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旧版回顾 | 王氏网论坛

世界王氏宗亲联谊交流寻根恳亲繁荣文化发展商企唯一官方门户网站

三月三,唱山歌,吃乌饭,感受春天里的山哈情

2021-04-14 19:06:35来源:幸福福鼎

打印 字号: T|T
       方外云中藏帝阁,山间崖上有人家。4月14日逢农历三月初三,各地畲族同胞与游客齐聚太姥山镇方家山村,欢庆第八届方家山畲族“三月三”歌会,开启一场畲家狂欢。
 
“乌皮红粬香米酒咯,
千里飘香乌米饭咯,
畲乡阿妹送彩带咯,
送上山歌阿哥对咯……”
 
走进村,婉转悠扬的曲调由远及近,身着畲族服装的男女老少载歌载舞,嘹亮的歌声在山野回荡,越唱兴致越浓,一时间热闹非凡。
 
 
山歌,记录了畲族的历史文化。畲族人民在长期的劳作实践中,把对生产生活得到的经验和认识提升为朴素的歌言,用传唱的形式代代相承。婚嫁喜庆唱、逢年过节唱,生产劳动、招待客人、闲暇休息、谈情说爱唱……畲族人即景生歌,歌词和歌调相辅相成,浑然一体。
 
畲族人民唱山歌(资料图)
 
活动中,畲家儿女以歌代言,尽情演绎着《八仙歌》《迎宾歌》《贤人》《颂党恩》《凤凰与山客》等原生态畲歌,带来浓浓的畲家风情。小组对唱、舞蹈表演、童谣歌曲等节目也轮番亮相,歌颂党的好政策,歌唱美丽畲村好发展,呈现出畲族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精彩的节目表演
 
       “畲族的山歌有小说歌、历史歌、节气歌、杂歌等,一般七字一句,四句一首,讲究畲语押韵。唱的时候还分‘过海调’和‘平调’,其中‘过海调’以假音为主,难度较大。”畲歌传承人雷丽贞说,为了让畲歌唱响四方,畲族人民还借助畲族传习所、畲歌进校园等方式,促进传承与发展并举,让畲族文化焕发出新的光彩。2013年,“三月三”歌会被列入宁德市第四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名录。
 
在田间地头对歌(资料图)
 
方家山村位于太姥山西南麓,是少数民族畲族村,全村畲族人口占比达52%以上。每年“三月三”,这里的畲族群众都要穿畲衣、唱畲歌、吃乌米饭,祭祖先拜谷神,缅怀祖先,款待来客,故又称“乌饭节”。
方家山村景
 
往届“三月三”歌会活动(资料图)
 
方家山畲族三月三歌会代表性传承人钟丽华介绍,乌米饭是用乌稔树叶的汁液浸泡糯米后蒸食,形成黑色的米饭。相传唐代,畲族首领雷万兴和蓝奉高,领导畲族人民反抗封建统治者的压迫,被围困在山中,钱粮断绝,靠吃一种叫“乌饭”的野果充饥渡过难关,于翌年三月初三冲出重围取得胜利。为纪念祖先,人们把三月初三作为节日,吃“乌米饭”表示纪念。
乌稔树果实
 
 
       山歌唱响,美食飘香,“三月三”节庆活动弘扬了畲族文化,吸引了各地游客,推动了乡村振兴。多年来,依托独有的生态环境与特有的畲族制茶工艺,该村逐渐摸索出一条集“畲族风俗、茶产业、旅游业”一体化的畲村经济新路子,打响“白茶故里”白茶品牌,拓宽村民增收致富路。2020年,方家山村入选“福建省民族乡村振兴示范村”培育名单;2021年荣获“中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称号。
畲族周边产品
 
        方家山村党支部书记林瑞怀表示,“三月三”既展示少数民族乡村发展成就、福鼎白茶和畲族传统文化独特魅力,亦增进社会各界对少数民族及畲族文化的认知和情感。“结合‘三月三’歌会,我们还举办闽东畲族喊山祭茶典礼、斗茶赛、首届闽东畲族茶文化研讨会、评选方家山村最美十大茶人和生态白茶推广大使等活动,充分融合白茶文化和畲族文化,活跃‘白茶故里’文化旅游氛围。”林瑞怀说。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