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旧版回顾 | 王氏网论坛

世界王氏宗亲联谊交流寻根恳亲繁荣文化发展商企唯一官方门户网站

山川毓秀 美丽三堡

2021-12-19 18:15:41来源: 王国钧 钱江诗帆

打印 字号: T|T
 
山川毓秀  美丽三堡
【简介】三堡村古称章田里,隶属南安市柳城街道,位于柳城榕桥东部,东距泉州20公里,西距南安市区5公里,南距厦门100公里,南石高速和南官公路经过本地,榕桥至邱钟公路贯通全村,与安南泉省道交接,交通十分便利。三堡村下辖七个自然村,人口3510人;面积8000多亩。农作物有水稻、大小麦、地瓜等,水果有杨梅、龙眼、荔枝等。水果是该村特产,果树漫山遍野,产量可观,供应附近市场及罐头蜜饯厂家。企业4家,主要经营石材开采加工、钢材贸易、机械化工、碎石加工等。
图片
该村三面环山,林木覆盖面积大,自然景色优美。北有白云山、云台山,东有石鼓山,南有五峰山连理寨,西与榕桥小盆地相连。西部的东埔溪与南部的榕桥溪交汇,东流境外,水量充足。名胜景点有白云寺、李贄读书处、李贄祖宅、元代通郭石桥等。
三堡村多次被南安市委市府评为“文明村”、“文明建设先进单位”、“科技工作先进集体”等多项荣誉称号,2010年被国家工信部等五部委定为“全国先进农村综合信息服务站”。
●通郭石桥
通郭桥在三堡村三舍桥,又名三舍桥。据《泉州府志》载:桥为僧道询建于元大德十年(1306),属石墩石梁桥。桥长45.5米,宽2.7米,桥面宽由4-5条大石板铺成,桥板最长6.8米,最宽0.6米,最厚0.5米,石墩石梁,七墩六孔,至今保存较好。
●李贄祖宅遗址
章田里李贄祖宅遗址在三堡村胭脂巷。李贽叔父李章田在胭脂巷开垦种植,成了远近有名富户。明清《南安县志》载“章田里”,以其名作村名,民国后改为三堡村。至今,胭脂巷仍存有李氏祖宅、李章田墓、章田洋、章田井等遗址。从李章田墓出土的《明故处士章田李公暨配丁氏、媵张氏合葬志铭》,是研究李贽家族迁居南安榕桥胭脂巷的重要证据。
●林文鸳纪念碑
该碑位于三堡小学大门左侧。林文鸳先生系三堡坑头自然村人,早年旅居新加坡,经营钢材、五金配件等,并在东南亚等地设有分号,被誉为新加坡“五金大王”。林文鸳先生还是著名慈善家,关心家乡教育、宗教等公益事业,累计捐资人民币一千余万元。1999年8月,福建省人民政府颁发表彰文件,南安市人民政府为之建亭树碑,以资纪念。
白云寺李贽读书处
●李贄读书处
李贽少年时因弟妹众多,家境贫困,经常受到伯父李章田的关怀和接济。李贽少年时能吃苦耐劳、刻苦读书,并喜欢倘徉山水,经常到故乡榕桥胭脂巷来,在白云寺、觉海山等地游览,并经常在白云寺的右侧厢房读书。据传李贽名噪一时的《老农老圃论》,便是他12岁时在白云寺侧厢房读书处写下的。
【毓秀锺灵 名人荟萃】
古往今来,三堡村毓秀锺灵,名人辈出,富有多彩人文特色:
一、名人多。如:明代我国著名思想家、史学家、文学家李贄,富甲一方的名绅李章田,清朝举人、饱学刚直的南靖教谕王靖,同盟会员、闽军第四路军司令庄文泉,中国医学科学院原副院长、著名妇科专家林巧稚,新加坡五金大王林文鸳等。
二、人才多。该村各种人才出类拔萃,博士、硕士、学士数十人。如;“九三学社”原中委王建东教授,石油专家林向荣博士,新加坡南安会馆原主席林金福博士,美国第一投资公司高级经济分析师王亚明博士,美国威斯康星大学访问学者、浙江工商大学王晓华教授,美国北美注册会计师孙琤硕士,中央电视台高级记者林清辉博士,上海军工企业高级工程师王鼎平等。该村从事公职人员众多,其中处级干部6人,科级干部6人;公务员10多人,教师20多人。
三、文人多。该村文星璀璨,专家、学者、作家、诗人众多。如:中国古典文学专家、李白研究学者林东海教授,中国作协会员、泉州作协主席戴冠青教授,中国作协会员、高级经济师王忠智,福建省作协会员、泉州诗词学会副会长王国钧,原泉州政协文史委主任、诗人林昌如,以及作家邱荣业,诗人林和胜、林辉等。
●明代我国著名思想家、史学家、文学家李贽
李贽(1527-1602),祖籍南安三堡胭脂巷。其先祖李允诚(三世祖)于明永乐二十年(1422)起,从泉州迁居南安三堡村胭脂巷。传至六世祖李宗洁,生钟秀(号白斋,李贽父亲)、钟气(号章田)等四子。李白斋迁泉州设馆授徒,娶妻生李贽。而李章田在当地开垦种植,成了富甲一方的绅士。至今胭脂巷仍有“章田墓”、“章田井”、“章田洋”等遗址,当地以“章田里”为村名,以作纪念。胭脂巷李氏祖宅五十年代荒废,李贽族裔有的返泉州,有的同姓入柱。胭脂巷后为林姓居住。
●清代举人王靖
王靖,字紫荆,祖籍南安三堡石蛇。清嘉庆五年庚申恩科举人,授南靖教谕,生性刚直,学问优长,尤尚义气。为维护榕桥乡民利益仗义执言,深受百姓爱戴。同治初年,各乡人士鸠资立祠祀之。“王靖祠”在拜埔山,人称“王老爹”,祠已毁。
●闽军将领庄文泉
庄文泉,祖籍南安三堡茂厝,长期居住厦门、集美。早年参加同盟会,跟随孙中山推翻帝制革命行动。民国8年出任“福建下游游击总司令部第三支队司令”;民国11年,任闽军第四路军司令。
●杰出妇婴专家林巧稚
林巧稚(1901-1983),出生厦门鼓浪屿,祖籍南安三堡三舍桥。中国妇产科学的主要开拓者、奠基人之一。中国医学科学院副院长,中科院士,她是北京协和医院第一位中国籍妇产科主任及首届中国科学院唯一的女院士,虽然一生没有结婚,却亲自接生了5万多婴儿,被尊称为”万婴之母“、“生命天使”、“中国医学圣母”。
●新加坡慈善家林文鸳
林文鸳,祖籍南安三堡坑头,早年旅居新加坡,经营钢材、五金配件等,并在东南亚等地设有分号,被誉为新加坡“五金大王”,历任新加坡南安会馆主席。林文鸳先生还是著名慈善家,关心家乡教育、宗教等公益事业,累计捐资人民币一千余万元。1999年8月,福建省人民政府颁发表彰文件,南安市人民政府为之建亭树碑,以资纪念。
●著名学者林东海
林东海(1937—2020 ),南安三堡胭脂巷人。复旦大学研究生毕业。历任人民文学出版社总编助理、古籍室主任,编审,中国老作家协会会员,著名李白研究专家。代表作品《诗法举隅》、《古诗哲理》、《江河行》、《李白》、《太白游踪探胜》、《师友风谊》等10余部,论文《歌与诗》、《辨秦王》、《论诗诗论》、《魏晋思想论导读》等以及其他诗文100余篇。
●民主党派中委王建东
王建东(1938— ),南安三堡石蛇人。浙江大学电机系毕业,曾任浙江农业大学校务委员、教研室主任、副教授,九三学社中央委员(三届)、浙江省委常委及浙农大主委,系浙江省第六、七届政协委员。著有《实用电工学》及多篇学术论文。业余创作古典诗文、楹联,系西湖诗社、新时代诗社、老干部诗词协会成员,创作格律诗二百余首、楹联一百余副、杂谈十多篇,出版诗联集《之江唱晚》。
●石油专家林昌荣
林昌荣(1959— ),南安三堡坑头人。同济大学海洋地质专业毕业,石油物探博士,油气预测专家,中海油能源发展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分公司高级工程师,同济大学兼职教授。曾参与国家“八五”攻关课题研究,被评为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002年获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科技进步二等奖。他在国际上首先提出“地震数据体结构特征法预测油气”的基本原理和算法,以及油气层划分标准,并将其应用到生产实践中去,较大幅度地提高了油气预测的准确率,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
【社会经济】
三堡村下辖七个自然村,人口3510人,面积 8000多亩,其中山地6367亩,耕地870亩。经济以农业为主,农作物主要有水稻、大小麦、地瓜、马铃薯等。企业共5家,主要经营石材开采加工、钢材贸易、机械化工、茶叶加工、碎石加工等。
三堡村盛产水果,主要有杨梅、龙眼、荔枝等,果树漫山遍野,产量可观,供应附近市场及罐头蜜饯厂家。其中杨梅已有数百年种植历史,品种繁多,有长蒂、乌梅、硬丝、水梅等。2004年9月,三堡杨梅生产基地生产的“山宝黑”杨梅通过了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认证,成为目前南安唯一的杨梅绿色食品品牌。2008年组建“南安市柳城三保杨梅专业合作社”。对原有果林结构进行调整,引进硬、软等一系列新品种,实现了杨梅产、供、销一条龙转变,产品主要销往国内各主要大城市:北京、上海、南京、贵阳、昆明等地,部分产品还销往东南亚各国。
【美丽乡村建设】
1、完善基础建设,优化人居环境
落实村庄建设规划,加大村庄整治力度。聘请华侨大学规划设计院对村庄建设按名胜古迹、历史人文、绿色生态进行系统规划。加大村庄道路硬化,提高道路通行能力。先后投入资金近500万元,完成村各主干道路面硬化,架设路灯,村内道路硬化率达90%以上。
依托家园清洁行动,加大治污力度。投入资金近50万元,修建垃圾坑10个,购置垃圾清运车1台、手推车6辆,向农户发放免费环保垃圾桶150只,建立健全保洁机制,每年拨出专项保洁费用。投入近20万元对村内旱厕、猪舍进行集中整治,填埋旱厕近500座,新建公厕3座,农户卫生厕所覆盖率达95%。
加强村庄绿化,实现绿化家园。投入10万元完成村主干道公共绿地建设;今年植树节,村党支部全体党员身先士卒,带头义务植树,在长3公里的主干道种植七里香,优化美化环境。
2、发展特色产业,实现一村一品
按照产业拉动、龙头举动的思想,加大农业大产品培育,以杨梅、水稻、马铃薯、芥菜等作物种植为重点,加快特色产业发展,增加农民收入。通过南安市现代农业示范基地建设,与省农业厅、市农业与海洋局、市种子管理站挂钩,为农民提供从种子到粮食生产过程中的全方位服务,实现了农业增产、农民增收的双赢局面,每年可增加农民收入近100万元。
依托全市唯一杨梅绿色食品品牌“山宝黑”的品牌效应,组建“南安市柳城三保杨梅专业合作社”。对原有果林结构进行调整,引进硬、软等一系列新品种,实现了杨梅产、供、销一条龙转变。
创建南安市柳城三堡信息点,为农户提供科技信息服务。每年举办2至3期科技知识培训班,利用远程教育网宣传农技知识,及时发布相关信息,组建党员农技服务队。
3、、发展公共事业,实现和谐发展
加大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投近200万元建设村委办公楼和老人活动中心,改造三堡小学危房,建设便民服务中心,新建灯光球场3座,架设主干道路灯近5公里,道路亮化率达70%。
开展文明家庭、美丽家庭活动创评。制定文明家庭创评管理办法和美丽家庭创评办法,经过自评、互评、公评、审批等层层筛选,全村共评选村级文明家庭110户,街道文明家庭2户,村被市评为2011年文明村。
弘扬名人文化,塑造人文品牌。设立白云寺李贽读书室,为李贽祖居、章田洋等遗址进行竖碑。
繁荣文化教育卫生事业。为丰富村民的业余文化生活,先后投入资金近10万元修建灯光球场3座,设立图书阅览室,组织南音兴趣班和夜间广场舞蹈队;筹集资金近20万元组建民间互助会,开创村民互助互爱的新氛围,村民参加新农合、新农保均达到95%以上。
【特色风味小吃】
●煎果:以糯米(大冬秫)舂筛为粉,配以一定比例的地瓜(黄肉,去皮蒸熟为泥)、白糖,以芝麻、花生、白糖、葱花研未为馅,做成扁圆果状,放入油中炸出而成。香软甜酥,十分可口。
●芋圆:以菜芋去皮,锐为细条状,和正宗薯粉做成长形圆筒状,置于蒸笼中蒸熟。煮时切为薄片,加葱花、鲜蚵,热火快炒即成。香软滑舌,令人难忘。
●其他:九层粿、菮仔粽、蚝仔煎、豆干等均颇具特色。
【作者简介】王国钧,福建南安人,中华诗词学会会员、福建省作家协会会员、泉州诗词学会副会长、南安李贽学术研究会原会长、中国朱子学会王阳明专委会常务理事、福建闽南科技学院“南安研究中心”顾问。著有大量诗词文赋及论文杂文,发表于国家、省、市刊物,其中十多部作品荣获全国大赛奖项。著有《觉海诗钞》《觉海文集》《觉海诗帆》《李贽》等书。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