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旧版回顾 | 王氏网论坛

世界王氏宗亲联谊交流寻根恳亲繁荣文化发展商企唯一官方门户网站

孝顺父母有三层境界,但最直接的,只有这一件事!

2021-05-13 21:41:13来源:网络 祖源文化传播

打印 字号: T|T
文 | 亲子心理师徐婧英
 
1
孝顺父母有三层境界:
      第一层,孝其身;第二层,孝其心;第三层,孝其志。
      什么意思呢?
      第一层,孝其身。
      很好理解。照顾父母的身体,服侍好衣食住行,让父母吃的好、睡的安,身心舒泰,健康长寿。
      第二层,孝其心。
      体恤父母的心情,满足父母的心愿。
      网上看到一则新闻。
      三年前,王先生的妈妈得了阿尔茨海默症,记忆永远停留在了他的高中时期,为了让妈妈开心,从28岁到31岁,王先生每天在微信里给妈妈汇报自己的高中生活:
      早晨6点半起床去“上学”,晚上9点半“下晚自习”,10点半熄灯睡觉。
      每天晚上穿着高中校服和妈妈视频。
 
 
 
      王先生说:“一开始我纠正过她,后来次数多了,觉得没有必要了,将错就错,就让她觉得我还在读高中吧,这样感觉她也会比较开心。”
      王先生的作法让人称道。
       顺应父母的身心情况,满足父母的情感需求,是第二层次的孝顺。
       还有一个网友说,他爸爸最喜欢到各大高校去走走、看看。
      于是,他的每个假期,就是陪伴父母,出入各大校园。
      看着爸爸妈妈走在校园里,像个孩子般开心,他也十分高兴。
      让父母开心,是为人子女孝顺的第二层次。
 
 
       最不容易办到的,也是最高层次的孝顺,就是第三层——孝顺父母的志向。
      这个也好理解。
      南宋岳母,希望儿子岳飞报效国家,奋勇杀敌。在儿子身上刺下“精忠报国”四个字。母亲的报国之志,儿子记在心上,战场上身先士卒,多次打败金军,成为著名的抗金英雄,受历代人民所敬仰.......
      这 三种孝顺父母的境界,虽然是人伦纲常,为人子女,理应做到。
      对忙碌的现代人来说,多陪伴父母,常回家看看,最让父母舒心顺意,也是父母最看重的。
 

2
      这两天,网上的一部短片《啥是佩奇》,让人唏嘘。
      一个皮肤黝黑、满脸苍桑的农村爷爷站在山上,给城里的孙女打电话:“过年回来,想要什么礼物?爷爷给你准备”。
      电话那端的孙女说:“我要佩奇”。
     爷爷还来不及细问,信号就断了。
      至此,“啥是佩奇”,“怎么找到佩奇”,成了爷爷的心病。
 
 
      爷爷甚至通过村里的大喇叭,问全村人:“啥是佩奇?”
      村里人告诉他,“佩琪”是个网红;
      杂货店老板娘说,“有种护发素叫佩琪”;
      下棋的人说,“佩棋我知道,但不常下......”,
 
 
      爷爷遍寻无果。
      见多识广的老三媳妇说,佩奇是猪,红色的。爷爷就打算抓头猪来,刷成红色。
 
 
      最后,有人道出了真相:佩奇像电风轮、鼻子长、红色的、动画片里的。
      于是,爷爷又焊、又锯。
     终于,爷爷牌手工版的佩奇,横空出世:
     片子的最后,还算让人满意:儿子尽管不回老家,还是把老父亲接到城里,全家人一起吃饭、看电影,过了个团圆年。
 
      只为满足小孙女的心愿,只为儿子能回来过个年,年迈的爷爷东奔西走,苦苦追寻,真让人心疼。
 
 
       现代生活紧张,压力大,节奏快。  
      儿女在外打拼,难得休息,更少有时间陪伴父母。
      而家庭结构的变化,独生子女是日渐衰老的父母的全部希望。
      父母体恤子女,心疼子女,不忍打扰。可他们是多么渴望亲情、渴望儿孙的天伦之乐!
      怕打扰儿孙,他们压抑想见的渴望;听儿孙要回家,他们高兴不已,开心得像个孩子。
      为了讨儿孙欢心,他们卑微到泥土;为了让儿孙满意,他们用尽全力......。
 

3
网站调研显示:
      工作后,仅有34%的人每年能回家陪伴父母超过30天,
      20%的人陪伴时间不足30天,
      24%的人陪伴时间仅有7至9天,
     22%的人陪伴父母的时间竟不到7天!
      也就是说,进入职场之后,66%的人常年在外不能陪伴在父母身旁,这是一道残忍的亲情计算题。
 
 
 
      假如:父母再活30年
       如果,你跟父母住在一起,那么你很幸运,除去应酬、上班、睡觉等时间,平均每天能陪伴父母4小时。
      一年大约能陪伴父母1460小时。
      这是一个触目惊心的结果!
 
 
      如果,你平均每年回家1次、每次5天,减去应酬、工作吃饭、睡觉等时间,真正能陪在父母身边的大概只有约24小时,30年 x 24小时/年=720小时,差不多一个月。
 
 
      我们总以为还有大把的时间,然而,现实却是如此残酷。最大的遗憾,是“子欲养,而亲不待”!
 
 
4
       其实,常回家看看,多陪伴父母,不是牺牲自己的时间,不是辛苦自己,委屈自己来成全父母。
       ◐ 陪伴父母,孝顺父母,是一种责任,一种感恩。
       常回家看看,多陪伴父母,也是放空自己,放慢脚步,体察父母心绪,净化心灵的一种亲情体验。
     在亲情的流动中,你能感受到情感的升华。
 
       ◐陪伴父母,更是教育自己儿女的良机。
      总有家长感叹:孩子不懂感恩,不知回报,是个“白眼狼”! 
       这样的家长,要先问问自己,是不是对自己的父母不够孝顺,不懂感恩?
       孩子是看着家长的背影成长的。
       如果你不孝顺,指望自己孩子感恩、理解你的辛苦,就是痴心妄想。
      “儿女不用管,全凭德行感”,只要你的德行够,儿女自然有出息!

 
◐陪伴父母,不只是回老家。
 
把父母接到身边,或者,带父母一起去旅游。别怕麻烦,更不用弄什么山珍海味、奇异之旅。对父母来说,只要和儿女、孙辈在一起,就是家,就是最大的快慰。
 
猪年将至,带上你的孩子,和父母一起过个和美佩奇年,于父母、于你、于孩子、于家庭的未来,甚好!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