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旧版回顾 | 王氏网论坛

世界王氏宗亲联谊交流寻根恳亲繁荣文化发展商企唯一官方门户网站

重庆市王姓当前的迫切任务是编撰《重庆市王姓通谱》

2021-11-02 21:48:29来源:世界王氏网

打印 字号: T|T


作者·王崇溥

 
一,重庆和王姓的历史沿革与变迁 
 
     重庆是中国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具有3000多年的文明史。在浩荡的历史长河中,重庆以其巨大的凝聚力和辐射力,成为古代区域性的军事政治中心和重要的商业物资集散地,以重庆为中心的古巴渝地区是巴渝文化的发祥地,这片土地孕育了重庆悠久的历史。
      距今2~3万年的旧石器时代末期,已有人类生活在重庆地区。到新石器时代,已有较稠密的原始村落,分别居住着夷、濮、苴、奴、宾、共等八个民族。正是这些最早的重庆居民,创造了重庆最古老的历史文明。
      公元前11世纪商周时期,巴人以重庆为首府,建立了巴国。后秦灭巴国,分天下为三十六郡,巴郡为其一。极盛时期巴国疆域以原重庆市为行政中心,管辖川东、陕南、鄂西、湘西北和黔北等区域。
      此时各种姓氏已陆续显现,周灵王太子晋就是其中之一。重庆王姓起于何时,无从稽考。
      自秦汉以来的历朝历代,这一区域多数时期为一个统一的行政辖区,其行政中心设在重庆市。
      重庆古称江州,以后又称巴郡、楚州、渝州、恭州。南北朝时,巴郡改为楚州。
      公元581年,以渝水(嘉陵江古称)绕城,隋文帝改楚州为渝州,重庆始简称"渝"。
      北宋徽宗崇宁元年(1102年),因渝人赵谂叛诛事,朝廷虑“渝”有“变”之意,改渝州为恭州。
      公元1189年,宋光宗先封恭王,后即帝位,自诩"双重喜庆",升恭州为重庆府,重庆由此得名,距今已有800余年。
      重庆自秦以来,历代王朝都在此设置郡、州、路、道、府等行政机构。1891年重庆成为中国最早对外开埠的内陆通商口岸。
      民国十八年﹙1929年﹚重庆正式建市。
      民国二十六年至三十五年﹙1937年至1946年﹚,日本向中国发动侵略战争,国民政府移驻重庆,重庆成为中华民国战时陪都,是当时全国抗日战争和反法西斯的最高指挥部,中国大后方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故重庆又有"三都之地"之称。国民政府还都南京后,重庆仍为直辖市。
      新中国建立初期重庆作为中共中央西南局和西南军政委员会驻地,是西南地区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为中央直辖市。
     1954年西南大区撤销后改为四川省辖市。
     1997年3月14日,经八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审议批准,重庆正式成为中国第四个、西部地区唯一的直辖市,掀开了重庆建设与发展史上崭新的一页。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历史的变迁,人类因各种原因的迁徙流动从未停止过。在重庆地区,经过多次战争的浩刼,災害疫情与屠杀,造成人口锐减,除极少数藏于边远深山外,绝大多数未能逃脱浩刼与屠杀。远的不说,在近代就有元末明初的移民和明末清初的“湖广填四川”的两次大的移民活动。
      此外,还有民国时期的抗战移民,共和国建国初期的军干调入,以及六十年代的“三线建设”內迁的移民,因此重庆是一个典型移民城市,而王姓也在其中。
 
二,重庆市王姓的现状
 
      由于重庆市是典型的移民城市,王姓人口约有二百万,分居全市各地,查其先祖,绝大多数是从市外其他省迁来的移民,尤以明末清初“湖广填四川”﹙今湖南湖比﹚为甚,时间长达一百多年之久,至今已约三百多年了。
      入川时当然也还有从其他省如陕西、山西、河南、江西、福建、广东、广西等省迁移来的。
      到目前为止,据我估计,重庆地区王氏宗族,已经续修族谱的约占50%左右,已找到上段源流的不多,大部分还未找到,有的在当地通过“联宗”形式以“通谱方式”记载入谱,开展宗族文化联谊活动。
      然而在这几次大的移民过程中,鉴于历史上的诸多原因,有的未能携带家谱随行,有的即是带有家谱也被丢失,后来缺乏记载传承,也有的未能将落业地址告诉原籍,也有的出于政治原因,政权更迭,社会重组,阶级划分,以及各种政治运动,破除“四旧”等等,被当代政权没收、销毁,因而造成了宗族源流断线,世系无法连接,形成了无根无源的“断代现象”,这一现实问题,给今天想寻根问祖,追宗溯源的宗支,造成了很大的困难,加之目前还没有一个理想的寻根问祖、交流信息的平台,使得这些急于寻根的宗亲查找无路,过问无门。
      至今还未修谱的,究其原因:
      一是无原谱资料,无从修起;
      二是没有找到入川祖上段源流,还在到处寻根,寻宗;
      三是无有志于修谱的人才,没有人站出来带头倡导修谱,有条件的又不愿出力,想干的又缺乏能力;
      四是观念转变,信仰缺失,又未受到传统文化的濡养,对修谱不感兴趣,或者认为修谱没有用;
      五是缺乏资金,少数人又无力承担。
      这些因素阻碍了新族谱的修续。
      就部分已修族谱的支来看,也有的上源不清,有的宗族族人失散,下落不明,同一宗族多人先后或同时入川﹙渝﹚的,至今还未联系上,总之因各种原因致重庆王姓还处于不清楚,不明白的分散状态和各自立派状态。
 
三,重庆王氏当前的迫切任务
 
      有鉴于此,趁当前的有利时机:
      1,有全市性的合法的王姓组织一一重庆市轩辕文化研究会子乔文化专委会﹙重庆市王氏总会﹚和各区县办亊处﹙分会﹚。
      2,有中华文化促进会王氏历史文化研究会重庆站的配合。
      3,有热心立志于修谱的人才。
      4,有熟悉当代历史变迂的人证。
      5,有现代化的电脑网络操作。
      6,现今人财物条件与历史上任何年代都优越得多。
      有必要编撰《重庆市王姓通谱》,将全市王姓宗支资料编篡起来,与世共存,不致再紊乱不清,家底不明;
      亦将给寻根问祖,追宗溯源,理清世系,认祖归宗提供多方面的信息资料;
      同时也给“湖广填四川”﹙今湖南、湖北﹚前祖籍地的王氏宗族提供迁渝者的名单;
      为后代提供永久性资料;
      这是团绪全市王氏的重要依据;
      是重庆市王姓人的一件大事,也是重庆市王姓当前的重要任务,此项工程是千载难逢的机遇,是功德无量的善举,功在当代,利及千秋,作用巨大,意义深远。
      通过编撰《重庆市王姓通谱》,可以详细了解重庆王姓的历史和现状,把他编撰起来,组织起来,充分发挥其姓氏文化家风家教伦理教化功能和传承传统文化,亦有利于团结全市王氏,共谋发展。


世界王氏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世界王氏网所有作品、图片,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世界王氏网)” 的作品、图片,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有侵权请告知删除。谢谢! 本网总机:0593-7639088,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QQ邮箱:1173471839 网易信箱:fjfdws@126.com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