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旧版回顾 | 王氏网论坛

世界王氏宗亲联谊交流寻根恳亲繁荣文化发展商企唯一官方门户网站

《王阳明家书家训》信外故事:花甲秀才袁庆麟拜师

2021-10-10 20:42:12来源:王程强 王阳明良知之声

打印 字号: T|T
       正德十三年(1518)夏,江西省赣州府于都县老秀才袁庆麟(1455-1519)在赣州拜王阳明为师。这一年,袁庆麟虚岁64,王阳明虚岁47,弟子比师父大17岁。
 
       袁庆麟,字德彰,年轻时,学习很刻苦,努力方向是考举人,中进士,做官安民,光宗耀祖。有一天,他突然改变了主意,放弃了做官的追求,重新树立人生理想,要读书明理、修心养性做圣贤。
 
       每个人都可以活出生命的自由灿烂
       明代政府给屡考不中的秀才预备有向上的通道。秀才到四五十岁仍考不中举人,有两个作官途径,一是每年有岁贡,二是每三五年有选贡。贡入国子监培训后,分派官职,或者经过考试考察后直接分到各地府学、州学、县学当老师。贡,即选拔推荐。被推荐的秀才名为“贡生”。袁庆麟品学兼优,熬够了年头,被学校举荐为贡生。他借口母亲年老,需要照顾,没有出去做官。
 
       弘治十三年(1500)到弘治十八年,王阳明的朋友邵宝(1460-1527)在江西按察司任提学副使。邵宝弘治十三年上任时,王阳明在北京刑部监狱工作,他给邵宝写了一篇《时雨赋》送行,希望邵宝做江西教育的及时雨。弘治十四年到弘治十六年,邵宝重修庐山白鹿洞书院,并定期在书院讲学。他聘请袁庆麟做书院的山长(院长)。袁庆麟谢绝了。弘治十四年到弘治十六年,袁庆麟在虚岁47到虚岁49之间,正是做山长的黄金年龄。
 
       吴珏(1445-1520)在弘治十五年(1502)到弘治十七年任赣州知府期间,聘请袁庆麟到赣州府学当教师。他谢绝了。弘治十七年,袁庆麟虚岁50。
 
       这两次机会都很难得,他为啥谢绝呢?是不是觉得自己学问不成熟,担心误人子弟?
 
       袁庆麟学习儒家经典30多年,学得是是而非,虽然有自己的心得,又不敢自信。《大学》第一章就成了他的绊脚石。《大学》第一章讲“大学之道”。不知道什么是“大学之道”,一个小心谨慎的人是不敢出去教《大学》的。什么是正心?什么是诚意?这是“大学之道”最基本的内容,如果没有自身切实的体验,怎么教学生?怎么向学生解释正心和诚意?《大学》是明代县学、州学、府学、国子监等各类学校的必修课。袁庆麟和曾子观点一样,自己传授给学生的内容必须是自己亲身实验过的。
 
        正德十二年五月,王阳明结束福建的剿匪任务,回赣州路过于都县,参观了于都的名胜古迹罗田岩。圣贤光临于都,袁庆麟却没有拜访王阳明。当时,王阳明刚到江西五个月,还忙着打仗,袁庆麟不了解他。
 
       正德十二年十月,于都同乡何春、黄弘刚、管登三位举人一起拜入王阳明门下。这触动了袁庆麟。正德十三年,王阳明剿匪工作结束,开始在赣州讲学。这年四月,袁庆麟拿着自己的著作向王阳明求教。他在赣州跟着王阳明学了三个月,解开了堵塞在心中几十年的疑团。
 
       老弟子一把白胡子,倔强到不愿做官,却愿意磕头当弟子。
 
       在赣州,弟子们一起刻印《古本大学》《传习录》《朱子晚年定论》。大家请年长的袁庆麟写篇读书心得附在书后。袁庆麟以身说法,介绍自己多年来修学的曲折过程。他在文中感叹道,如果不是遇到明师,他这辈子就算虚度了。
 
        袁庆麟学问通透、成熟了。王阳明责成有关衙门聘请袁庆麟做社学的老师。这次,他没有拒绝。
 
      袁庆麟的晚霞灿烂
      仅仅一年后的正德十四年(1519),65岁的袁庆麟去世。王阳明写了《祭袁德彰文》。他在祭文中说,袁庆麟死而无憾,因为他的心透亮了,他活明白了。
 
       袁庆麟活出了终极的人生意义,获得了终极的人生关怀。
 世界王氏网版权及免责声明:1、凡世界王氏网所有作品、图片,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世界王氏网)” 的作品、图片,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有侵权请告知删除。谢谢! 本网总机:0593-7639088,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QQ邮箱:1173471839 网易信箱:fjfdws@126.com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