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为儒家提倡的孝道?以纯良之心,将“孝需”视作“刚需”
孝是君子安生立命之本
古人讲:忠臣必求于孝门。孝道,是儒家哲学研究的核心命题。儒家认为孝道与政道本是一体。
《论语为政篇》子游问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
孔子关于孝道的问题被规整到《为政篇》当中,这说明孝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基础。孔子之所以敢将“孝道”说成是“政道”的根本,自然有他的道理。我们有必要相信孔子不是一个坐而论道的空谈主义者,他确实做过科学的社会调研。
《论语学而》“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
翻译过来就是说:那些孝敬父母,顺从兄长的人做欺下犯上的事很少见,不触犯上级而去作乱的从未有过。君子本分务实,以孝为根本,做人的道理自然知晓。孝敬父母、顺从兄长是仁义的根本。

足以见得,孝道从儒学诞生一刻起,就是儒学的核心根基。汉朝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更是确立后世封建社会“以孝治天下”的法统。比如汉朝的“举孝廉制度”,就是从贵族阶层挑选孝子,举荐入朝为官。我们来看《传习录》中,王阳明是如何理解孝道。
孝心是个头脑
徐爱问:“如事父一事,期间温凊定省之类,有许多节目。不知亦须讲求否?”
先生曰:如何不讲求?只是有个头脑。
仔细体会“只是个头脑”这句话,生活中我们讲“头脑”通常与“心”联系在一起,可见“孝的头脑”是灵光的,不能像个木头疙瘩。王阳明不是迂腐愚孝之人,他没有告诉徐爱“孝”的繁文缛节,而是简单的归纳为“头脑”。
所谓“头脑”就是要有个分寸,欲求“孝道”一是要用心,二是要脑袋灵活。
社会上人人都在讲孝顺父母,好像所有事情都可以“一个人眼中便有一千个哈姆雷特”那样众说纷纭、立场不同,唯有“孝道”最能引起人的共鸣,达成思想的共识,而且每个人都会有不同经历的感人孝行。

我记得早些年去杭州跟一些生意往来的朋友会面。饭桌之上,酒过三巡、菜过五味。大家开怀畅谈,有个赵姓的朋友属于社会上的中产阶级特别有俩钱。一万八的高级床、玉手镯、金头钗等等,反正给老母亲花钱从来不心疼,觉得老母亲会喜欢的就买下来就拖朋友带回去,听他细说众众孝行此番云云。
宴请结束后,另一个朋友送我回酒店。路上聊起来赵老板,朋友说,老赵这人真不错,生意做的红火,对老母亲也挑不出毛病,可认识个小女友搞得家庭破裂。
故事中的老赵,生活中非常常见,我们就要好好想一想,这种“行孝”方式是不是孝道。
发乎内心是孝道,温凊定省的行孝
故人孝敬父母用四个字讲完“温凊定省”。
《礼记曲礼上》“凡为人子之礼,冬温而夏凊,昏定而晨省。”
孝道的“温凊定省”四个字,即让父母冬天温暖、夏天清凉,晚上说的安定,白天活的省心。
“就如讲求冬温,也只是要尽此心之孝,恐怕有一毫人欲间杂。讲求夏凊,也只是要尽此心之孝,恐怕有一毫人欲间杂”。

王阳明这句话并不是说身为人子,尽人子之孝不讲求“温凊定省”,是要告诫弟子:为人子不能因为尽孝而尽孝。如果说一个人单纯追求尽孝而去行孝,那么追求到的“孝”也只是个形式上的“孝”。
“孝”是一种品德,要形成于心,落实到实际行动。要把“孝”和父母时刻放在心上,融为一体后所行出的“孝”才是真孝道,如此以来外人看到的“孝行”才是真“孝行”,若是单纯讲求形式上的“孝道”,那就是欺世盗名、自欺欺人。
孝源于诚纯之心,把“孝需”当成“刚需”
如何才能做到“真孝”,《传习录》中是这样写道“是个诚于孝亲的心”。
此处“诚”放在“孝”之前,对待父母讲求“孝”的时候,要带着“诚意”。此处“诚”不单是“真诚”,是一种纯良的天理,一颗至诚至纯的心,即站在父母的角度去思考父母的“孝需”,把父母的“孝需”当做自己的一种“刚需”。“刚需”就是一个人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生存需要,吃饭、喝水、房子等等。
换句话说,一个人只要还有衣食住行的需要,就要想到孝道,仅此而已。“冬时自然思量父母的寒,便自然要求个温的道理;夏时自然思量父母的热,便自要求个凊的道理。”
冬天来临,身体会感到寒冷,此时自然会考虑父母也会寒冷,自然会去让父母穿的暖和;夏天来到,身体会感到炎热,自然而然地会想到父母怕热,就会让父母过的清凉一下。这一切都应该是一种本能反应,由自己的寒冷炎热想到父母的寒冷炎热,然后用自己可以过的清凉温暖的方式去让父母过的清凉温暖,如此“诚孝”至矣。

对待“孝”的立场上,王阳明并没有不强调“孝”的细碎礼节,而是要以“正诚”为孝之根本,这一原则摆在最高处。
“譬之如木,这诚孝的心便是根,许多条件便是枝叶。须有根,然后有枝叶。不是先寻了叶,然后去寻根。《礼记》有言:‘孝子之有深爱者,必有和气。有和气,必有欲愉色。有愉色者,必有婉容’。须是有个深爱做根,便自然如此”。
所以,生活中对父母真正的“孝道”是一颗诚纯的心,真爱父母的人必然不惹父母生气,让父母笑口常开、面容舒展。由此,上文中老赵对待父母的方式仅仅是“孝行”,而非“孝道”。
世界王氏网版权及免责声明:1、凡世界王氏网所有作品、图片,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世界王氏网)” 的作品、图片,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有侵权请告知删除。谢谢! 本网总机:0593-7639088,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QQ邮箱:1173471839 网易信箱:fjfdws@126.com
世界王氏网版权及免责声明:1、凡世界王氏网所有作品、图片,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世界王氏网)” 的作品、图片,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有侵权请告知删除。谢谢! 本网总机:0593-7639088,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QQ邮箱:1173471839 网易信箱:fjfdws@126.com

相关文章

最新推荐

江西王家大祠堂:规模
祠堂,很多人都知道,在南方是很常见的,它主要用于祭祀祖先 [详细内容]
- · 江西王家大祠堂:规模之大在全国极为罕见,
- · 他是湖北“王姓”最长寿的开国将军,打仗不
- ·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的开创者王永志院士逝世,
- · 恭祝全世界王氏宗亲网友端午节安康
- · 金门第十一届世界王氏恳亲联谊大会散记
- · 浙江百姓家谱研究会考察梅溪状元故里
- · 太子晋·王子乔与中华王氏始祖寻根
- · 余王共脉:一段坚守与回归的传奇
- · 贺泰国海南王氏宗亲会四十五周年庆典
- · 新城王氏溯源·“诸城之初家庄”确有其村
最新排行
- · 古今中外名人名典论孝亲敬老
- · 文昌帝君阴騭文
- · 富平县编著《新时期党员干部践行孝道文化》
- · 二十四孝圖之涤亲溺器(完)
- · 二十四孝圖之啮指痛心
- · 二十四孝圖之孝感动天
- · 二十四孝圖之亲尝汤药
- · 二十四孝圖之卖身葬父
- · 二十四孝圖之百里负米
- · 二十四孝圖之埋儿奉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