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旧版回顾 | 王氏网论坛

世界王氏宗亲联谊交流寻根恳亲繁荣文化发展商企唯一官方门户网站

《寻茶记》福鼎茶乡行之二:著名作家楼耀福四上九峰探生态

2020-07-03 00:20:09来源:茶乡文化

打印 字号: T|T
      著名作家楼耀福新著《寻茶记》最近由上海人民出版社正式出版发行,全书近20万字,汇集了作者十多年来遍访全国各地茶产区艰辛而生动的寻茶过程,其精神令人感动。“茶乡文化”微信公众号本期发布楼耀福老师八年来多次在中国白茶之乡--福鼎寻茶的精彩故事第二篇。
    2013年4月,我第一次去福鼎九峰山,那里是国家森林保护区,森林面积六七千亩,叶芳养的三百亩茶园四周林木环抱,树林葱郁,不知名的花花草草随时可见,生存状态近于原始,环境极好。 
 2013年4月,第一次去福鼎九峰山
以后几年,我每去福鼎,叶芳养总问:“去不去九峰山?”
我好想去。但是为了尽可能不去惊扰那里与世隔绝般的安静,我还是婉言谢绝。再说年龄大了,膝盖每弯曲一次就有隐痛,也怕登高。
2015年6月,我与叶芳养有过一次义乌兰溪之行,他在那里采购了相当数量的石斛,说要引种到他的九峰山上去。“九峰山生态好,很适合铁皮枫斗生长。”他如是说。次年初春,我又去福鼎访茶。我问:“九峰山的铁皮枫斗长得怎么样了?”叶芳养笑说:“很好啊,要不要去看看?”于是有了我的再上九峰山。
树干上的铁皮枫斗
与三年前我初上九峰山那次相比,山路已无坑坑洼洼,小车也不再颠簸,叶芳养用卖茶赚的钱重新修筑了一条可供两车交会的水泥路。
上了山,我看到了树干上的铁皮枫斗。鲜绿的茎叶和嫩黄的小花像在向我诉说它们在九峰山过得很好。大树是它们寄生的母体,茁壮的树干爬满青苔。附近的野茶树长得比我个子还高,根茎处也是密匝匝的苔藓,茶树的叶片上有虫咬的痕迹。冬天刚过,天气乍暖还寒,落叶遍地。叶芳养说:“这落叶腐烂了,就是茶树最好的肥料。”这里的生态还是那么好,空气还是那么澄澈干净。
 野茶树长得比我个子还高
    走山路,登高爬坡,我已不如三年前。我和叶芳养在落叶铺满的山坡上傻傻的坐了很久。叶芳养指指点点,我放眼远望,看见了起伏山丘、蜿蜒山路,再往远,看见了海。当我把目光转向另一边时,看见一幢在建的小楼。
一幢在建的小楼
叶芳养说这幢小楼是他盖的。“你每次来,总说厂里给你搁张床就行,工人们怎么住,你也怎么住。那怎么行呢?我盖这小楼,完工以后,你来福鼎就住那里,住多久都可以。你有作家朋友要找个安静地方写作,也可以来这里。”
在远离尘嚣之地,找一块清净之地读书写作品茶,是我多年的向往。我起身,拍拍身上尘土落叶,说:“走,看看去。”
规划中的小楼有四层,我们去的时候,混凝土结构已完成三层。边走边看,叶芳养向我介绍建成后每一层的功能。指着三楼的其中一间,他说:“这一间就留给你。你和殷老师来,就住这里。”我呵呵笑着,人到一定年龄,年轻人不嫌弃,还处处想着你,还是蛮有幸福感的。
恍惚又一年。2017年春天,常州茶友相约去福鼎,我三上九峰山。那天,细雨蒙蒙,九峰山像披上一层白纱,在薄雾时隐时现,宛若仙境。山上叶芳养的小楼已封顶,正在内装修。
各种蔬菜长势喜人 
新盖的小楼前有几垅田,各种蔬菜长势喜人。叶芳养说,以后你们住山上,就吃山里新鲜的蔬菜,什么时候吃,就什么时候采摘。
在山里转悠,有六十多年树龄的野茶又长高了。一种野生的红果子,小小的,挂着雨露,清鲜欲滴。茶树丛中,一枝新绽的茎叶向上伸展着婀娜的腰身,在薄雾秀色可餐。绿树掩映中一块鲜红的宣传牌在晨雾中依然醒目。上面写着:张天福有机茶示范基地。
野生的红果子 
2018年8月,我在微信朋友圈中看到图片,九峰山新盖的小楼已经竣工,鹅黄色的墙体在绿色茶园中分外醒目。令我惊叹的是从小楼通向茶山的路铺了木栈道,蜿蜒曲折,足足有千百米,茶园中还设有凉亭供人小憩。我甚至一度疑惑:叶芳养这小子是不是想开发旅游?若真要开发茶旅,那我要对他说不。
其时,我恰有新书《寻茶记》在一年一度的上海书展举行首发仪式,我请叶芳养等书中茶人做签售嘉宾。叶芳养再次向我发出邀请:“你忙过这阵,请你到福鼎来,今年你还没来过呢!你住在九峰山好好休息几天。”
我接受了邀请,于是就有了四上九峰山。
我请叶芳养等书中茶人做签售嘉宾
9月5日,动车到达福鼎的时候刚过下午3点。叶芳养自己接的站。一见面我问:“我请你到上海书展做签售嘉宾,你家太太是不是有意见啊?”
“哪里噢,她高兴死了,说我这个种茶人现在也混文化圈了。我一回家,她抱住我亲我脸,亲了左边还亲右边。”说罢,他哈哈大笑。我想起书展那天有读者叫他“叶老师”,他伸着舌头满脸惊讶的神态,也哈哈大笑起来。
上车后,他直接拉上九峰山。在微信朋友圈中看到图片顿时在我眼前化为实景。听说我是入住九峰山大屋的第一批客人,为让我吃好住好,叶芳养昨日带着表妹周蓉蓉、侄女叶守红忙碌了整整一天,采购食材,打扫房间。我着实感动。
安顿妥帖后,我在凉亭喝大壶茶。四面山风,坐在凉亭里清爽惬意,环视四周,九峰山还是山清水秀,满目苍翠。
在朋友圈中看到图片在我眼前化为实景
也许一路劳顿,喝着老白茶,既解渴又解乏。我正感慨着这茶的生长环境,在味觉和视觉中享受着美好,凉亭里忽然走进两位大汗淋漓的年轻人来。叶芳养介绍说,年轻人来自泉州,是相约来洽谈业务的,等了他很久。在等他的时间里,他们上山看茶去了。
我见状,不想耽误他们的商务洽谈,便对一旁陪同的叶守红说:“我们也上山看茶去。”
 
我在凉亭喝提梁大壶茶 
沿着新铺的木栈道去看森林怀抱中的茶园,比前三次走高低不平的石阶和泥泞湿滑的小路,自然省力许多。
将熟的柚子沉甸甸地挂在树上,呈着金黄的色泽,木栈道跳来一只蚱蜢,见我们走过,反而瞪大了鼓起的眼睛瞅着我们,毫不惊惶。九峰山生态仍然十分完好。晚夏初秋时节,天气还十分炎热,没走多久我已汗流浃背。我曾经想过半途折返打退堂鼓,想了一下,终究还是继续迈步,气喘吁吁走完全程。
 
沿着新铺的木栈道去看森林怀抱中的茶园
 
 下山后,叶芳养问:“叶守红说你曾想半途而废的,你为什么后来还坚持走到底?”
我笑道:“年龄大了,体力一年比一年差,我也想省力。我走完全程,是想看看九峰山的茶园究竟打没打农药?你的有机茶示范基地是否名副其实?”
这次来福鼎前,我听有人说:“现在种茶,不打农药的几乎没有。关键在于是不是超标?白露茶,寒露茶,说明福鼎白茶一年四季都在采,不打农药简直不可能。”听到这些言语,我想:叶芳养的茶园真如他所说的一直坚持不打农药?我要找机会探个究竟。
叶芳养大笑:“那你今天是‘微服私访’啊?你突然袭击,事先也不说一声。怎么样,有什么发现?”
我说:“有一年,有个村子让你承包茶园,你带我一起去考察。我看后觉得不错,你却说不行。原因就是他们打农药施化肥,用除草剂。你带我在水沟边看被丢弃的装农药的瓶子、塑料袋。你说,你承包后可以不打农药,但土质被破坏了。我用你教我的方法,在九峰山的沟壑里找装农药的瓶子、塑料袋。”
叶芳养笑问:“找到没有?”
我说:“没有。”
在山上,我看到的是黄色的诱虫板,还有被虫咬过的茶叶,裹着苔藓的茶树根茎,垄间还来不及人工锄去的野草。叶芳养的九峰山“张天福有机茶示范基地”是令人信服的。
 
由权威机构认证的“张天福有机茶示范基地”
    我这时才发现刚才与他谈业务的两位泉州年轻人已不在。叶芳养这时才告诉我,两位年轻人是垃圾处理机的制造商:“房子盖好了,我不搞旅游,但总有人来住啊。生活垃圾怎么办?,我和他们商量这件事。‘张天福有机茶示范基地’这块牌子不能倒啊。”
叶芳养思考的,仍是九峰山的生态环境。
“张天福有机茶示范基地”,不仅由中国的权威机构认证,而且还有欧盟和美国的权威机构认证。
叶芳养出席“北美中华茶文化高端论坛” 
叶芳养的茶企在福鼎规模不是最大,品牌也不是最有名,拙著《寻茶记》多篇写到他,福鼎也许有人嫉妒。我对他说:“你不必担心别人嫉妒,因为我在福鼎行走,各家茶号的广告牌铺天盖地,但敢亮出‘张天福有机茶示范基地’的,只有你一家。”
也许因为我的鼓励,一个多月后,他远渡重洋,在美国出席“北美中华茶文化高端论坛”,拿着我的《寻茶记》和他的茶,很骄傲地说:
“我们做到了‘零农药,零化肥,零添加。”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