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国著名词人元好问,其一首词开头就是千古绝唱
宋时期可以说我国的诗词文化达到了顶峰,《全唐诗》《全宋词》中收录的作品一篇比一篇还精彩,而与宋朝曾共存的辽、金也有不少诗人,并且他们作品优秀程度并不比宋朝人的差,今天俺们就来聊一聊其中一位著名词人,他就是被尊为金国文宗的元好问。

元好问家族历史可以追述到北魏的皇族,出生于1190年他家境殷实,祖辈们都是读书人。小时候的元好问特别聪明,被人们称为“神童”,十六岁就开始参加科举考试,也正是这一年前往并州参加考试的路途中,元好问写下了一首词,而这首词的开头更是家喻户晓,可以说是千古名句。
元好问在这首词之前做了一段小序,说自己之所以会写这首词,完全是因为被一只大雁殉情所感动,一个16岁的少年,因为旅途中看到了一幕,竟然写下了一首感动千万人的词,不得不说,神童就是神童,果然是才华横溢:泰和五年乙丑岁,赴试并州,道逢捕雁者云:"今日获一雁,杀之矣。其脱网者悲鸣不能去,竟自投于地而死"。予因买得之,葬之汾水之上,累石而识,号曰雁丘。时同行者多为赋诗,予亦有《雁丘词》。旧所作无宫商,今改定之。

此一开头便是惊天一问: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生死相许?请问大家,爱情到底是什么?为什么这大雁竟然甘愿以死相随?而后便是元好问自己开始寻找答案。这两只大雁想必是一同从南边过冬结束后飞回来的,这或许已经是他们数次这样度过每一年的日子,依旧是相爱相依。比翼双飞的快乐,“爱人”突然离去的痛苦。看到眼前这一对大雁,不得不感叹它们比人世间的痴情儿女更加痴情。看到与自己比翼的爱人被猎人捉住后杀死,大雁一定是知道从此之后自己只能形单影只,去飞跃那千山万水。前路茫茫,没有爱人的自己将是多么的孤独,失去挚爱,苟活余生,也该有什么意思呢?

汾水一带原本是汉武帝游玩出行的好地方,似乎还能听到那遥远的箫鼓声,然而,再看看眼前,一片凄凉,哪有以前的繁荣与音乐声?留下的只是这一片荒凉的情景。汉武帝已经死了上千年,就算想要招魂,恐怕也找不到了。山鬼夜夜啼哭,也唤不回汉武大帝,他始终不会再归来。
大雁的生死相许连上天都是嫉妒的,我相信上天不会让这一对大雁像莺儿和燕儿一样化作一抔黄土,它们将声名远播。千秋万代之后,或许还有像我这样文人墨客到这里来寻访它们坟茔吧,大家纵情高歌,开怀畅饮来祭奠这一对大雁的亡灵。

女领导带我去爬山,我俩在山洞过了一夜,之后她对我非常的好
我想现在虽然没有人去祭奠这一对大雁,但是元好问的这首词将大雁对爱情的忠贞留给后世,引来多少人感慨万千。

相关文章

最新推荐

江西王家大祠堂:规模
祠堂,很多人都知道,在南方是很常见的,它主要用于祭祀祖先 [详细内容]
- · 江西王家大祠堂:规模之大在全国极为罕见,
- · 他是湖北“王姓”最长寿的开国将军,打仗不
- ·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的开创者王永志院士逝世,
- · 恭祝全世界王氏宗亲网友端午节安康
- · 金门第十一届世界王氏恳亲联谊大会散记
- · 浙江百姓家谱研究会考察梅溪状元故里
- · 太子晋·王子乔与中华王氏始祖寻根
- · 余王共脉:一段坚守与回归的传奇
- · 贺泰国海南王氏宗亲会四十五周年庆典
- · 新城王氏溯源·“诸城之初家庄”确有其村
最新排行
- · 王姓宗祠对联门楣题辞
- · 吟族谱诗
- · 王氏宗祠通用對聯
- · 宁溪王氏诗词歌赋
- · 闽南王氏宗祠联之一
- · 福鼎召开赤溪楹联楼群全国征联大赛颁奖大会
- · 夏日诗词:何以消烦暑,端坐一院中
- · 中国历史上高水平的40首诗词
- · 王士进录安徽王懿修诗抄
- · 户县王氏先辈诗词辑逸