]
- · 江西王家大祠堂:规模之大在全国极为罕见,
- · 他是湖北“王姓”最长寿的开国将军,打仗不
- ·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的开创者王永志院士逝世,
- · 恭祝全世界王氏宗亲网友端午节安康
- · 金门第十一届世界王氏恳亲联谊大会散记
- · 浙江百姓家谱研究会考察梅溪状元故里
- · 太子晋·王子乔与中华王氏始祖寻根
- · 余王共脉:一段坚守与回归的传奇
- · 贺泰国海南王氏宗亲会四十五周年庆典
- · 新城王氏溯源·“诸城之初家庄”确有其村
最新排行
- · 琅琊王氏世系表
- · 溯源山东的“王姓世家”——神奇的“进士家
- · 琅琊王氏
- · 阳新王氏起源概述
- · 琅邪新安王氏祖王壁公世系探考
- · 江西赣州信丰小河王氏世德堂宗支溯源
- · 槐荫堂王氏属于新安琅琊王
- · 麻城王氏世系表
- · 新安琅琊王氏
- · 三槐王氏的上源是琅琊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