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旧版回顾 | 王氏网论坛

世界王氏宗亲联谊交流寻根恳亲繁荣文化发展商企唯一官方门户网站

何为儒家提倡的孝道?以纯良之心,将“孝需”视作“刚需”

2021-07-31 17:21:53来源: 祖源文化传播

打印 字号: T|T
孝是君子安生立命之本
       古人讲:忠臣必求于孝门。孝道,是儒家哲学研究的核心命题。儒家认为孝道与政道本是一体。
       《论语为政篇》子游问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
       孔子关于孝道的问题被规整到《为政篇》当中,这说明孝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基础。孔子之所以敢将“孝道”说成是“政道”的根本,自然有他的道理。我们有必要相信孔子不是一个坐而论道的空谈主义者,他确实做过科学的社会调研。
       《论语学而》“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
       翻译过来就是说:那些孝敬父母,顺从兄长的人做欺下犯上的事很少见,不触犯上级而去作乱的从未有过。君子本分务实,以孝为根本,做人的道理自然知晓。孝敬父母、顺从兄长是仁义的根本。
      足以见得,孝道从儒学诞生一刻起,就是儒学的核心根基。汉朝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更是确立后世封建社会“以孝治天下”的法统。比如汉朝的“举孝廉制度”,就是从贵族阶层挑选孝子,举荐入朝为官。我们来看《传习录》中,王阳明是如何理解孝道。
孝心是个头脑
      徐爱问:“如事父一事,期间温凊定省之类,有许多节目。不知亦须讲求否?”
先生曰:如何不讲求?只是有个头脑。
       仔细体会“只是个头脑”这句话,生活中我们讲“头脑”通常与“心”联系在一起,可见“孝的头脑”是灵光的,不能像个木头疙瘩。王阳明不是迂腐愚孝之人,他没有告诉徐爱“孝”的繁文缛节,而是简单的归纳为“头脑”。
       所谓“头脑”就是要有个分寸,欲求“孝道”一是要用心,二是要脑袋灵活。
       社会上人人都在讲孝顺父母,好像所有事情都可以“一个人眼中便有一千个哈姆雷特”那样众说纷纭、立场不同,唯有“孝道”最能引起人的共鸣,达成思想的共识,而且每个人都会有不同经历的感人孝行。
       我记得早些年去杭州跟一些生意往来的朋友会面。饭桌之上,酒过三巡、菜过五味。大家开怀畅谈,有个赵姓的朋友属于社会上的中产阶级特别有俩钱。一万八的高级床、玉手镯、金头钗等等,反正给老母亲花钱从来不心疼,觉得老母亲会喜欢的就买下来就拖朋友带回去,听他细说众众孝行此番云云。
       宴请结束后,另一个朋友送我回酒店。路上聊起来赵老板,朋友说,老赵这人真不错,生意做的红火,对老母亲也挑不出毛病,可认识个小女友搞得家庭破裂。
       故事中的老赵,生活中非常常见,我们就要好好想一想,这种“行孝”方式是不是孝道。
       发乎内心是孝道,温凊定省的行孝
       故人孝敬父母用四个字讲完“温凊定省”。
       《礼记曲礼上》“凡为人子之礼,冬温而夏凊,昏定而晨省。”
        孝道的“温凊定省”四个字,即让父母冬天温暖、夏天清凉,晚上说的安定,白天活的省心。
        “就如讲求冬温,也只是要尽此心之孝,恐怕有一毫人欲间杂。讲求夏凊,也只是要尽此心之孝,恐怕有一毫人欲间杂”。
       王阳明这句话并不是说身为人子,尽人子之孝不讲求“温凊定省”,是要告诫弟子:为人子不能因为尽孝而尽孝。如果说一个人单纯追求尽孝而去行孝,那么追求到的“孝”也只是个形式上的“孝”。
       “孝”是一种品德,要形成于心,落实到实际行动。要把“孝”和父母时刻放在心上,融为一体后所行出的“孝”才是真孝道,如此以来外人看到的“孝行”才是真“孝行”,若是单纯讲求形式上的“孝道”,那就是欺世盗名、自欺欺人。
      孝源于诚纯之心,把“孝需”当成“刚需”
      如何才能做到“真孝”,《传习录》中是这样写道“是个诚于孝亲的心”。
       此处“诚”放在“孝”之前,对待父母讲求“孝”的时候,要带着“诚意”。此处“诚”不单是“真诚”,是一种纯良的天理,一颗至诚至纯的心,即站在父母的角度去思考父母的“孝需”,把父母的“孝需”当做自己的一种“刚需”。“刚需”就是一个人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生存需要,吃饭、喝水、房子等等。
      换句话说,一个人只要还有衣食住行的需要,就要想到孝道,仅此而已。“冬时自然思量父母的寒,便自然要求个温的道理;夏时自然思量父母的热,便自要求个凊的道理。”
       冬天来临,身体会感到寒冷,此时自然会考虑父母也会寒冷,自然会去让父母穿的暖和;夏天来到,身体会感到炎热,自然而然地会想到父母怕热,就会让父母过的清凉一下。这一切都应该是一种本能反应,由自己的寒冷炎热想到父母的寒冷炎热,然后用自己可以过的清凉温暖的方式去让父母过的清凉温暖,如此“诚孝”至矣。
       对待“孝”的立场上,王阳明并没有不强调“孝”的细碎礼节,而是要以“正诚”为孝之根本,这一原则摆在最高处。
       “譬之如木,这诚孝的心便是根,许多条件便是枝叶。须有根,然后有枝叶。不是先寻了叶,然后去寻根。《礼记》有言:‘孝子之有深爱者,必有和气。有和气,必有欲愉色。有愉色者,必有婉容’。须是有个深爱做根,便自然如此”。
       所以,生活中对父母真正的“孝道”是一颗诚纯的心,真爱父母的人必然不惹父母生气,让父母笑口常开、面容舒展。由此,上文中老赵对待父母的方式仅仅是“孝行”,而非“孝道”。
        世界王氏网版权及免责声明:1、凡世界王氏网所有作品、图片,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世界王氏网)” 的作品、图片,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有侵权请告知删除。谢谢! 本网总机:0593-7639088,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QQ邮箱:1173471839 网易信箱:fjfdws@126.com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