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詞一闋之綠頭鴨。

「評:胡仔《苕溪魚隱叢話》後集卷三十九:中秋詞,自東坡《水調歌頭》一出,餘詞盡廢。然其後亦豈無佳詞?如晁次膺(晁端禮)《綠頭鴨》一詞,殊清婉。但樽俎間歌喉,以其篇長憚唱,故湮沒無聞焉。」喔?晁端禮的《綠頭鴨》雖然比不得蘇東坡的《水調歌頭》,但也是上上佳之詞,只是因為篇幅過於長了,不好唱,遂為歌兒樂女們不喜,也就最終珍珠沉海了,真真是遺憾!可是,果然是好詞又怎麼會被湮沒沒呢?朱祖謀不就依舊把它從浩瀚的宋詞中打撈了出來麼,並且讓它在《宋詞三百首》佔得了一席,給後來的人知道了這一闋好詞,這就應該是北宋詞人晁端禮最大的肯定了罷?畢竟,北宋南宋那麼那麼多的詞人,能夠被人記得的實在不是太多,而那麼那麼的詞,能夠入選《宋詞三百首》的更是箇中翹楚,所以,雖然人評,說晁端禮總是應制祝壽之詞,以及描寫歌姬心態,詞的價值普遍不高,但一闋「綠頭鴨」不僅讓晁端禮被人記得了,更是因為其清婉讓人拿了來跟蘇東坡的「水調歌頭」來比對,著實是極大的肯定。我猜,晁端禮地下有知,一定會欣喜非常的罷?那麼,究竟是怎麼樣的一闋詞呢?——
綠頭鴨 詠月
晚雲收,淡天一片琉璃。爛銀盤、來從海底,皓色千里澄輝。瑩無塵、素娥淡佇,靜可數、丹桂參差。玉露初零,金風未凜,一年無似此佳時。露坐久,疏螢時度,烏鵲正南飛。瑤臺冷,欄干憑暖,欲下遲遲。
念佳人、音塵別後,對此應解相思。最關情、漏聲正永,暗斷腸、花影偷移。料得來宵,清光未減,陰晴天氣又爭知。共凝戀、如今別後,還是隔年期。人強健,清尊素影,長願相隨。
詞一起手便令人眼前一亮,「晚雲收,淡天一片琉璃」。真是好句!為底下寫月亮留下多少地步來說!「淡天一片琉璃」,好像澄澈無涯的天空就專等著月亮的噴薄而出似的,叫人無比神往那一輪明月的到來!而詞人也沒有猶抱琵琶半遮面的欲迎還拒,而是立刻就給人看見了皎潔無倫的月亮,——「爛銀盤、來從海底,皓色千里澄輝。」真是好!從唐朝詩人張九齡的「海上生明月」一句一出,人們便覺得從海上升騰而起的月亮才是最大最亮的,也是最令人陶醉的。而晁端禮的這一句「爛銀盤」更是寫得極具畫面感,十一二個字,人讀了,眼前就彷彿真的出現一幅月亮從海面上升起來的動態畫似的。只是,假若硬要雞蛋裡頭挑骨頭,那麼就是替代字的使用了罷?作詞,關於替代字的使用,王國維先生在《人間詞話》有一段話:「詞忌用替代字。美成周邦彥《解語花》之『桂華流瓦』,境界極妙,惜以『桂華』二字代『月』耳。夢窗吳文英以下,則用代字更多。其所以然者,非意不足,則語不妙也。蓋意足則不暇代,語妙則不必代。此少遊秦觀之『小樓連苑』、『繡轂雕鞍』所以為東坡所譏也。」晁端禮在這裡用「爛銀盤」來替代一輪明月,似乎是有一點詞窮的味道?可是,直接寫?可能效果更差?當然,是我的修行不夠,又沒有詩詞的功底,自然無法想出來更好的字來,也就只是說說而已。往下看。
全然是月亮的美麗了。當然,古時候的人看月亮總是會想到嫦娥桂花樹,因為月亮上的那些影影綽綽的陰影,「瑩無塵、素娥淡佇,靜可數、丹桂參差。」嫦娥丹桂是寧靜美好的,而這樣的美好也就只有這麼一晚:「玉露初零,金風未凜,一年無似此佳時。」於是,就更要守著它不捨得離開了。「露坐久,疏螢時度,烏鵲正南飛。瑤臺冷,欄干憑暖,欲下遲遲。」先是坐著看,坐得久了又站起來靠在欄杆上以至於涼涼的欄杆都因為人長時間的依靠而變得溫暖起來,可是呢?人卻依舊還不很想要離開。「欲下遲遲」,是戀著皎潔的月亮不捨得下樓去呢還是別的?好像詞人要故意留給人一點猜想,上片結束。
但是詞人也並不跟人玩猜謎遊戲,下片一開始就明白說了出來了:「念佳人、音塵別後,對此應解相思。」原來「欲下遲遲」是因為佳人此刻也應該是同樣對著這一輪明月的呀!還真真是蘇東坡的「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呢!也恰彷彿《紅樓夢》裡賈寶玉林黛玉那麼「一個在瀟湘館臨風灑淚,一個在怡紅院對月長吁,卻是人居兩地,情發一心。」可不就是這樣的麼?當然,這一闋的詞的妙處在於,下片詞人寫的並非自己,而是佳人,似乎藉著月光他看見了遠方的佳人正在做什麼。——「最關情、漏聲正永,暗斷腸、花影偷移。」雖然彷彿看見了佳人,卻不過是想像,因為這樣的明月好像鏡子似的可以照出來人世間的一切,終究是可見而不可觸摸得到的,這就給人添了一份離愁,而且還是很濃很濃的離愁。這種兩分離的愁緒隨著月亮的一點點落下愈發加深了,想到轉天,可是,天氣無常,哪個能夠知道來宵是晴天還是陰天呢?雖然月亮依舊還會是一輪圓月,「十五的月亮十六圓」,天氣的陰晴卻不定,人的心也就無法安定,更何況,縱然相見亦是來年了,——「料得來宵,清光未減,陰晴天氣又爭知。共凝戀、如今別後,還是隔年期。人強健,清尊素影,長願相隨。」結句倒是情緒明媚,因為人是強健的,自然就可以一同沐浴在皎皎的月光底下,長久相伴相隨。有人這樣評說此一闋詞的結句:「結得雍容和婉,有不盡之情,而無衰颯之感。」真是好!

相关文章

最新推荐

江西王家大祠堂:规模
祠堂,很多人都知道,在南方是很常见的,它主要用于祭祀祖先 [详细内容]
- · 江西王家大祠堂:规模之大在全国极为罕见,
- · 他是湖北“王姓”最长寿的开国将军,打仗不
- ·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的开创者王永志院士逝世,
- · 恭祝全世界王氏宗亲网友端午节安康
- · 金门第十一届世界王氏恳亲联谊大会散记
- · 浙江百姓家谱研究会考察梅溪状元故里
- · 太子晋·王子乔与中华王氏始祖寻根
- · 余王共脉:一段坚守与回归的传奇
- · 贺泰国海南王氏宗亲会四十五周年庆典
- · 新城王氏溯源·“诸城之初家庄”确有其村
最新排行
- · 王姓宗祠对联门楣题辞
- · 吟族谱诗
- · 王氏宗祠通用對聯
- · 宁溪王氏诗词歌赋
- · 闽南王氏宗祠联之一
- · 福鼎召开赤溪楹联楼群全国征联大赛颁奖大会
- · 夏日诗词:何以消烦暑,端坐一院中
- · 中国历史上高水平的40首诗词
- · 王士进录安徽王懿修诗抄
- · 户县王氏先辈诗词辑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