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旧版回顾 | 王氏网论坛

世界王氏宗亲联谊交流寻根恳亲繁荣文化发展商企唯一官方门户网站

橇动两岸“三通”的遂宁汉子

2021-04-26 09:27:18来源:世界王氏网

打印 字号: T|T
橇动两岸“三通”的遂宁汉子
       1986年5月3日,一架台湾的“中华航空公司”波音747货机(机号B-198),执飞由曼谷经香港到台湾的飞行任务时,飞机出人意外地突然降落在广州白云机场,这就是震惊世界的“华航事件”,机长王锡爵驾机投奔到了祖国的怀抱。当晚,中共广东省委书记林若、省长叶选平,在广州珠岛宾馆会见并宴请王锡爵,欢迎他驾机飞到祖国大陆。王锡爵激动地说:“我很想念大陆的山河和亲人,见到你们很高兴。台湾同胞都盼望两岸能够通商、通邮、通航。”
       王锡爵成为了“打破两岸坚冰的第一人”。 
       王锡爵驾驶的货机着陆白云机场当天,大陆以民航局的名义,致电华航,阐明事件性质,邀请他们尽快派人来北京商谈有关人、机、货的处理。经过议程协商一致后,从5月15日开始在香港与台方展开了四次会谈,达成除了强烈要求在大陆定居的王锡爵外,其他人、机、物送还给台湾的决定,引起世人瞩目,受到了海内外普遍赞誉。台湾舆论也纷纷质疑“三不”政策,提出应该允许老兵回家探亲。23日,华航的货机从广州飞抵香港,大陆向台方进行了交接。
       1986年5月6日,按照有关方面的安排,王锡爵驾驶着波音747货机,飞越多年来只能在梦中相见的长江、黄河,抵达北京的首都机场。当身着“华航”制服的王锡爵走下飞机时,前来迎接他的中国民航局局长胡逸洲和他亲切握手,欢迎的人群向他献上了鲜花。王锡爵对前来迎接他的人们说:“回到祖国大陆是我多年的心愿。今天我回来了,感到非常高兴!”神情激动的王锡爵,稍微停顿了一下,接着说:“祖国提倡大陆和台湾实现通商、通邮、通航,今天可以说是大陆与台湾的首航。我希望海峡两岸今后常往来,大家可以回来看望自己的亲人、朋友。”专程从遂宁老家赶来的82岁王伯熙老人,也到机场迎接儿子。鬓发花白的王锡爵先生,看到满面沧桑的老父,激动得说不出话来。父子相抱而泣,久久不能自已。在场的许多人都流下了热泪。王锡爵的二弟王明安、四弟王平安和五弟王锡寿,也到机场迎接了大哥。
        舆论普遍认为:“从不接触到接触,这是一个历史性突破。”随着时间流逝,当年跟随蒋介石退守台湾的国民党老兵渐入垂暮之年,他们的思乡情绪日积月累,急切盼望能回大陆与亲人团聚,落叶归根,来自民间的力量也成为了打破两岸僵局的重要推动力。而正是1986年王锡爵导演、主演的“华航事件”,直接点燃了老兵们一波又一波的回归故土的激情。1987年,数万老兵在台北发起返乡探亲运动,向台当局要求准许老兵回大陆探亲,经过长达数月的抗争,1987年10月15日,台湾当局宣布开放探亲。
      2008年12月15日台湾海峡北线空中双向直达航路正式开通启用,民航上海区域管制中心与台北区域管制中心首次建立两岸空管部门的直接交接程序,标志着两岸同胞期盼已久的直接、双向、全面空中通航变成现实,直接通邮、通商与通航得以实现,对增强两岸互信、消减敌意,增强民族凝聚力、促进经贸和民间交流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根据王锡爵的意愿,中国民航总局任命王锡爵担任中国民航华北管理局副局长兼副总飞行师,除了行政工作,年逾五旬的王锡爵先生也亲自驾驶中国国际航空公司的国际航班,翱翔于蓝天之上。1987年3月17日王锡爵被增补为六届全国政协委员。以后又连续担任了七届、八届、九届全国政协常委。2009年5月,黄埔军校同学会第四次会员代表会议选举王锡爵为黄埔军校同学会第四届理事会理事。年近耄耋的王锡爵老人虽然已经退休,但是他依然关注着海峡两岸风云。他希望在有生之年,能够亲眼目睹祖国的统一。 
       王锡爵于1929年12月28日出生于四川遂宁大安乡,1943年8月入读四川灌县(今都江堰市)国军空军幼年学校初中部,1949年随校迁往台湾东港,1951年毕业于空军官校卅期,正式加入国军空军服役,获颁“1957年度中华民国国军第八届克难英雄”,1963年赴美受训后加入黑猫中队,开始出生入死执行美国中央情报局与台湾军方合作的U-2飞行侦察任务。因为U-2任务的高度危险性,中情局规定飞满10次就“功成身退”。 黑猫中队只有3人飞满10次,王锡爵是其中之一。1967年6月16日他退役进入中华航空公司,曾飞过波音707、波音727及波音747等机型。 
      在1949年夏秋之交的动荡岁月里,王锡爵随着学校迁到台湾,没有想到,这一晃就是37年!童年的美好记忆,家乡的故土亲人,无时不在他眼前萦绕,锡爵先生深深眷恋着祖国。他太想家了,想生养自己的父母,想亲如手足的兄弟姐妹。王锡爵是一名优秀的飞行员,从事飞行事业以来,他的飞行时间多达2万小时以上,技术高超,经验丰富。王锡爵在台湾成家,生活上极为优越;但是,舒适的生活却难以弥补他思乡之苦。八十年代初,通过海外转寄的方式,王锡爵和四川的亲人通了信。得知高龄的父亲还健在,让他欣喜不已。几经周折,1984年,他终于和家人在香港见了一面。这更增加了他回到大陆,与亲人共同生活的决心。
       在庆祝中国共产党建党百年之际,回顾党和政府对中华子孙的爱抚之心、远方儿女对祖国殷殷眷恋之情,锡爵先生毅然投奔祖国母亲怀抱的义举,将更加增添我们的“四个自信”,为实现伟大的中国梦而奋斗不息。
                     遂宁王氏文化交流会  王运厚
                             2021年4月23日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