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最帅的院士,当年高考接近满分,却被清华拒收!
大热门AI修复技术,最近又修复了一批旧照片。有一位“普通人”单凭惊为天人的神颜就被送上了热搜!



照片的主人不是流量,也不是明星,他是,中国工程院院士,王德民。

(王德民,1937年2月9日出生于河北省唐山市,石油开发专家、中国油田分层开采和化学驱油技术的奠基人)
在那个没有美颜滤镜的年代,这种纯天然的帅直戳人心,网友惊呼:神似吴彦祖!来一张大图你们感受一下。

有人说:上帝是公平的,给了人长相,就不会给人智商,给了人智商,就不会给人长相。
但王德民的简历轻轻松松的告诉你,这句话是骗人的!
他不仅有神仙颜值,还有神仙头脑。相比于他作为科研人员的重大成绩,颜值是他最不值一提的标签。

2016年4月12日,国际小行星中心委员会决定把国际编号210231号小行星正式命名为“王德民星”。
(王德民院士因此被称为“来自星星的院士”)
在此之前,获得这项荣誉的是牛顿、居里夫人这样的传奇人物。

事实上,王德民的一生也很传奇。他的父亲曾留美学医,担任过北京同仁医院副院长,母亲是中国籍瑞士人,曾任教于中央对外贸易大学。

那个年代的中国,跨国婚姻比较罕见,也很难被认同,小小的王德民时常因为长相被误认为是外国人,没有人愿意跟他玩。

(左四为王德民)
三岁看老,那时的王德民,骨子里已经开始有了强烈的自我意识,固执起来,大人用糖果引诱也不会改变态度。

(王德民哥哥)
生长在高级知识分子家庭的王德民,很小就能说一口流利的英文,到了快上学的年纪,家里人开始想办法教他中文,中间甚至请了两位中文老师,都被他气走。

(王德民家庭合影)
等到上学的时候,因为中文差,跟老师的交流有很大的问题,觉得学习困难之后,王德民也有自己的方法,一个个背下汉字的形状。
高考时,近乎满分的王德文填报了五个志愿,但因为年代原因,他被清华大学拒之门外,最后调到了第五志愿—中国石油大学。

王德民说:是石油选择了我,不是我选择了石油事业。
而恰恰就是这个选择,改变了一个时代。

彼时的石油状况,是现有水平根本无法量产,完全依赖进口。



大庆发现大型油田的消息传遍全国,读书时期就为国家“贫油论”忧心的王德民,感到非常的开心。

于是在毕业之后,他毅然放弃了留校的机会,不顾家人的阻拦,主动申请到大庆油田去,这一呆就是五十多年。

初到大庆油田的王德民被分配到基层试井,晚上睡牛棚,白天和其他石油工人一起做体力活,100多公斤的绞车全靠人力,把千米以下的仪器摇上来。

冬天太冷,仪器无法下井,他脱了棉袄给井口保温,硬是靠身体的温度把原油融化,完成了任务。

在那样艰苦的环境下,王德民的生活一直围绕着幽深危险的勘测井打转,但他从来没有抱怨过。

在做着基层工作的同时,他也没有放弃过科研。

当时,行业内使用国外的“赫诺法”来解释油层的动态变化,王德民很快发现这一理论和大庆的实际情况有很大的误差,严重拖慢了采油的效率。

于是,他开始独立研究新的方法,除了日常工作之外,几乎挤出了所有可以支配的时间投入到研究上。

不出一百天,王德民通过夜以继日的努力,终于推导出符合大庆油田实际情况的油井压力计算公式“松辽法”,误差仅为“赫诺法”的五分之一,且更简单高效。

王德民的这一成就,让大庆油田得到了最完美的开发,也让无数人认识了他。

1963年,周总理宣布:“中国石油基本自给了!”

但王德民的脚步却没有停下,1970年初起,经过400多天,上千次实验,他获得20多项科研成果,其中许多成绩更是让国外的专家汗颜。

同时,王德民也被一路提拔,从技术员到技术工程师再到大庆油田管理局的总工程师。

大庆油田的产量,仅在1996年就增加了五六百万吨。但王德民说:如何将地下的原油采上来更多,是我研究一生的问题。

当时,大部分的油田最多只能完成二次采油,王德民不信,他坚持自己的想法,带领着团队开始研究,首创将聚合物注入油井内驱油,带动了三次采油。

十年的时间,大庆运用聚合物技术采油高达一亿吨。很多西方国家想要高薪聘请王德民,但他都果断拒绝了。

王德民有很多兴趣爱好,会弹琴,也喜欢音乐和舞蹈、电影和戏剧,但这些在工作面前,通通靠边站。

择一事,终一生。为了科学研究,他坚持锻炼身体,控制自己的血脂血糖。83岁的他,看起来仍然神采奕奕。
因为盛世美颜被送上热搜,很多人在微博感慨君生我未生,但王院士很早之前就有一句话:只有不正经的人才谈论相貌。

优秀的人不管哪方面都无可挑剔,相比于他们的成就,相貌真的谈不上什么。

如今,流量明星的一举一动就能获得无数关注,但那些正在背后付出千万倍努力让这个时代变得更好的人却鲜为人知。

他们低调谦逊,对生命充满热情,为事业穷尽一生,为了祖国和人民奉献着自己的光和热,几十年如一日,但光芒却永远隐匿在人后。

群众把目光聚焦在神颜上是这个时代的遗憾,但欣慰的是这些科研事业背后的艰苦付出被更多人知晓,指引更多年轻人学习。
人生苦短,只争朝夕,心之所向,此生辉煌。向王德民院士以及所有从事科研事业的工作者致敬。
也希望在未来,有更多科研工作者们的付出能得到应有的尊重。

相关文章

最新推荐

江西王家大祠堂:规模
祠堂,很多人都知道,在南方是很常见的,它主要用于祭祀祖先 [详细内容]
- · 江西王家大祠堂:规模之大在全国极为罕见,
- · 他是湖北“王姓”最长寿的开国将军,打仗不
- ·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的开创者王永志院士逝世,
- · 恭祝全世界王氏宗亲网友端午节安康
- · 金门第十一届世界王氏恳亲联谊大会散记
- · 浙江百姓家谱研究会考察梅溪状元故里
- · 太子晋·王子乔与中华王氏始祖寻根
- · 余王共脉:一段坚守与回归的传奇
- · 贺泰国海南王氏宗亲会四十五周年庆典
- · 新城王氏溯源·“诸城之初家庄”确有其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