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王王审知:海丝之路的先驱者
“闽越之境,江海通津,帆樯荡漾以随波,篙楫崩腾而激水,途经巨浸,山号黄崎,怪石惊涛,覆舟害物。公乃具馨香黍稷,荐祀神祗……则移其艰险,别注平流……仍以公之德化所及,赐名其水为甘棠港……”这是位于福州庆城路闽王祠里《恩赐琅琊郡王德政碑》的记载。闽王的功绩都藏在德政碑里。

位于福州市鼓楼区庆城路的闽王祠。
闽王祠,主祀忠懿闽王王审知(862—925),位于福州鼓楼区庆城寺之东,亦称闽王庙,由原闽王府旧宅改建。明代名儒徐火通有诗赞道:“庆城灯烛夜辉煌,照见丰碑字几行。此是先朝汤沐邑,年年歌舞祭闽王。”
王审知是福建社会发展的重要历史人物。他对福建的历史做出了划时代的贡献。王审知奉行“保境安民”,不折腾,一心一意谋发展,护统拒独;开四门学,广兴教育,传播中原先进文化和农业技术;开甘棠港,拓展海上丝绸之路;扩建福州罗城和南北夹城,奠定福州城市空间格局和里坊制度的基础;整顿吏治,设招贤院,吸引中原人才,传播儒学文化,整理文化,使福建成为乱世中的一方净土。因而,王审知在福建享有极高声誉,又称“八闽人祖”“绍越开疆”“功垂闽峤”等。

位于鼓楼区庆城路的闽王祠正殿,门上悬有“功垂闽峤”匾额。

闽王祠正殿内供奉的闽王王审知塑像。

闽王祠一隅。
福建省文史馆原馆长、闽都文化研究会评审委员会首席顾问卢美松说:“王审知倡导教育、重视文化的积累和传播,才有了福建宋代以后辉煌的科举成绩。这一点作为每一个福州人,都应该铭记。”
王审知信俗源于五代后晋、北宋。《福建通志》曾有相关记载:五代晋开运三年(946)闽地并入吴越国,国王钱弘俶命在闽王旧第立庙。宋开宝七年(974)刺史钱昱复新之改为“忠懿王祠”。宋太祖赐匾“八闽人祖”题赠于“忠懿王祠”。历朝以来,祠、墓俱有修缮,官民祭祀,春秋不绝。

闽王祠正殿。

闽王祠内展厅。
据福州市晋安闽台王审知研究会相关负责人介绍,王审知治闽29年,其功勋彪炳史册,最具时代意义的是力排众议坚持“宁为开门节度使,不做闭门天子”的开明政策,坚持向中原王朝“后梁”奉表称臣。他知道,一旦称帝则难免招致围攻,而闽地人民又会生灵涂炭。为此,他主动将自己第三女琅琊郡君嫁给那个“陌上花开,可缓缓归矣!”的钱镠之子钱传確为妻;又为次子延钧娶南汉(广东)王刘隐女儿清远公主,亲上外交,与周边国家结好,稳定了周边环境。王审知的这些“护统拒独”的做法使闽地得以开创了“时和年丰,家给人足”的局面。流传至今的每年立春闽王庙里“乞土胜地碑”前,官民乞取泥土捏制春牛抬着春牛游行,至宋迄民国,相沿成俗,就是他重农政策的表现。
“王审知第二个时代意义就是:王审知是开辟海上丝绸之路的先驱者。”研究会相关负责人说,王审知开辟甘棠港是很有远见的。《山海经》说“闽在海中”,早在5000年前的昙石山文化时代,闽人就经营海洋,西汉元封元年(公元前110年),便有东冶港。唐代陆上丝绸之路一度阻断,大量外贸由陆向海,王审知利用福州靠江面海的地理优势、汉代就开辟的东冶港基础,闽人擅长航海的传统,扬长避短,开辟甘棠港,拓展对外贸易新航线,奠定了福建“海上丝绸之路”对外贸易的格局。

位于闽王祠前庭的《恩赐琅琊郡王德政碑》。
位于闽王祠内的《恩赐琅琊郡王德政碑》被清朝著名学者郭伯苍称为“天下四大唐碑之一”,里面正记载了王审知促进福州海上贸易的功绩。甘棠港开辟后,港内“帆樯云集,商旅相继。”港外“潮通番舶,地接榕都,连五寨而接二茭,控东瓯而引南粤”。福州港一跃而成为东南大港,与广州港、扬州港并称为唐代三大对外贸易港口。
当时福州“船到城添外国人”,随处可见东南亚、阿拉伯、日本、朝鲜等地人。梁开平二年(908)闽国向中原王朝后梁一次性进贡,价累千万的贡品“玳瑁、琉璃、犀象器、并珍玩、香药、海味,色类良多。”其中的玳瑁、琉璃、犀象器、香药都是舶来品。这些东西在古代都是稀罕的奢侈品!而“好山好水好寂寞”的福州至此也成为“人烟绣错,舟楫云排,两岸酒市歌楼,箫管从柳阴榕叶中出”的海丝重镇。
1961年,闽王王审知祠和墓皆列为福建省首批文物保护单位。2017年王审知信俗被列入福建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历史上的“十八姓随王”后裔繁衍发展,多有迁徙至台湾及海外各地。据了解,王审知信俗(包括王氏兄弟)后裔达350万,其中在台湾就有约100万。

位于福州市鼓楼区庆城路的闽王祠正门。
闽王庙遍布福建、港、澳、台及东南亚各地,福州闽王祠则是海峡两岸民众共同祭祀和缅怀王审知的最重要场所之一。至今在闽台两地族人编修的大部分谱牒中,都有着祖先从河南光州随王入闽的记载,闽王祠也因此成为闽台人民寻根谒祖的圣地。多年来,两岸数万王氏宗亲一同参与闽王王审知文化节和闽王金身巡安台湾活动,共祭闽王,继承民族传统,留下了一段段认祖归宗的佳话。
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世界王氏网)” 的作品、图片,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有侵权请告知删除。谢谢! 本网总机:0593-7639088,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QQ邮箱:1173471839 网易信箱:fjfdws@126.com

相关文章

最新推荐

江西王家大祠堂:规模
祠堂,很多人都知道,在南方是很常见的,它主要用于祭祀祖先 [详细内容]
- · 江西王家大祠堂:规模之大在全国极为罕见,
- · 他是湖北“王姓”最长寿的开国将军,打仗不
- ·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的开创者王永志院士逝世,
- · 恭祝全世界王氏宗亲网友端午节安康
- · 金门第十一届世界王氏恳亲联谊大会散记
- · 浙江百姓家谱研究会考察梅溪状元故里
- · 太子晋·王子乔与中华王氏始祖寻根
- · 余王共脉:一段坚守与回归的传奇
- · 贺泰国海南王氏宗亲会四十五周年庆典
- · 新城王氏溯源·“诸城之初家庄”确有其村
最新排行
- · 鬼谷子王诩
- · 明清时期莱阳蚬子湾王氏名人
- · 《旧唐书》王姓人物
- · 闽南王氏人物志
- · 琅琊王氏历史名人·王弘(附子王锡)
- · 明朝开国功臣太原郡侯王胜公传
- · 明初猛将定远侯王弼
- · 《晋书》王姓人物传
- · 王禹偁世系研究
- · 明朝武德将军王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