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旧版回顾 | 王氏网论坛

世界王氏宗亲联谊交流寻根恳亲繁荣文化发展商企唯一官方门户网站

不孝有三,无后为大是什么意思

2021-06-25 22:17:49来源:谱亲文化

打印 字号: T|T
      “不孝有三,无后为大,舜不告而娶,为无后也,君子以为犹告也”。不孝有三种情况,其中以没有后代为最重要。舜没有向父母禀告就娶妻结婚了,是因为他年纪大了还没有后代。所以,在君子看来结婚生子比禀告父母还要孝顺。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三大不孝到底是什么?
        《十三经注疏》注云:“于礼有不孝者三,事谓阿意曲从,陷亲不义,一不孝也;家贫亲老,不为禄仕,二不孝也;不娶无子,绝先祖祀,三不孝也。
        中国古代三大不孝:
        1、阿意曲从,陷亲不义
         一味顺从,见父母有过错而不劝说,使他们陷入不义之中,这是第一种不孝。
          2、家贫亲老,不为禄仕
        家境贫穷,父母年老,自己却不去当官吃俸禄来供养父母,这是第二种不孝。
         3、不娶无子,绝先祖祀
        不娶妻生子,断绝后代,这是第三种不孝。也就是三不孝中的最大不孝。
古代对“不孝”也有很多规范:
       1、诅咒父母、祖父母的
       有的人好骂娘、骂祖宗,就是把别人置于不孝之地,应该就是从这里来的。
       2、父母、祖父母在世,却别立户头,另有财产的。
       3、不赡养父母的。
       4、父母去世,守丧期内(三年)进行婚嫁的,不穿“孝衣”的。
       5、父母、祖父母去世,密不发丧的。
       6、诈称父母、祖父母去世的。
       7、和父亲的妻妾有奸情的。
       中国历代统治者都非常重视孝道,有“不孝”的罪名,凡属不孝行为,均给以法律的惩罚。
       秦朝惩治不孝。说有一父亲告其子不孝,要求给以处罚。其子被判斩其足,并流放到边境,终生不得回来。
       汉代,不孝是大罪,被判“弃市”(在闹市区斩杀)。有例子:美阳县一妇女告她养子无德,县令判“取不孝子悬著树,使骑吏五人张弓射杀之”。
       唐代“十恶不赦”之罪,排在第七位的就是不孝罪。规定:祖父母、父母在另立户籍的、供养父母不周的处徒刑三年;状告父母、祖父母的因“忘情弃礼”处以绞刑。等等
       清代也有规定:子孙告父母、祖父母的杖一百,徒刑三年,诬告则绞死。
 世界王氏网版权及免责声明:1、凡世界王氏网所有作品、图片,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世界王氏网)” 的作品、图片,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有侵权请告知删除。谢谢! 本网总机:0593-7639088,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QQ邮箱:1173471839 网易信箱:fjfdws@126.com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