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旧版回顾 | 王氏网论坛

世界王氏宗亲联谊交流寻根恳亲繁荣文化发展商企唯一官方门户网站

东晋时期的琅琊王氏,是如何做到与皇帝平分天下的?

2021-04-15 21:22:12来源:

打印 字号: T|T
       在中国古代史上,从来不缺少家门显赫的名门望族。其中一部分家族仅仅短暂地停留在了历史舞台之上,随后就被历史所淹没。比如颍川荀氏,代表人物则为东汉末年三国鼎立时期的荀彧荀攸等人;再比如颍川陈氏,代表人物为三国时期首创九品中正制的魏臣陈群;再比如颍川钟氏,代表人物则为三国时期的书法大家钟繇和魏臣钟会。
 
       而另外一部分家族,则一直未被历史所抛弃,甚至还活跃在各个封建王朝的政治舞台之上,且后裔大多都成为了各朝代的中流砥柱。其中比较具有代表性的,则为琅琊王氏。虽然该家族从未有过族人称帝,但在东晋时期的地位丝毫不亚于皇室一脉,并构成了所谓的“王与马,共天下”的特殊政治局面。
 
琅琊王氏始祖
 
受八王之乱的影响,西晋王朝灭亡
 
       如西晋王朝一般混乱的封建王朝,实在颇为少见。从晋惠帝太熙一朝开始,整个西晋王朝就仿佛成为了一个笑话。“何不食肉糜”典故的出现,更是让人们对这个封建王朝没有了好印象。但恰恰是从晋惠帝这一代开始,整个西晋王朝就走上了下坡路。而后来发生的八王之乱,更是再度加速了西晋王朝覆灭的历史进程。
 
西晋各藩国的疆域图
 
       西晋初年,晋帝效仿汉制在全国各地建立了多个藩国,并以司马氏子孙为各藩国的诸侯。而各藩国的任务,则是替中央治理好地方,并不惜一切代价拱卫中央朝廷的安全。很明显,晋帝并没有吸取西汉七王之乱的教训,很快历史就将重演。
 
晋武帝司马炎
 
       晋武帝司马炎死后,晋惠帝司马衷继位。因司马衷的智力存在一定的问题,故而招来了其他觊觎皇位但却未能登基的宗室成员的不满。与此同时,外戚集团也卷入了这场权力斗争之中。而在晋惠帝皇后贾南风的鼓动下,皇帝与宗室以及外戚三方之间的矛盾被快速激化,最终演化成了恶劣的兵变事件。
 
       这场动乱断断续续共持续了十五年,直到晋惠帝离奇死亡、司马炽登基为帝之后才基本宣告结束。在这段时间里,晋廷已经基本丧失了对全国各地的控制权。与此同时,一些新兴势力也纷纷以一地割据自立,与中央朝廷相抗。不久之后,西晋王朝就在一片混乱中被推倒,随即进入了十六国时期。
 
大量人口南迁,琅琊王氏辅佐司马睿建立东晋
 
       从晋怀帝司马炽继位的那一年开始,因北方一直深陷战乱的缘故,大批北方人纷纷选择举家南下避祸。因晋怀帝以永嘉为年号,所以这一事件也被称之为永嘉南渡。人口的大量南移加上北方的基础经济因战乱被破坏殆尽,导致剩下的百姓也不愿意留在北方,如此便形成了一个恶性循环。
 
       不过对于南方来说,这也算得上是一个积极的信号,毕竟人口的大幅度流入,无疑成为了此后南方经济能够进一步走向繁荣,并使得全国经济重心逐渐南移的重要基础条件。
 
八王之乱
 
       早在八王之乱时期,身为琅琊王的宗室成员司马睿就已经将琅琊本地的王氏家族成员王导收入幕府。王导指出,在当前的混乱局势下,应当避免直接参与皇权的争夺,而是应当退回南方扩大自身势力并静待时变。司马睿听后立刻回到南方,并在永嘉南渡开始后再度接纳了王导的建议移兵建业,并以此为新的政治和经济中心。
 
       公元316年,西晋王朝因都城长安沦陷从而宣告灭亡。次年,王导便联合江南的世家大族共同推举司马睿为帝,并随之建立起了东晋王朝。
 
“王与马,共天下”局面的形成
 
       东晋王朝建立以后,拥有拥立之功的琅琊王氏立刻成为了当时无比显赫的大家族。在内部,有王导总揽朝政;在外部,有同样为琅琊王氏族人的王敦统辖全国的武装力量,负责抵御其他势力的进犯。如此,便形成了“王与马,共天下”的特殊局面;在当时的人们看来,司马睿几乎已经做到了与琅琊王氏平分天下。
 
晋元帝司马睿
 
       那么琅琊王氏、尤其是王导的地位到底有多高呢?在东晋王朝刚刚建立之后不久、群臣为司马睿举行登基大典时,司马睿坚持要与王导一同就座在龙椅上接受百官的朝拜。不仅如此,无论大小内外事务,司马睿几乎都要和王导共同商议。而在大部分时间里,司马睿一直称王导为仲父。纵观整个中国古代史,很难找到比王导还要受到封建君主尊重的人臣了。
 
琅琊王氏宗祠
 
       需要额外提到的是,随着琅琊王氏在东晋王朝影响力的逐渐扩大,统辖军事的王敦却萌生了夺权之心。在中央朝廷平定了叛乱之后,司马睿明显开始在朝中“去王氏化”,逐渐疏远了王氏族人并启用诸多新人和其他家族来与琅琊王氏相对抗。但即便如此,王导在东晋政治体系中的地位却未曾有过一丝动摇。在其死后,晋成帝司马衍更是为他举行了最高规格的葬礼,并将王导立为群臣效仿学习的模范。
 
结语
 
       如今我们尚不清楚司马睿是否真的是发自内心地要与琅琊王氏“共天下”,但结合当时的情况来看,司马睿应当是“半自愿”的。身为琅琊一地的小王司马睿之所以能够以建业为都并建立起西晋王朝,自然离不开王导的出谋划策和鼎力支持。从人情角度来看,给予王导及琅琊王氏家族较高的地位,也是一种报恩的表现。
 
 东晋时期江南士族豪绅常常把控着政权
 
       另外在东晋建国之初,因江南士族尚且不信任司马氏家族,故而一直不愿意配合后者的政治活动。而在当时的社会体系下,司马睿想要坐稳皇位就必须得到江南士族的支持。而王导,恰恰就是帮助司马睿达成了这一目标的关键人物。如果弃王导、甚至是整个琅琊王氏不用,那么很有可能也会随之失去江南士族的支持。如此,司马睿的皇位自然也就不保了。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