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评外省诗人:王耀东
陶罐 母亲
王耀东
我已经七岁了
却只认识一只灰色的陶罐
顺着这个旋转的球体
才能找到黑与白意想不到的空间
母亲繁忙时给我的喜悦
也在这里 我喜欢母亲
提着这只陶罐去打水
没见过她如何去关注路边那几棵小桃树
也没见谁来帮她一下
古老的黑洞洞的井
是我读不懂的文字 沉默的等待
母亲在此弯下腰来 教我
她背上落满厚厚的雪花
陶罐顺着母亲的手 下陷
进入古老的远处 光的负重撞击着湿漉漉的音乐
母亲用急促而有节奏的呼吸
拖起井下长长的影子
一次次地把陶罐中的水波举起
我最喜欢听粗粗的那条井绳 磨动井口的
那种律动
丝丝拉拉的就这样磨响了家中最有活力的岁月
抬头之间 满天的雪花远了
眼前的春花开了
这就是我的母亲
竟用这一只陶罐的井水洗亮了我幼心
把一颗旭日升上了孤独的高空
一棵大树瞬间在眼前绿了
苗雨时 点评
陶罐,是母系社会盛水的器皿,上面刻有简单的花纹。当原始的母亲制造了第一只陶罐,她便主宰了一个氏族的一切。陶罐作为远古的文化符号,不仅标示了从猿变人后,人的生存的正式发端,而且也照告了人类文明的肇始。虽然第一只陶罐,多年后被父亲打碎了,夺取了母亲的主宰权,但它所孵化出来的无数陶罐,却盛着生命之水,陪伴着无数母亲,辗转流传下来,仍用粮食和水,哺育着人类。世世代代,直到有一只陶罐落到我母亲手上,又演译出一个农耕时代最后的家庭故事。
《陶罐 母亲》写的就是这个故事。
陶罐与母亲并置。一个原型意象,一个原型主体。母亲与陶罐打交道的情节,都映现在儿子的眼中、心上。因此,儿子做了故事的记述者。一切从也童年开始。“我已经七岁了”,但我的世界里只有“一只灰色的陶罐”,陶罐虽小,却可以顺着它的“球体”,把我旋入另一个黑白现世之外人们意想不到的古老的“空间”,我之所以认识这只陶罐,是因为它经常与母亲的“繁忙”联系在一起。我喜欢母亲,所以喜欢这只陶罐,“我喜欢母亲/提着陶罐去打水”。当母亲向井边走去的时候,就独自一人。她不“关注”路边的“小桃树”,也没人来帮她一下。只见她来到井前,那口井是古老而幽深的文字,我那时太小,读不懂文字的意涵。但在等待中,却从母亲“弯下腰”的动作和“背上落满厚厚的雪花”的身影中,感受到了农村人生存的艰难。这口井是历代农民生活的写照吗?但母亲并不感到沉重,她把陶罐放下井去,因为在那里负载着光的陶罐和井水撞击出了美好的音乐,自古以来就是如此。因为那喂养生命之水,正在母亲的血液里激荡。所以,她不慌不乱,“用急促而有节奏的呼吸”,把“井下长长的影子”拖上来,一次次擎起“陶罐中的水波”。那“长长的影子”,是粗粗的“井绳”。我喜欢“井绳磨动井口”的声音,“丝丝拉拉”,仿佛生命的“律动”,正是它“磨响了家中最有活力的岁月”。多好啊!此时,我“抬头之间”,“满天的雪花远了/眼前的春花开了”。身边忽然转换成另一番风景:冬天远逝,春光来临。至此,我懂得了陶罐的价值和意义。也由此更理解、更热爱自己的母亲。因为母亲“竞用这一只陶罐的井水洗亮了我的幼心”,“把一颗旭日升上了孤独的高空”,并且此刻,“一棵大树转瞬间在眼前绿了”。这样,儿子的心一下子敞亮了,儿子的生命也随之葱郁……
啊,这就是陶罐!这就是母亲!陶罐是农耕文明的图腾。母亲是伟大女性的象征。母亲和陶罐携手,养育和扶持了人类几千年的绵延。然而到了历史的今天,人世间却红尘滚滚、喧嚣浮躁,多想让陶罐之水再一次洗涤人们那不安的灵魂啊。但陶罐太小了,小小的陶罐,已盛不下如此的繁华与热闹。过不了多久,它就会被撑破的。完整的陶罐,只能存放在人们的记忆里。望着破碎的陶片,我们不知该忧还是该喜,也说不清这究竟是人类的福音,还不是人类的悲剧?!……

相关文章

最新推荐

江西王家大祠堂:规模
祠堂,很多人都知道,在南方是很常见的,它主要用于祭祀祖先 [详细内容]
- · 江西王家大祠堂:规模之大在全国极为罕见,
- · 他是湖北“王姓”最长寿的开国将军,打仗不
- ·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的开创者王永志院士逝世,
- · 恭祝全世界王氏宗亲网友端午节安康
- · 金门第十一届世界王氏恳亲联谊大会散记
- · 浙江百姓家谱研究会考察梅溪状元故里
- · 太子晋·王子乔与中华王氏始祖寻根
- · 余王共脉:一段坚守与回归的传奇
- · 贺泰国海南王氏宗亲会四十五周年庆典
- · 新城王氏溯源·“诸城之初家庄”确有其村
最新排行
- · 王姓宗祠对联门楣题辞
- · 吟族谱诗
- · 王氏宗祠通用對聯
- · 宁溪王氏诗词歌赋
- · 闽南王氏宗祠联之一
- · 福鼎召开赤溪楹联楼群全国征联大赛颁奖大会
- · 夏日诗词:何以消烦暑,端坐一院中
- · 中国历史上高水平的40首诗词
- · 王士进录安徽王懿修诗抄
- · 户县王氏先辈诗词辑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